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炉的!来听北京 “三城一区”小目标
资料图 赵语涵
涵盖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13日晚间,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怀柔区、昌平区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把手解读了“三城一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并透露了各自的阶段性目标。
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关村将推新举措
中关村科学城是自主创新主阵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2019年1到11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近五年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2019年,海淀区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其中,信息业、科研业、教育业、金融业四大行业前三季度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八成,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2020年,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中关村管委会将会推出新举措,和人民银行银管部推出差异化政策,提高对科技型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进一步扩大科技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让企业更好更便宜拿到贷款,支持开发适应科技型企业的产品、知识产权质押产品、中长期信贷产品,使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海淀区区长、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任曾劲透露,中关村科学城北部区域,即海淀区以百望山为分界线以北的区域,将成为下一轮中关村创新发展的重要腹地。北区将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石墨烯、商业航天技术等硬核技术。此外,这里还将依托故宫北院区等项目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北区也正在打造北京数字文化产业园。
怀柔科学城:力争2024年实现科学城基本框架
在怀柔科学城,科学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海创研究院、魏桥研究院等在怀柔落地,科学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国际化也实现突破。一带一路科学家联盟、北京科创中心联盟在怀柔落户,国际细胞大会等国际知名会议在怀柔举办和开展,一大批专家学者来怀柔考察交流,怀柔科学城知名度显著提升。
怀柔区区长于庆丰介绍,2020年是怀柔科学城城市框架扎实起步之年,到了2025年怀柔科学城城市框架要基本形成,“我们期待通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工作推进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力争2024年实现科学城基本框架的形成,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未来科学城:研究型医院今年一季度开工
2019年6月,市委市政府发布了未来科学城规划,面积从10平方公里扩大到170平方公里。未来科学城现在有105个项目推进,17个项目投产运营,9个项目签约,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落地。
昌平区区长王合生透露,针对临床研究存在周期长、费用高,制约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的问题,未来科学城即将建设一个研究型的医院,专门为新药上市提供临床研究的服务。医院将设计床位500张,一年提供400到600项临床实验,促进100个以上的新药上市,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开工。这所医院将和美国的梅奥诊所、耶鲁大学的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另外,国家药品审批中心、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和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将对生命医药健康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150项以上“三城”成果转化落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城”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主阵地。2019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00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高新企业研发投入135亿元,同比增长8.2%。万元GDP能耗0.14吨标准煤,国际领先;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全市最低。
三城一区的互动、协同作用也愈发凸显,2019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制国际领先、填补国际空白的新技术21项、新产品37项,转化落地117个“三城”科技成果项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介绍,2020年,经开区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仍会保持8%的增长,主导产业年产值4000亿元以上;推动150项以上“三城”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持续打造“20+”技术创新中心和“10+”产业中试基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奇茹
编辑:周文丽
流程编辑:孙昱杰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