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探索自主创新之途的宝贵经验
“共享单车的立法已列入了深圳市2017年立法计划,今年或明年一定会出台相关规章来规范共享单车。因数额总量庞大,共享单车的押金引发使用、监管等一系列争议,也成为此次探讨会的争议焦点。7月25日至26日,2017世界增强现实亚洲博览会(东莞站)(简称“AWE东莞站”)在东莞松山湖光大We谷产业园举行。华为副总裁、华为VR/AR/MR首席科学家史蒂芬·拉瓦列公开,他从技术方面了增强现实产业化的难点。↑警方到犯罪嫌疑人。广东省对全省网络兼职诈骗犯罪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将涉“校园贷”违法犯罪列为“飓风19号”专案部署全省开展侦查。大学生应加强个人信息意识,提高辨别与非法校园贷平台的能力,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要采用法律途径自己。7月20日,广州校园贷监管强度再升级。今年5月份以来,在监管号召和市场导向下,建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研发的校园贷产品已经相继问市。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已有多份剑指校园贷乱象的文件出台,但校园贷恶性事件仍不绝于耳。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浙商知难而进,自强自立,通过发扬新“四千”,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发扬“敢为天下先”,积极探索自主创新之;通过政企携手,完善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的,正在实现“逆势超越”。浙江民营经济化危为机,积极自主创新的宝贵经验值得广东借鉴。
面对后危机时期的新挑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广东省最近制定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提出,要提升民营经济的自主创新水平,使民营经济成为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上水平的生力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民营经济发扬自强自立,探索自主创新之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宝贵经验值得广东借鉴。
以来,浙江人“敢为人先”,从低起点起飞,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子。到2008年,浙江民营经济不仅创造了占全省70%的P,还创造了全省60%的税收、76%的外贸出口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浙江民营经济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动机,而且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活跃于国内外市场,哪里有投资机会、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浙商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第一商帮。但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低端产业较多、投机性过强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2008年第四季度起浙江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2009年前二季度继续下滑,浙江民营经济遇到了新的和发展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浙商发扬自强自立,迎难而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实现逆势超越。
1.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浙商发出“解放思想、变革”的书。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这个新的挑战,在2008浙商论坛上,浙商论坛组委会向天下浙商发出书,提出“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敢为人先的拼搏是浙商今后发展的最大优势”。该书提出要“加快企业从主要依靠粗放经营、数量扩张向主要依靠集约经营、结构优化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等实物型资本投入向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等知识型要素支撑转变;从主要依靠本地资源与市场的内源发展向更加注重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外向拓展转变;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灵活经营机制驱动向更加注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转变;从单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向更加兼顾社会整体效益转变”。2008年11月底,省内最具影响力的浙商组织——浙江省区域经济合作企业发展促进会发表了《互助宣言》,提出“抱团总比独斗强!”,发出了“携手互助,转危为机”的号召,推出信息互助、资金互助、技术互助、资源互助、项目互助、权益互助等六大互助行动。
2.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2009年,浙商发出了“转型升级、逆势超越”的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长跌入低谷,浙商迎难而上,在当年的浙商大会上发出了新的书,提出浙商要从苦力打工型转成研发营销型;把仿造贴牌型转成自主创新型;把单一制造型转成生产服务型;把“人海战术”型转成“精确打击”型。浙商必须扬弃旧“四千”,发扬新“四千”——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以立志创新的新“四千”引领,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进入2010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挑战,浙商发布了“以人为本”的《新浙商书》。2010年,全世界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面对低碳经济兴起、国外贸易主义抬头、国内出现涨薪潮等新的挑战,在今年7月召开的浙商投资年会上,30余家浙商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新浙商书》,针对浙商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商帮,但是浙商的社会形象褒贬不一等情况,提出“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把以钱为本的转型升级为以人为本,浙商群体才能进一步做强、做精、做大”。据此,《新浙商书》向全球浙商发出了“创建规则、诚信、文明、公德的商业文明”的。
对比浙商,粤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自强自立较弱,自组织1活动少,对外商和的依赖较多。粤商今后在发展中必须学习浙商的自强自立,加强自组织活动。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条自主创新的径,这些径在经历了金融海啸的冲击后,又有了新的发展。2 1.提升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创新,实现“联手创新”。浙江少有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缺乏专家云集的高校院所,得到国家的投入较少,但是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以及申请到的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却名列全国前茅,其重要原因是浙商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创新。目前,浙江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有500多个,半数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聚集其中。在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集群内的企业逐渐形成了集群创新方式。这种集群创新,使企业可以“抱团取暖”,“联手创新”,有助于企业迎接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
