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小组作业?
作者 | Gray
来源 | 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编辑 | 永日
小组作业三大难解之谜:谁做组长?队友怎么有点糟糕?这个人怎么从来没出现过?
在现代社会,小组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学校作业到科研探索,小组合作通常被认为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的解决手段。就当今科学界的普遍趋势来看,鉴于科学问题的日益复杂,大规模的小组合作模式越来越凸显。
但是,小组合作的人数真的越多越好吗?学生们或许有话要说。很多学生可能或多或少会有过小组作业不知不觉变成“小组长作业”的惨痛回忆。尽管组员们也会时不时在讨论中“冒泡”,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小组长一人在操劳整个作业。这种现象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而越发常见。那么,为什么团体人数增加了,小组长的负担反而会更大了?多一个人不应该多一份力吗?
人越多,交流越多,协调也越困难
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随着问题复杂性与团队规模的增加,信息与动机协调问题的比例会呈指数式地迅速上升,最终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这一现象被称为 “过程损失”(process loss)。
“过程损失”在团队讨论中有很多体现。其中,“常识效应”(common knowledge effect)就指出,团体讨论的成果并不一定就优于各个成员独立思考后汇总而成的综合意见。换句话说,团队讨论往往并不会带来“1+1>2”的效果,更多时候,团队中的成员会更愿意与团队成员分享共有的信息,而对非共有的信息避而不谈。在缺乏非公有信息分享的前提下,团体讨论的效果与个人思考几乎无异。研究者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一场讨论中的信息容量往往是很大的大,而相比于非共有信息,共有的信息会更容易被成员们提取,因此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讨论。 [1]
除此之外,即便组员们能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发言权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随着小组规模的增加, 获取发言权(getting the floor)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在很多时候,小组的讨论都是围绕着几个核心人员展开的,更多的人都始终保持着沉默的状态,而这也就使得小组的规模难以在创造性的提升上发挥作用。
人越多,心越远,脑子也越懒
除了上述提到的协调问题外,大规模的小组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方面的挑战。
当不得不完成一个“大”组作业时,为了方便讨论而建立起的群聊却经常是一派冷清,主动讨论者寥寥无几,更多成员在ddl仍宽松之际往往会选择性地对群里的消息视而不见,只留下心力交瘁的组长在群聊界面中徒然地“@所有人”……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但这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一方面,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成员们感受到的来自其他成员的支持也会更稀薄,从而使得团队更缺乏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们会对团队本身更加不满,且也更不愿意与其他成员合作。
另一方面,团队规模的增大也会带来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即处于团队的个体会比单独工作时付出更少的努力。为了不被当成“白白努力的傻瓜”,许多团队成员们往往会通过搭他人的“便车”,来减少自己的付出。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人数增加带来的责任分散与模糊。“总有其他人来做这件事”
- 标签:闫凤娇下载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