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前哨:东南亚、南亚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的冲击
3月以来东南亚/南亚第二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尽管各国已经开始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控隔离”政策,但大多数国家仍处疫情演变的早期阶段。疫情对东南亚/南亚经济的负面拖累已有所显现。区域内消费、生产、贸易等领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疲弱,拖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区域内各国先后按下经济“暂停键”,对全球相关产业链供给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各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需求也可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摘要
东南亚/南亚:3月以来第二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中国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下,东南亚、南亚疫情前期发展相对平稳,截至2月底各国累计确诊病例都不足100例。然而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升级,近期东南亚、南亚国家境外输入病例大幅上升,且呈现一定的本地社区感染趋势。截至4月5日,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0例,印度更是创下单日新增700例的最高纪录。
尽管各国已经开始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控隔离”政策,从限制输入到本地“隔离封锁”,但从目前新增病例的发展趋势上看,大多数国家仍处疫情演变的早期阶段,后续如何演变仍有待观察。
疫情对东南亚/南亚经济的负面拖累已有所显现。从一季度披露的数据上看,区域内消费、生产、贸易等领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疲弱,拖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消费:入境旅客锐减,泰国、新加坡2月入境旅客同比跌幅40%以上;越南3月入境旅客同比跌幅68.1%;同时,本地住宿、餐饮等体验式消费数据也均大幅下降。
生产:3月东盟制造业PMI指数从2月的50.2%显著下降7.8个百分点至43.4%,其中越南、印尼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下降7.1、6.6个百分点至41.9%、45.3%,均进入低于50%的收缩区间。
贸易:受供应链受阻及需求疲弱影响,2月,新加坡进、出口分别同比下滑3.4%、11.1%;3月越南进、出口分别下滑10.1%和12.1%。
站在全球的角度上,2018年东南亚/南亚占全球GDP的7.3%,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1.2%,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9.8%,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其中,以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等区域内6个经济大国为例,
供给端:2015年6个国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品、电子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分别为15.7%、14.6%、10.1%和9.9%;信息服务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17.6%;
需求端:2015年6个国家金属制品、矿产品、化学品、机械设备进口分别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3.2%、12.3%、8.9%和7.7%。其中,2018年东南亚的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东南亚内部(22%)和中国内地(21%),2018/19财年印度的进口来源地主要为OPEC(27%)、中国内地(14%)和东南亚(12%)。
区域内各国先后按下经济“暂停键”,对全球相关产业链供给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各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需求也可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正文
3月以来,东南亚/南亚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
东南亚、南亚各国确诊病例大幅攀升
前2个月,东南亚、南亚国家疫情发展相对平稳。中国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下,东南亚、南亚国家疫情发展平稳。截至2月底,这些国家的累计确诊病例均不足100例,其中新加坡(98例)、泰国(42例)、马来西亚(24例)、越南(16例)确诊病例较多,而其他国家确诊病例均不超过3个、或者未报告确诊案例。
然而,3月以来,境外输入大幅上升,东南亚、南亚迎来第二波疫情。3月以来,随着全球疫情不断扩散升级,东南亚、南亚国家境外输入病例大幅增加,且呈现出一定的本地社区感染趋势,新增确诊病例呈现加速增长趋势。截至4月5日,印度(4,289例)、马来西亚(3,662例)、菲律宾(3,246例)、巴基斯坦(3,157例)、印尼(2,273例)、泰国(2,169例)、新加坡(1,309例)累计确诊病例迅速攀升。
从目前感染率和死亡率两个指标上看,文莱、新加坡等国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这可能与这两个国家经济相对发达、检测范围广泛、医疗技术相对发达有关;而区域内的几个人口大国,孟加拉国、印尼、印度等国目前感染率较低、死亡率较高,其中孟加拉国死亡率超过10%。
正如世卫组织紧急情况计划主任迈克瑞安表示[1],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密集型国家,东南亚/南亚区域内几个人口大国疫情未来的走势值得关注。
