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赞赏潘石屹不仅会赚钱 思想上也值得尊重
潘先生是一个美籍华人对他的称呼,也有人称他小潘(任志强),还有人称他老潘(张欣),更多的人称他潘总。比较而言,我喜欢潘先生这个称呼,优雅、礼貌、尊敬这几个意思都有了。
童年
潘先生小时候是个苦孩子,老家在甘肃天水潘家寨,那是一个有狼出没的偏远山村。他总是把自己的童年和《祝福》做比。他曾经对媒体称自己包毛豆的时候,还时而想起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儿子阿毛。阿毛在吃毛豆的时候,被狼叼走,“掏空了肚肠”,然后丧命。
童年生长在饥荒的时代,因为他和他的家人饭量较小,所以躲过了逃荒。另我们现在的潘先生难忘的还有一件事:“小学三年级时,我在一位同学,也是我好朋友的面前炫耀说我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他去过外面许多城市。这位同学把我的话告诉了老师。老师在班上开我的批斗会,一连开了好几天,还让同学们往我脸上吐口水,女同学吐的是口水,男同学把鼻涕擦到我的脸上。我的脸像痰盂一样有泪水、有鼻涕、有口水。开完批斗会,我就在小河边上把脸洗干净回家。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家人。”
潘先生擅长跟媒体打交道,他到前央视主持人王利芬创办的优米网做节目,回顾“14岁半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十四岁半我一直在一个山沟里面,而且这个山沟是两面大的山,我经常在这个山坡上面去干活,每一次干完活累的不得了的时候我坐下来,就看见前面有个渭河,渭河边上有一个火车洞,火车就穿过去了,每一次我就坐在那想,我觉得我这辈子不能在这个山沟里面,这个山太大,我一定要出去,如果出去的话,一定会从这个火车洞上面戳穿着出去,这个火车洞穿出去,从地图上看宝鸡、陕西、河南、北京都在火车洞的这一边,我天天琢磨着要从这个火车洞里面穿过去, 12岁半的时候特别强烈的一个愿望,我说可不能在这个山沟里再待着。”
父亲的背影
潘先生父亲很伟大,不论多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坚持读书的传统,并且用勤奋和朴实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潘先生父亲潘诗麟,读过陕西师范大学,中断学业回甘肃天水工作。在文革前,被打成“右派”,下放至老家潘集寨。农村、文革,生存环境的恶劣现在人是无法想象的,可是潘诗麟一有闲暇就做些木工活,年幼的潘先生也帮着一起做,任何时候靠手艺是不会错的。
潘诗麟还坚持读书,穷的时候让潘先生姑姑送来《毛选四卷》;带动潘先生读书,据说最喜欢的是《平凡的世界》,因为觉得他和书中主人公比较像。潘诗麟对潘氏家族18名上大学后辈如数家珍;现在潘家祖屋后门门楣挂着的匾额“耕读第”。
诗书传家久,传统社会耕读相传的传统在潘家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我揣测知识也是他们走出贫穷,追求自我的力量源泉之一。
公共知识分子
见过潘先生两次。第一次大约有一年时间了,印象是守时。他跟袁岳来演播室做节目,巧的是两个人都是光头,我记得主题是城市仰望者。潘先生带着一个女助理来的,伸手要纸巾,说有点感冒。貌似他来的比较准时,因为我查看现场实录后看到袁岳说堵车迟到了,潘先生就说任志强也堵车怎么不迟到。潘先生“言必谈志强”。
第二次见到潘先生是在一周前,他跟施耐德和一家中国公司的负责人亮相SOHO中国节能中心。因为潘先生在房地产领域的成功,加上他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赶上了博客和微博的流行,潘先生变得有点公共知识分子的感觉,我不想用公知这个词。
我正坐着跟人聊天,后面一阵躁动,一定是大人物来了。潘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明星,可是在我看来,他比一般明星的影响力要更大。我也走上前去,距离属于人际交往的亲密距离,还有2个女记者在跟他交谈。我问了对上海外滩地王案还有没有除了博客上面的补充,他说没有补充。
潘先生说施耐德是500强不需要多介绍,可是另一家中国公司(抱歉,因为是专业领域我没记住名字,可是老板叫江江),潘先生说也给中国公司和年轻人机会,可能这家公司在业内确实做得不错,但是我旁边的人补充说江江的父亲是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领域有名的专家。
潘先生还把北京市环保局原局长杜局长请来,说在央视关于大V的采访时,他很担心杜局长因为微博上关于PM2.5的事杜局长公报私仇,可是没有,于是还是朋友。
潘先生乐于利用领先的技术,并且公开给公众。按照他的说法,银河SOHO每平米一年的耗电量大约是200度,符合美国同级别写字楼的节能标准,在中国公司里做的是比较好的。
潘先生关注热点事件并且经常发生,虽然我不一定认可他的角度和方式,但很明显这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潘先生是怎么看柳传志“在商言商”。最近的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案件,潘先生说了两点,一是财经记者写报道不看公司财报是不对的,二是不能动不动就抓记者,一篇文章写不垮一家好公司。
光荣与梦想
潘先生事业上的成功我在此不想多讲,扎哈的建筑风格一定程度上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SOHO在他和张欣的倡导下依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说说他的身体力行,比如减肥,印象中他总是给到访的朋友们喝蔬菜汁,而任志强则喜欢招待大家炸酱面。另外就是跑步,坚持跑,还有摄影,看到他在景山拍的挺漂亮的。影响最大的就是PM2.5,坚持公布,并且因此跟美使馆“一唱一和”,与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杜先生在微博上辩论。
学英语,有张欣的影响,有人拿张欣的海龟对比潘先生的土鳖说事,不过东方企业家的报道却把这个土引申到黄土高原的厚重。应该说,张女士和潘先生是互相成就了对方,就如普通的夫妻也是靠互相成就的。
我必须得引用下,因为自己对潘先生貌似有一点了解,但仅仅是有一点而已。我没有看过他写的书,没有见过他的家人,没有去过他的故乡,微博的只言片语、博客上对商业对手的回应远远不够。
东方企业家的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张欣眼里的潘石屹的:潘石屹“最难得的是,他是个很有原创性的人。这可能和他在大西北的大山里长大,没有在城里闹哄哄的烦嚣有关。”张欣认识潘石屹的第一天,同时也认识了王功权、冯仑。她觉得王功权有诗人气质,冯仑有哲学家气质。可潘石屹在他们中是最有原创精神的,他的想法一定是他自己想的,不是从某一篇文章学来的。
我读过冯仑写的“野蛮生长”,相信很多人读过,觉得很写实,可是在潘先生或者王公权先生的眼里那只是观察的一种角度,冯仑先生说读过潘先生的书“我用一生去寻找”就认为潘先生不仅会赚钱,思想上也值得尊重。
金鳞岂是池中物,我们现在看来,潘先生小时候的经历更像是为他今日的成功在做铺垫。家庭的和睦,父慈母孝,知识改变命运,黄土地百万年环境塑造的朴实中带着精明。整个一出典型的中国梦的践行者。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