2发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建立新型产学研机制。浙江民营企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弱,而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强,但是科技的率低。浙商在创新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注重走合作创新的子。企业主动与国内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将科研产业化。据调查,在浙江70.5%的企业与省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已有合作,66.8%的企业与省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已有合作。在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方式上,95%都是合作开发、疑难咨询、购买现成技术等,只有不到5%是委托开发。这说明“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机制建设已初步形成,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3.探索基于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跨界创新,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浙江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跳出以往偏于利用本地科技资源的局限,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进行基于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跨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第一,以万向为代表的循序渐进模式。1984年,万向的产品第一次走出了国门。2000年,万向收购了昔日将自己带入国际市场的“”美国舍勒公司。现在,万向已在美国等欧美7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了31家公司,并将其研发机构设在了美国。截至2009年底,万向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中国世界名牌”、首届“中国工业大”称号。第二,以华立为代表的高端介入模式,即通过在海外设立本土化运作的公司,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充分利用国外的土地、资源和技术实现创新。2001年,华立集团通过子公司美国华立通信集团公司成功收购了飞利浦公司的CDMA手机芯片软件设计及整体参考设计相关项目,一举成为国内完整掌握IT产业核心技术的企业。第三,以飞跃为代表的引进专家模式。早在1987年,飞跃公司就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上海缝纫机研究所建立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此后,飞跃还先后与浙江大学、机电研究院,及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缝纫机研究机构开展了科研和产销合作。第四,以艾康生物为代表的两头在外模式。艾康生物是一家由留美博士、硕士回国创办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外商投资公司。艾康一开始就定位于国际市场。艾康在有“生物硅谷”之称的美国海滨小城建立了艾康实验室,充分利用了美国的人才优势。在和杭州双方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下,短时间内开展了医疗电子、生物芯片等一系列项目,并开始陆续转入生产阶段,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断创新就是最好的发展”的一贯策略。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仅仅十几年,曾连续两年登上《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潜力100强”的榜单。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浙江省有关部门始终与企业站在一起,积极履行职能,围绕促进民营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型升级,出台助困解难、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以下几项:
1.创新财政金融税收基金等机构或体制。首先,积极支持金融创新。2008年浙江省制定了《关于浙江金融业深化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把浙江建设成金融的先行区、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提出了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发行小企业集合债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在每个县市设立一个试点,使浙江充裕的民资合理、有序地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帮助企业。其次,鼓励和企业上市。2008年,浙江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上市,提出到2012年末,努力推动300家企业进行改制上市工作;新增150家上市公司;大幅度提高企业上市的融资能力。通过5年的努力,上市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上市公司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浙江板块”,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上市公司,实现“证券大省”向“证券强省”转变。再次,设立青年创业创新基金。据统计,浙江省各级团组织筹集的创业创新基金总额已达3.75亿元,青年创业创新基金将为青年成长型创业项目提供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贴息。2008年建设的30个左右的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均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布在宁波、嘉兴、湖州、舟山等地市及所辖县,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导师、培训、招工等方面的服务,还组建了由400多名成功创业者、专家学者和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创业导师团,以“一对一”、分领域的方式,为创业青年提供全程指导服务。
2.上下联动共筑校企合作平台。近年来,浙江省成功建设了各种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早在2002年浙江省就开始实施“六个一批”工程,2003年,浙江省委、省作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战略部署。2008年各级加快推进产学研建设。2009年,注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共筑培训、实践、就业、科技对接平台,为企业转型再注活力;统一组织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周”活动,采取企业与高校对话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招工引才困难的问题。
3.抓培训强素质,全力助推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从探寻发展新思、增智健脑入手,切实增强个私企业竞争能力。2009年,浙江省各级工商部门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人文实践教育“1+3”培训工程,深入推进以增强人文涵养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培训,有序组织以提高员工操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技能培训。全省共组织人文教育大讲堂和人文沙龙129期,参加培训的企业家达9235人;组织高层经理特训252期,参训人员1.49万人;组织经营管理培训396期,参训人员3.16万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02期,参训人员10.05万人。从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等发展热点、难点入手,在全省组织“送培训下乡”系列活动,遴选了国内40余位知名专家教授,列出“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品牌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筹划”、“市场营销”等60余个课题的培训菜单,推出以协会“排菜”、企业“点菜”、专家“上菜”的培训模式,在全省举办培训活动139场,参训企业家1.74万名。按照浙江省委、省的统一部署,成功举办了2010港澳。浙江周“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启动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训,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提升和企业的创新竞争力。这些举措和活动,从根本上提升了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为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时,浙江有关部门强调与企业站在一起,政企携手共同探索对策,着力优化发展,对比浙江有关部门,广东一度强调“不救落后生产力”,对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帮助不够。最近广东省委、省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一系列新举措。借鉴浙江经验,广东有关部门要加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上水平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