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生活  房产

京沪杭深首月地金超千亿元 引发房价再涨担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华网上海1月31日电(记者魏宗凯、郑钧天)春节前夕,深圳、杭州、上海接连出现的三个“地王”,顿时又让一些想要购房的人不淡定了。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了20%以上,远超过地方政府在年初制定的调控目标。2014年伊始,土地市场再次出现“地王”扎堆的现象,让人们对房价再涨担心。

  京沪杭深首月地金超千亿元

  开年以来,各地土地市场热度不减,成交规模仍然较高。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已经突破千亿大关。

  1月23日,深圳前海商业用地T201-0080宗地公开招标出让,最终以134亿元、楼面地价28113元/平方米成交,再次刷新深圳单价、总价“双料”地王纪录。同日,融信投资集团以33.84亿元拿下杭州西湖区翠苑单元地块,折合楼面地价每平方米2.94万元/平方米。

  而1月28日,方兴地产成功拍得上海闸北区大宁路街道325街坊地块,该地块初始价格为47.73亿元,最终方兴地产以101亿元成交,溢价率达111.59%,楼板价47609元/平方米,成为当地住宅用地总价地王。

  据业界人士介绍,当前该区域周边新房的价格在4万-5万元/平方米,二手房房价在3万-4万元/平方米,预计方兴的项目未来入市价格在8万元-9万元∕平方米,对周边的房价无疑有带动作用。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这次土地拍卖预示着整个闸北区的住宅房价将告别4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时代。

  1月16日,北京土地市场一天成交8宗土地,卖地收入高达113亿元。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数据,在暂停了4宗地块的出让之后,1月以来北京的经营性用地市场仍创下单月成交20宗地块、出让金总额超400亿元的记录,是去年同期的10倍还要多。杭州市主城区1月以来共成交土地22宗,总成交额达298.5亿元。

  上海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2014年一二线及省会城市仍是市场焦点,主流开发商在这些城市仍然会寸土必争。绿地集团下一步也将重点加强华东、中部及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的布点和深耕。

  土地单价高会否带动房价涨?

  进入2014年,随着土地交易的热潮,部分区域的土地成交单价已高出该区域的在售楼盘价格,即“面粉贵过面包”,并带动周边二手房涨价。房价会不会上涨?这一年还将涨多少?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土地市场与房价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土地市场的火爆情况预示着一二线城市的楼市酝酿着更大的涨幅,按照正常的上市销售,价格将比现在的价格高很多。如果没有更有力的调控举措,或者今年的货币更加宽松,那么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会有上涨两三成的可能。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2014年房价并不会较快上涨。丁祖昱称,虽然2014年出台全国性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2013年中国楼市已然见顶,2014年房地产市场可能将根据各城市的供需关系或高位盘整、或触顶回落。就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而言,2014年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将稳中有跌,三四线城市则普遍看跌。对于房价,除北京上涨幅度较大外,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将稳中略有升,而二线城市压力早已凸显,三四线城市更是有向下调整的趋势。

  房地产专家杨红旭则预计,2014年整个房地产市场会在高位震荡中有所降温。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会延续2013年的态势,不可能大幅放松,但将更强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线城市从紧,二线城市维稳,三、四线城市将有所放松。另一方面,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我国楼市的需求爆发得比较旺盛,在爆发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休整。

  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供不应求

  不少专家建议,从长期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商品住宅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房价上涨的部分远超过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购房越晚压力越大。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表示,近期,从一手房逆市供应的火力和土地市场继续居高不下的溢价率来看,市场信心仍比较坚定。可以预判,春节后的成交反弹会很有力量。

  上海白领高明一直后悔在2012年的春季错失了一次购房的好时机,他所看中的一处学区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价格涨了60%,总价从300多万元已经上涨至500多万元。“当时只是一念之差,咬咬牙也就买了,现在连首付也付不起了。”

  丁祖昱认为,对于自住型购房需求来说,只要看中,有支付能力,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但是对于投资型住房来说,应当谨慎,必须考虑到限购、限贷以及税收方面的因素,交易成本较高,影响投资收益。

  杨红旭则建议,未来十年,房价涨幅将小于过去十多年,也即全国房价平均涨幅将由高于居民收入增幅转为基本持平,或者略低于后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