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QE"惹争议 一线楼市涨势初现
被解读为“中国版QE”的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10月10日傍晚公布。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指,银行将达标企业的全部信贷资产打包,建立质押品资产池,向央行预先申请备案,央行从银行备案的信贷资产池中选择适当的信贷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折扣后用于质押,然后给银行发放再贷款资金。
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有媒体解读称此次央行的这一举措能够替代降准,至有评论认为此举将释放“7万亿元流动性”。
在该举措的刺激下,资本市场反应剧烈。上周一,沪指高开高走,收盘大涨3.27%报3287.66点,创一个半月新高。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量突破9000亿元,创下一个半月新高。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报3391点,周涨208.20点,周涨幅6.54%。创业版指周涨幅更是达10.48%。
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对于是否存在“中国版QE”一说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喜投网董事长黄生的《七万亿来了,更重大的中国式QE来了》一文阅读量达百万,但随即很多专家和学者反驳,认为七万亿的强刺激政策缺乏逻辑,而且央行此举并不能解读为中国版QE。
14日,央行回应,释放七万亿流动性系误读。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宣布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合格质押品选择范围,不会对流动性总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也不可能是中国版的QE。
一方认为,所谓的7万亿与中国式QE都是不存在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大无关总体的资金宽松,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则认为,此举为再贷款提供合格抵押品,在某种程度上缓释信用风险,并补充基础货币。
黄生甚至抛出这样的话来:“这不是QE难道是个鬼?”
事实上,该举措如同资产证券化、央行直接购买地方债等量化宽松跑道一样,如果火力全开,威力堪比一颗原子弹。但核心问题是,高层如何兼顾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央行在做什么,还要看最终的结果。
随着货币政策宽松逾期的增强,楼市开始出现回暖迹象。10月15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同比上涨3.30%、住宅地价同比上涨3.41%、工业地价同比上涨3.48%,分别较上一季度上升0.29个、0.70个、0.06个百分点,增速出现年内首次微升。其中,一线城市中上海、广州、深圳住宅地价都呈较快增长,涨幅均超过3.0%。
快速上涨的楼市又开始引起政府的干预,反应最快的当属上海。10月9日,上海召开的两个会议都涉及房地产议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相关工作会议上指出: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有自身特点,控制房价是重要调控目标,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坚定不移。
有意思的是,会议结束3天后,10月12日,杨浦区新江湾城D7地块收到意外通知:中止出让。除杨浦区外,10月12日至10月14日,还有松江、青浦、嘉定3区等4处土地出让被叫停。
从上海市紧急叫停几大地块出让活动的现状来看,上海政府层面目前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住宅市场而言,“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在快涨时期的高房价城市,必然会引来政府更多的干预。
而杭州,据报道,截至9月30日,杭州市区9月商品房共成交10827套,这已经是今年以来连续第六个月成交破万。前三季度杭州市区共成交商品房87047套,比去年同期(54101套)增长了32946套。从板块成交价来看,大部分板块价格较年初保持平稳,然而也有部分板块默默涨了起来,例如桥西、申花、西溪(蒋村)和滨江。
而此时,距离上一轮楼市上涨,正好过去了7年。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