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发展走向何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是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的多样化文艺,但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各行其是。这种多样化文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进步与落后的分别,甚至还会出现异己的文艺。如果对这种多样化文艺放任自流,各行其是,那么,这种多样化文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在肯定当前中国文艺多样化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文艺的引领作用。
这种进步文艺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进步文艺的内容和性质。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关注人民命运,赞颂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是中国进步文艺的优秀传统。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其次,进步文艺的功能和作用。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最后,进步文艺的判断标准。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也就是说,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文艺的进步,则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这种进步文艺不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而且是衡量其他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标准。因此,当前中国文艺批评首先要在多样化文艺发展中发现和把握这种进步文艺,然后努力找出当前中国文艺与这种进步文艺的差距,并挖掘当前中国文艺所蕴涵的进步文艺成分,促进当前中国文艺见贤思齐。也就是说,当前中国文艺批评既不能只看到当前有些中国文艺作品与进步文艺的差距,而看不到这些中国文艺作品所蕴涵的进步文艺成分,也不能在多样化的文艺中无所适从,丧失应有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高下判断,甚至拒绝是非判断和价值高下判断。而当前中国文艺批评界的“酷评”就是或只看到当前有些中国文艺作品与进步文艺的差距,或否认这种差距。
当下的美学问题及美学高度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艺,每一个时代的文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色,不断认识文艺的历史价值,探讨和厘清所处时代文艺的使命和责任,是文艺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要把文艺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这个大势就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文艺要在此大势所趋中发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作用,要通过“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我们当下时代的美学问题和美学高度。
文艺要“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这个审美追求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充实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强调:“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美学上的浮躁之风是当前文艺气象的重病。由此而来,还有一系列“反美学”的文艺现象应该引起警觉。在这些“反美学”现象中,有些属于创作方向导向问题,有些属于美丑不分、美丑颠倒的问题,有些属于价值观是非观问题,有些属于审美趣味问题,有些属于利益观问题,有些属于善恶问题,有些属于艺术追求问题,等等。总之,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美学观上出现了偏差,如果不加以扭转改变,我们的文艺将面临严重的失德、失职、失范、失序。
在纷纭复杂的多样化文艺中,当前中国文艺批评如何发现和把握进步文艺呢?如何以这种进步文艺为判断标准找出其他文艺和进步文艺的差距呢?如何挖掘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所蕴含的进步文艺成分并促进一些优秀作家见贤思齐呢?首先,当前中国文艺批评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发现和把握进步文艺并正确区分文艺的主流与支流甚至浊流。其次,当前中国文艺批评要辩证地把握这些文艺的主流与支流甚至浊流的复杂关系。
当前中国文艺批评空洞的原因探究
在世界文艺批评史上,真正伟大的文艺批评都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发现和把握进步文艺并正确区分文艺的主流与支流甚至浊流的。而当前中国有些文艺批评因为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把握当前中国文艺,所以难以真正深入地把握当前中国文艺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更不可能发现和把握进步文艺并正确区分当前中国文艺的主流与支流甚至浊流。有些人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把握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精神背叛,没有看到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精神背叛的历史根源。
在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的合理存在都是容许的。但是,这个时代也是有发展方向的时代,而不是各行其是的时代。否则,如果每个人各行其是、各美其美,那么,这个时代就会丧失发展方向,就会缺乏发展的共识和标准,必将陷入混乱状况。
当然,文艺批评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发现和挖掘进步文艺,不是脱离现实生活抽象地提出和肯定一些正面价值,而是深入地把握当前一些正面价值的现实内容。有人认为:“就现在的文学本身而言,其次‘最缺少’的是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今天的不少作品,并不缺少直面生存的勇气,并不缺少揭示负面现实的能力,也并缺少面对污秽的胆量,却明显地缺乏呼唤爱,引向善,看取光明的能力,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缺乏正面造就人的能力。因此,脱离现实生活抽象地提出和肯定一些正面价值,而不挖掘这些正面价值的时代内容,是难免空洞和虚幻的。
把握当下中国文艺发展的正确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些文艺病症开出了治疗的药方。主要途径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真正解决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是处理好文艺的精神价值和物质利益的义利关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市场不能“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三是切实解决文艺美学判断的品位。没有美学的高标杆、高品位、高趣味、高追求,就没有文艺的高境界。媚俗、庸俗、低俗,恶搞、恶趣、恶行,说到底是源于文艺美学的败坏。《讲话》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锋芒和建设性力量。具体建议措施如下:
1.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打磨好文艺评论这把“利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强调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把文艺评论工作作为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文艺评论把党的文艺主张融汇到学理评论中,在指导创作、引领思潮方面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评论应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前瞻性、实效性,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党的文艺主张融汇到学理评论中,发挥好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引领思潮的重要作用,抵制“红包批评”、包装炒作、小圈子自娱自乐等不良风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评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思潮,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推动文艺创作,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艺批评健康发展。
2.加强文艺评论组织建设,进一步壮大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
近年来,全国文艺评论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学术水平和专业性有了较大提高,评论机构建设取得稳步进展。应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组织体系建设,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为龙头,推动各省(区、市)文艺评论家组织建设,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地、县及行业、系统筹建文艺评论家组织,同时通过专业委员会建设、座谈研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团结凝聚全国各级各类文艺评论组织、团体和机构。尤其是应加强对体制外文艺评论团体和人员的联络,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发挥好感情纽带、专业纽带、服务纽带和信仰纽带的作用,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
3.加强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文艺评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繁荣发展文艺评论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文艺评论的优良传统。面对日新月异、异彩纷呈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面对文艺创作井喷式发展、文艺思潮百舸争流的新态势,面对网络时代、创意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文艺评论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贴近受众需求,及时发现和推介优秀文艺作品,善于观察和分析社会关注的文艺现象和思潮,准确客观地揭示当代文艺发展规律,提高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公信力、战斗力。应进一步推进科学的文艺评价标准和体系建设,坚持专家评论与群众评价、市场反映的有机统一,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走。密切关注当代文艺发展实践,不仅要关注名家名作,更要关注新人新作;不仅要关注热点焦点,更要关注重点难点;不仅要关注传统文艺领域,更要关注网络等新兴文艺领域。
4.加强文艺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构筑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一样,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进一步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对文艺基础理论的研究力度,向先贤取经,接续好中华文脉,深入挖掘中华文论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对于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和理论创造,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艺理论评论文体,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5.加大文艺评论改进创新,进一步提升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近年来,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蓬勃发展,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的深刻变化,改变了文艺评论的形态。网上评论、电视评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评论在内容、方式、语言上存在一定不适应。应围绕当前文艺评论阵地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新媒体文艺评论阵地等开展深入研究,系统了解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经验做法、面临的挑战及加强建设的实践要求等,对当前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附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简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文艺思想研讨会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将于2016年7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本次峰会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论坛网等组织发起,得到了文艺主管部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等组织与单位的大力支持。届时,峰会将邀请有关领导人、广大优秀文艺工作者和相关人士等齐聚盛会,重点研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探索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力求为推进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浙江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