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杭州方案”能否满足“夹心层”期盼?
北京的“蜗居蛋”再次引起社会对城市“夹心层”住房困境的关注。日前,杭州市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推出的600套公共租赁房正式接受申请,年底将完成配租。杭州希望通过“以租代买”的方式,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题:第一个夹心层是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条件又暂无力购买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第二个夹心层是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才。杭州是长三角地区公租房建设进度快、规模大、率先实施配租的城市之一,其公租房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申请条件是否切合实际?
怎奈一个“苦”字了得。在杭州市区一家企业上班的小李工作刚满一年,说起自己一年来的租房经历显得很无奈。第一年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开始租了个一居室的房子,月租金1600元,剩下的工资不够生活费。坚持了半年,小李转战城西农民房,1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月租600元。“不仅空间小条件差,而且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很杂乱,但为了省钱只能如此了。”小李说,他隔壁同样的房间还是3个人合租的。
得知公租房推出后,小李看到了改变“蜗居”现状的希望:“一来小区环境好,管理规范,二来区位也不错,周边配套成熟,最重要是一个5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只要650元。”
什么人才能申请公租房呢?小李说,他属于第二个夹心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与市区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或社会保险金12个月以上;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4177.6元;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市区无房。
小李认为对大学毕业生收入条件限制过紧,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门槛似乎太低了。而且一般工作第二年开始收入会有增长,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同样不能续租。杭州市租赁房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24177元的标准是2009年度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今年确定这一标准是考虑到公租房政策刚开始推行,房源比较紧张,要优先安排特别困难的人员,以后随着房源增加,这一标准将逐步放宽至100%、120%或者150%。
准入配租是否公开透明?
600套公租房数量有限,不是每个申请人都能如愿领到的。如何确保公平公开公正?杭州规定:申请家庭准入情况表经街道办事处盖章后,在社区统一张贴公示;符合申请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才由用人单位审核后在本单位公示3天。
杭州市房改办徐小川介绍说,如果申请人数超过房源数,经杭州市房改办审核,按不同受理对象及配租原则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受理家庭进行公开分类摇号并产生受理顺序号。未列入选房家庭名单的,今后若有租赁需求没有优先权,须重新申请。
据介绍,杭州公租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房源近几年内将越来越多。在租金上,杭州规定了每平方米13元的月租金,且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的困难家庭可减半缴交。一个租赁期为3年,期间不得转租,租赁期满前,相关部门将对承租家庭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如果经济状况好转、已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必须退出。
舍得放弃土地利益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说,中心地区的土地成本高昂,用于建设公租房,地方政府未必“舍得”;而偏远地段的土地,虽然成本较低,却有可能出现“弃租”现象。杭州在公租房建设中舍得放弃土地利益,今年8月,杭州划定用于公租房建设的蒋村、塘北、庆隆等6个地块周边配套比较成熟,部分区块周边商品房均价已突破3万元。同时,杭州还明确以各区为责任主体,每年要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的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和创业人才(大学毕业生)公寓。
杭州公租房大部分由政府划拨土地、财政资金支撑,也欢迎民营企业参与建设。杭州“江干科技经济园创业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就是西子联合控股公司出资建设的。这个有700多套房源的项目建成后不仅面向本企业,还要向园区内其他企业员工开放,纳入全市统一的公租房系统进行管理。杭州市房改办负责人说,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公租房项目,一方面能够解决企业自身员工住房问题,同时帮助政府做好公租房建设这一惠及民生的好事。(杨健)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