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嘴为温州经济示警:产业青黄不接或走向衰落
近日,安徽省巢湖市一支招商队造访温州。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待对方。请巢湖市招商队填写“产业转移对接单”等相关资料后,周德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该协会一年需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招商队伍1000多批次。温州企业被一批批招商过去,当地产业会不会空心化?
这也是周德文担心的。据他介绍,温州工业用地价格已经涨至200万元/亩的高位,而中西部一些城市则推出了“零地价”招商政策,令一部分温州企业家跃跃欲试。以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产品为例,鼎盛时期,生产企业达500多家,现在只剩下百余家,而且,有一部分企业家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周德文说:“温州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青黄不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向衰落。”其判断的理由,首先是温州服装、眼镜、皮鞋等传统轻工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基本处于同质化竞争。有的企业8条生产线,只有一条在运转。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至少需要四五年。这几年,如果缺乏新兴支柱产业支撑,很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其次,中西部地区针对温州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越来越大。现在,温州人已在全国各地投资建立3.5万家工厂,累计投资额达3000亿元,每年还在以大约1000家企业的数量增长。
第三,温州既不产油、又不出煤,缺乏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企业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供给的重任全部压在交通运输线路上,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作为一位专门研究温州经济的当地学者,周德文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与深圳、苏州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30年过去了,深圳、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强劲,温州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进入浙江省的“前三强”都有困难。
温州传统产业发展一直延续的是低成本模式。企业创业初期,可以凭借五元、十元一件的衬衫,二三十元一套的西服,薄利多销。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仍沿袭低端、依靠量的扩张的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周德文说,早在2007年,他就不断地给温州决策层提出预警。有的政府部门的官员说他是“乌鸦嘴”,没有与市政府保持一致。
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说,国际金融危机后,温州企业外迁、民资外流加剧,一些本地产业确实存在“空心化”迹象。现在企业仅凭微薄利润很难做强、做大,一些企业便把重心转移到房地产、矿产等领域。
温州平安易居房产营销有限公司业务人员介绍,去年以来,温州企业厂房出售、出租的数量明显增多。这种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温州制造业萎缩的危机。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相关负责人透露,银行对工业信贷规模增长明显,但是难见工业相关指标同比大幅提升。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浙江资本追求暴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在产业创新中的投入,当地经济发展动力出现衰竭迹象。
“过去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现在已经慢人半步,快要落伍了,唯有奋起直追。”周德文说,温州人期望当地决策层改变以往模糊的城市定位,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带领与团结全市力量,坚定不移地朝着科学发展的目标前进。(李剑平)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