图表: 东南亚几个国家确诊病例近期快速上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确诊病例的快速上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率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孟加拉、印尼、缅甸、菲律宾新冠病毒死亡率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各国已经纷纷采取各种“封锁隔离”政策
针对第二波的疫情来袭,东南亚、南亚国家从限制输入和“锁定”本地活动两个角度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具体而言:
? 3月中旬,各国开始严格限制输入:所有国家都采取了积极措施,主要体现在暂停针对外国人的签证发放、禁止外国人入境或过境、暂停所有国际航班、关闭边境口岸等。
? 3月下旬开始,更多政策转向本地的“隔离封锁”: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老挝、越南、新加坡等国先后实行全国范围内的隔离封锁措施,进一步限制本地的群体活动,停工停课,尽可能将生产生活降到最低。
? 疫情仍可能处于演变的早期阶段:参照非典经验,我们将疫情演进大体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新增确诊病例加速上升的“爆发期”、新增确诊病例增速下降的“初步控制期”、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下降的“缓和期”、以及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大幅缩减的“平台期”。鉴于“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达14天,“初步控制期”通常出现在实施严格隔离后的4-14天,2-3周后进入“缓和期”,4-6周后进入“平台期”。截至目前,东南亚、南亚大多数国家基本处于疫情的“爆发期”和“初步控制期”。
图表: 东南亚、南亚几个国家处于疫情的“爆发期”或“初步控制期”
资料来源:各国政府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3月中旬,各国开始严格限制输入和限制本地活动
资料来源:各国政府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疫情对东南亚、南亚经济的负面拖累已开始显现
东南亚、南亚等国旅游服务业发达、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疫情之下的限制输入和“隔离封锁”对本地的旅游业、消费、生产和贸易的负面影响,拖累整体的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链遭遇寒冬
旅游业是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旅游相关的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占区域内国家GDP的比重较高,其中,柬埔寨、泰国、缅甸占比超过10%。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月,泰国、新加坡入境旅客同比下滑40%以上,印尼、越南入境旅客同比下滑20%以上;3月随着疫情进一步扩散,各国限制入境措施升级,入境旅客进一步大幅下滑,如越南入境旅客同比下滑68.1%。
特别地,中国游客对东南亚国家贡献相对较大,其中缅甸、柬埔寨、越南三国的中国旅客占比超过30%以上。中国2月以来的严格防控措施下,各国来自中国的游客出现断崖式下跌是各国前期入境旅客下滑的重要因素。
往前看,当前各国全面禁止入境的背景下,预计各国入境旅客数量可能会降至零星水平,旅游相关产业链将遭遇进一步的寒冬。
图表: 东南亚、南亚国家旅游相关产业占GDP比重较高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各东南亚国家的入境旅客数据同比显著下滑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中国是东南亚国家入境旅客的重要来源之一,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今年2月开始,前往东南亚的中国游客同比大幅下滑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地消费需求亦受到抑制
消费对东南亚、南亚各国GDP贡献较大,除文莱、新加坡之外,2019年消费支出占东南亚、南亚国家GDP的比重均超过2/3。
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的“隔离封锁”对餐饮、娱乐、百货等体验式消费的冲击立竿见影。同时,预期收入的下降也会降低居民对奢侈品、耐用品等产品的消费需求。
疫情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3月已有显现。越南最新的3月零售数据显示,该国住宿餐饮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26.8%,旅游及其他服务同比下滑10.9%,拖累整体零售额同比下滑0.3%,呈现显著放缓的趋势。
图表: 消费占东南亚、南亚国家GDP的比例较高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越南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部分生产活动按下“暂停键”
原材料供应不足、物流受阻及本地不同程度的隔离防控措施对区域内的生产活动也带来明显的冲击。3月东盟制造业PMI指数从2月的50.2%显著下降7.8个百分点至43.4%,其中,越南、印尼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下降7.1、6.6个百分点至41.9%、45.3%,均进入低于50%的收缩区间。
图表: 今年3月,东盟制造业PMI指数明显下滑,进入收缩区间
资料来源:Markit,中金公司研究部
贸易活动已现放缓迹象
东南亚国家贸易活跃,出口占GDP比重相对较高,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文莱出口占GDP比重达50%以上。
随着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产业链供给出现中断、物流有所受阻、国际需求减弱,区域内国家进出口数据也呈现放缓的趋势。
作为高度开放的贸易自由港,新加坡对全球贸易活动的变化较为敏感。经季节性调整后,今年2月新加坡进、出口同比分别下滑3.4%、11.1%,而1月分别同比增长6.9%、4.9%。
同样,另一个外向型经济体越南,今年3月的进、出口增速也分别从1-2月累计同比的2.6%、8.7%大幅下滑至-10.1%、-12.1%。其1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去年4季度的7.0%放缓至3.8%。
