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南针丨你自以为“有益”的生活习惯,其实正在危害你的健康!
科普指南针
怕西瓜寒凉?大人吃瓜,宝宝吃皮,
解暑化热又生津
浙江科普为你解答:
一般来说小孩子的体质是“儿为虚寒”,西瓜是性寒的,确实要少吃。而且,西瓜含糖量高,甘甜滋腻的食物会助湿。10月龄以内的小宝宝,不要添加西瓜汁做辅食;过敏体质、明显脾胃虚寒的宝宝不宜吃;腹泻、湿气重的宝宝不能吃。此外,有尿床习惯的宝宝也不适合吃利尿的西瓜。对于膀胱发育未完全的小宝宝来说,更不适合在睡前2小时吃西瓜。
尽管西瓜开始上市,但初夏是不建议宝宝吃西瓜的。最佳吃瓜时节,最好是等到三伏天的时候。等到了吃西瓜的好时节,量也不能太多,每周吃1~2次足矣。
喝酒有益于睡眠?大错特错!
浙江科普为你解答:
失眠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大城市的年轻人熬夜、纵情于酒吧的不在少数。而一些失眠的患者也觉得喝完酒之后迷迷瞪瞪的正好入睡,因此养成了晚上喝酒的坏习惯。有研究发现,失眠患者中15%~28%的人用酒精改善睡眠,而酒精依赖人群中44%~60%用酒精调节睡眠状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期大量饮酒除了加重失眠还会引起慢性酒精中毒,严重者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如小脑变性、痴呆等。患者可表现为意识模糊、妄想、幻觉、精神障碍、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行走不稳、醉酒步态、人格障碍等等症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三五好友聚会和生意场上的应酬越来越多,短期和少量饮酒对人体伤害不大,小酌也可调节聚会的气氛,但切记不要贪杯,更不可把饮酒当成改善失眠的利器!
戴耳机玩游戏致失聪?
你的耳朵远没有想象中的坚强
浙江科普为你解答: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率可以达到60%~70%,拖延3个月以上就可能造成永久性耳聋。因此,当你出现进行性的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眩晕等症状,意味着耳朵对你发出了预警,此时一定要重视,及早去医院诊治,越早就医治愈几率越大。
如何避免听力损失呢?首先,应该避免长期、过度地暴露在音量过大的环境中。减少噪声、避免接触过大的声音,是保护耳朵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次,减少耳机使用时间,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第三,耳毒性化学物导致的听力损伤不容忽视。
喝汤真的没营养?汤里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浙江科普为你解答:
喝汤没有营养吗?当然不是,肉汤、鸡汤并非毫无营养价值,它们是可溶性蛋白质、小分子含氮物、钾和多种 B 族维生素的好来源,而且特别容易吸收利用。
那么喝汤就能长高,补钙吗?虽然动物体内钙量的 99% 存在于骨组织中,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但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汤,汤中所含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牛奶少多了,即便骨泥汤对补钙帮助也不大。
当汤温度降低的时候,表面就会浮出一层白色的汤,是脂肪乳化形成的,和营养价值关系不大。如果血尿酸高,建议少喝或不喝鱼汤肉汤鸡汤,可以换成米汤、玉米汤等。如果身体健康,指标正常,各种汤都可以喝,只要别太油腻、别太咸。否则,汤的好处,就被过多的脂肪和盐抵消了,甚至从有益变成有害。
步数排行榜上的“王者”们
你们的膝盖还好吗?
浙江科普为你解答:
微信朋友圈里,除了晒娃、晒美食、晒自拍,近几年晒步数已经成为另一种时尚,运动步数你追我赶,这既激发了动力又锻炼了身体,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翻看运动榜,1万起步是标配,2万起步有可能登顶,3万以上妥妥的“王者”。然而走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吗?
现有研究来看,并不支持步数越多就越健康长寿,相反,走路锻炼过度还可能导致肌肉、筋膜和关节损伤等劳损性疾病。
走路看似简单,但以健身为目的的走路对个人的体质仍有一定要求。事实上,每个人的关节情况不一样,软骨的基因类型也不一样,一旦出现疼痛症状,需要及时调整运动方式才行。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时建议,每个人都应保持足够的日常身体活动,相当于每天6000步或以上。专家建议,走路锻炼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科普指南针》
在每天的7点15分、18点15分 播出
敬请收听
《 科普指南针》
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与FM95浙江经济广播
联合播出
- 标签:潜伏百度影音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