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势趋缓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正面效应
本轮调控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建立以来力度最猛、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但仍然难以如愿撼动高房价。现在终于出现了一点松动,这是伴随行政调控手段的市场化调控带来的正面效应,我们没有必要忧心忡忡,而是应该乐见其成。
从杭州楼盘降价,到银行收紧融资,有关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天”的消息满天飞,所谓房地产市场即将“崩盘”的说法,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对市场信息习惯于过度反应的A股市场首先受到冲击,前天和昨天,房地产股出现大幅走低,并拉动大盘股指大幅下泻。
几年来“气势汹汹”的房价涨势,确实正在趋于平缓,这从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的今年1月份全国70城市房价指数统计中也可得到验证。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2个和48个,比去年12月份减少了3个和16个,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个和13个,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4个和8个。与去年1月相比,同比上涨的城市虽然个数相同,但涨幅出现了回落,房价出现温和下降的城市正在增多。
单看数据,这种变化似乎并不突出,但最近媒体频繁报道的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动向,却给人一种房价下跌的强烈信号。除了杭州楼盘降价,北京二手房价连涨19个月后在今年1月出现下降,广州也有部分开发商推出8.8折的价格促销,今年1月份“北上广深”房价涨幅虽然仍较可观,但涨势都已趋缓。
舆论场出现的这种房地产“变天”甚至“崩盘”的炒作有点突然。就在前几天,多家媒体还在认真地讨论去年2月颁行的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何以成效不大,转眼之间,房地产市场似乎就进入拐点。其实,部分城市出现的开发商打折售楼,并不是特别的新闻,前几年多个城市都已出现过,它们大都是在银根收紧的压力下,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出现断裂后的无奈之举,但都未能改变房价总体上涨的趋势。今天一些城市楼盘降价促销,尚未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上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将其视为房地产市场将要“变天”的信号,未免有些夸大其辞。
相比前几年房价一路飙升的局面,市场的基本面确实已出现很大变化。一方面,持续多年的融资断供,对开发商产生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正在逐渐显性化,以往那种囤积房产以等待高价推房的做法,已成为一种高风险销售行为,因此越来越多的楼盘正在推向市场,杭州的降价就是由此而起。另一方面,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推进,将使许多隐藏在城市深处的“问题房”逐渐暴露出来,更多的二手房将入市销售。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正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产生影响,房价涨势趋向平缓是可以预期的。
应当看到,过高的房价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转,积累了很多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甚至使中央政府的市场调控多次“打折”。本轮调控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建立以来力度最猛、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但仍然难以如愿撼动高房价。现在终于出现了一点松动,这是伴随行政调控手段的市场化调控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对于目前各地出现的打折销售、房价下行等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忧心忡忡,而是应该乐见其成。
目前的房价涨势趋缓,在各个层级的城市中并不均衡。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说,由于其吸纳了过多的资源,对就业人口有强大的导入功能,从而为房价提供了坚固的承载功能,只要这种结构不改变,这些城市的房价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下跌。而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盲目发展房地产市场,由于不具备相应的购买力,造成大量空置房,已经对地区的社会经济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从理论上说,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崩盘”,那么这种危机最有可能发生在三四线城市,由于这类城市本身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基础不够稳固,抗风险能力也较差,一旦发生崩盘,很容易伤害到地区的社会经济。
有关方面需要对这种现象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来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一方面要采取坚决措施调控新建商品房的数量规模,增加存量压力,另一方面,应从房贷、税收等多渠道,鼓励三四线城市市民购买住房,并允许异地消费者购房,最大限度避免风险爆发。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