图表: 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占比普遍高于南亚国家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今年2月,新加坡对外贸易同比增速明显下滑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今年3月,越南对外贸易额同比下跌10%以上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今年1季度,新加坡、越南GDP增速均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站在全球的角度上,产业链供给和需求都可能受到冲击
站在全球的角度上,东南亚、南亚经济按下“暂停键”,可能在供需两端给全球带来冲击。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劳动力、资源等成本不断上升,全球产业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东南亚、南亚地区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截至2018年,东南亚、南亚地区占全球GDP的7.3%,占全球人口人数的31.2%;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9.8%,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特别地,我们选取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及印度等区域内的6个经济大国作为重点分析,2018年6个国家合计占全球GDP的6.1%、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8.7%,占区域内相应指标的80%以上,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图表: 东南亚、南亚地区占全球GDP的7.3%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东南亚、南亚地区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9.8%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能给全球产业链带来扰动
如上所述,东南亚、南亚各国凭借成本及地理位置优势,在加工制造业领域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具体而言,2015年6个国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品、电子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比重分别为15.7%、14.6%、10.1%和9.9%。
从具体产品上看,越南、印度、印尼在纺织服装领域份额较高,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在电子产品等领域优势突出。特别地,以印度和越南为例,从其具体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上也可以看出,中间品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从服务出口上看,2015年6个国家在信息通信、房地产及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7.6%、10.3%、8.7%。
从具体行业上看,印度在信息通信服务出口领域全球领先;新加坡、泰国在贸易、旅游住宿餐饮服务领域优势明显;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房地产服务的出口也份额较高。
随着各国按下经济“暂停键”,生产活动受到限制,相关产品出口锐减,可能会给全球产业链带来一定扰动。
图表: 2015年东南亚、南亚主要国家各行业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的比例
资料来源:OEC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以印度和越南为例,这些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中一半以上是中间品
资料来源:OECD,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能进一步拖累全球需求
东南亚、南亚地区拥有全球近1/3的人口,在全球需求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从6个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上看,2015年金属制品、矿产品、化学品、机械设备进口分别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3.2%、12.3%、8.9%和7.7%,占比相对较高。
从服务进口上而言,2015年6个国家金融保险、贸易/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进口服务占全球比重分别8.4%、7.7%和7.1%,其中印度在金融保险、贸易服务等进口占比较高;新加坡在金融保险、房地产需求较大。
从具体进口的来源地上,2018年东南亚地区进口来源地分别为东南亚内部(22%)、中国(21%)、欧盟(9%)、日本(9%);2018/19财年印度进口来源地分别为OPEC(27%)、中国内地(14%)、东南亚(12%)、欧盟(11%)、美国(7%),随着东南亚、南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减少,相关进口来源地的出口需求可能会显著降低。
图表: 2015年东南亚、南亚主要国家各行业进口占全球的比例
资料来源:OEC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印度主要进口来源地为OPEC、中国内地、东南亚、欧盟、美国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东南亚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东南亚内部、中国内地、欧盟、日本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 标签:网商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银行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