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的“90后”,战“疫”前线的青春斗士
在很多人眼里,90后还是一群应该被保护的孩子。但就是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畏艰险,拼搏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浙江卫视推出 《在磨难中成长 从磨难中奋起》专栏,让我们去认识这些勇敢冲在战疫前线、与病毒斗争的90后医务人员。
2月25日,已是晚上9点。武汉市肺科医院仁医楼十三层ICU重症病房里,来自浙江医疗队重症监护组的三位93年出生的护士,正在忙碌。
他们每隔30分钟就要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还要及时为患者吸痰、翻身、上药。隔离病房里既封闭又狭小,穿上防护服在这里连续工作6个小时,无论对体力还是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浙江省援鄂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队员
程飘
一下班之后就全身是汗,也挺累的,测了测,自己的心率也是140几次,也就挺慌的。
由于重症监护组负责的20张床位,都是最危重的病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浙江省援鄂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队员
虞丹旎
一些危重症的,身上管子又很多,每天长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心里面也是比较压抑的。
为了努力帮助这些危重症患者,每天管床护士都要让患者听一听家人的声音。这位42岁的患者原来是一名心外科医生,进入ICU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有一天,他突然有了恢复意识的迹象。
浙江省援鄂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队员
虞丹旎
那天人的确是醒了,然后打电话的时候,女儿在那边喊爸爸,爸爸加油,他都是听得到,而且一直在点头,一直在哭,一直在流眼泪。我就忍不住哭,哭了半个多小时。
浙江省援鄂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组长
沈新
我们工作这么多年,看到的生死会更多,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真的很不容易。
这支重症监护组有来自浙江不同医院的30名护士。男护士赵建忠说, 这一个月锤炼,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也让更多和他一样的90后们,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浙江省援鄂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队员
赵建忠
没像平时那么毛躁一些,更多的还是需要冷静去面对,希望能够更加正确地去处理这些情况。
凌晨三点多,三位脱下防护服、面部带着深深压痕的3位90后护士,还要结伴步行10分钟才能回到酒店休息,回到房间还要清洗消毒,入睡时已天色渐白。
在浙大一院,年轻医生苏俊威已经在隔离病区连续奋战了38天,今天,他刚收到小侄女为他画的这幅《我的舅舅》。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治医师 苏俊威
她把我画在中间,我的舅舅苏俊威是感染科医生,是病毒的克星,他和全国的医生护士超人一起,将病毒杀灭殆尽,最后他们小朋友开始可以上学了。
苏俊威刚工作时就遇到了H7N9禽流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写下请愿书,成为第一批从1月19日就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治医师 苏俊威
对我个人来说也的确是一次很重要的考验。没怕过,让我们这些年轻的男医生冲在前线是应该的。
在隔离病区每一天都是医术与身体的双重考验。苏俊威需要近距离与患者接触,还要送患者去做CT检查,一天下来,至少要走一万多步。与患者朝夕相处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深理解了“临床医生”的涵义。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治医师 苏俊威
什么叫临床,你只有待在病人边上,他才能看到你这双闪亮的眼睛。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
我们一线的医务人员都是年轻的,他们都非常棒,这个就是医院的财富、这个就是病人的靠山。
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8名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刚刚结束14天的医学观察,90后医生谈朦就是其中一位。防疫期间,每天她都要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这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一份工作。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感染科医生 谈 朦
心理压力会比较大,病人会对着你的脸咳嗽,近距离咳嗽的话,其实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动作,第一次采肯定是下意识的往后一躲,后面慢慢也就习惯了。
谈朦在隔离病房冲锋陷阵,丈夫石兴鹏则坚守外科医生岗位。疫情面前,这一对新婚的90后夫妻舍小家顾大家,用年轻力量守护着百姓健康。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感染科医生 谈 朦
我们年轻人必须奋战在抗疫一线,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如果一线有需要我一定还会上。
作为全省 60多万医务工作者其中的一份子,90后医务人员在这场战疫中始终坚守最前线,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了新一代医护工作者的良好风貌。
经历“战火”洗礼 成为真正战士
只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在这场尽管没有硝烟但同样充满血与火考验的战“疫”中,和所有可敬可爱的医护人员一样,一大批年轻的医护人员听从召唤,挺身而出,迅速成长。他们用青春力量,守护着生命。他们用青春力量,担负起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战斗还在继续,年轻的战士仍在阵前。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一起祝他们平安凯旋。
来源:中国蓝新闻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