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捍卫做空神功,反弹就此OVER?
——热点——
上海楼市疯狂24小时:一天卖1300套网签系统被挤爆
疯了!上海楼市昨日(24日)陷入“疯狂”。昨天一天一手房成交量超过1700套。大量网签需求的涌入,甚至导致上海市新建商品房合同备案系统响应缓慢,不得不让“技术人员设法解决”,并将网上合同备案系统签约时间延长至24时。网签中心交易员也做好了加班到深夜的准备。
要知道,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最近一周上海市一手住宅的日均成交量(含保障房)仅800套;去年3月日均成交在170套左右。
上海楼市昨日的大量成交,正是源于楼市新政出台前的“末班车”效应。记者了解到,今日(3月25日)上午10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相关举措。市场猜测,上海市将出台包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购房资格等在内的楼市调控措施。
事实上,一线城市政策趋紧已现苗头,房企同样反应迅速,上周上海新房市场供应达到19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最高。
网签中心人满为患
自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在今年两会上表态“将通过调控手段抑制上海近期房价不断上涨”以来,上海的楼市调控就备受关注。
据认证为解放日报社的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报道,在3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常委会上,韩正强调,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工作,要坚定目标方向,严格执行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法依规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从上海实际出发,加强调控力度。
记者了解到,3月25日上午10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将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住建委、工商局、金融办等负责人参加,介绍上海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相关举措。
根据出席名单分析,金融办出席会与房贷相关;工商局会侧重于强调维护楼市秩序,对中介机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上海住建委是主要出席方,侧重于购房资格和营改增政策相关内容。
在房产频道的“邦地产粉丝群”里,上海即将出台的新政,也是这几天粉丝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担心,新政策的出台,会让自己买房的愿望成为泡影。
这样的担忧反映在了成交数据上。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主办的房地产交易服务网站“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昨24时,上海市一手房签约套数达到1706套,而在4个多小时前,这个数字才刚刚超过1100套。据网上房地产历史数据,上海上月总成交套数1.1万套。
同时,链家各网签中心人满为患,位于徐汇区链家网签中心的交易员告诉记者,不少人预期政策25日公布后就要开始执行,一些外地客户纷纷赶在24日签订居间合同,25日就送交易中心审税。该交易员表示,“今天会加班加点,可能会持续到12点以后,直到客户签完合同为止。”
在邦地产粉丝群里,一消费者就遗憾地说,自己今年4月社保才满两年,即将获得购房资格,如果此次政策和网传一样要延长到5年,那他可能还要继续等3年才有资格购房。
招行暂未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
根据财新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上海市可能会出台的政策,包括部分二套房首付提高至70%、限制非沪籍人士购房、首套房认定标准从严(认房又认贷,全国无贷,上海无房)等。
其中,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是最受关注的措施之一。“现在政策随时都有可能变,具体比例不好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招商银行上海宝山分行某客户经理咨询了解到,目前招行在上海虽然还没有明确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70%,但未来几天提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的相关人士随后也向记者否认了二套房贷款首付已提高到70%。
此外,目前上海市执行的是“认贷不认房”,即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通知的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商品房,执行首套房的贷款政策。
不少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认房”仍是统一要求,已经买过房,不管有无贷款,都算是二套房。但是对于大量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居民,即目前无房、以前贷过款、再次购房的类型,是否算是二套房,则取决于银行自身的把关。
开发商加速推盘
在一线楼市调控风声渐紧的背景下,房企也在调整战略。上周上海新房市场供应达到19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最高值,并且本周前3天市场供应也达到了13万平方米。
另据人民网报道,不少开发商正在连夜推盘,由春节后的“惜售”变成加紧出货,而中介工作人员也纷纷催促客户签订合同。
位于浦东的浦发罗兰翡丽项目于23日晚间连夜推盘,其置业顾问告诉记者:“23日晚上开的盘,目前还剩下部分房源。”此外,之前因涉嫌“捂盘”而备受关注的上海静安区的项目新湖青蓝国际项目也即将准备开盘。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卢文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3·30”政策允许对“二套普通住宅”作出首付四成的优惠,非普通住宅(140平方米以上)还是七成,“但是实际执行上,银行经常模糊普宅概念,都按四成或者接近四成来,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今,上海非普宅比重占到六成,卢文曦推测,一旦严格执行新政策之后,总体交易量下降三成,中高端楼盘可能会下降一半,因为中高端住宅杠杆比例更高。
楼市重磅!深圳出台住房贷款控制实施政策
3月24日下午,据知名金融微博曹山石称,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出台《关于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措施的决议》的通知。
决议内容主要包括:
一、合理把握住房贷款规模。2015年以来,我市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大幅增长,贷款资金杠杆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相关风险有所积累,各行应根据市场真实有效需求,适当控制住房信贷规模;
二、避免无序的价格竞争。各行要密切结合房地产金融市场形式及购房人偿债能力审慎确定住房贷款利率,避免为争揽客户过度压低贷款定价;
三、严格控制"首付贷",加强首付贷款资金来源审查,对首付款来自P2P,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应拒绝受理相关房贷申请;严格禁止消费贷款及信用卡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四、认真核实购房人婚姻状况。要求购房人提供户口薄等必要证件,核实其真实婚姻状况,不予受理"假离婚"客户的住房贷款申请;
五、加强购房人偿债能力审查。要求购房人提供银行资金流水或纳税申报证明、社保记录等收入证明资料、严格落实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50%的要求;
六、实行差别化的住房贷款条件,对于总价高于2000万元的高端楼盘、房价波幅较大的郊区楼盘、收入来源不稳定客户及投资购房等情况,相关住房贷款应从严确定首付比例和利率;
七、住房贷款申请日前两年内有两次住房贷款记录的,应拒绝受理;
八、严格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监管,在银行监管比例不得低于房产总价的22%;
九、严禁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转存第三方个人银行账户;
十、本决议由市场秩序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一、本决议自2016年3月28日起执行。
银行发文打击炒房客深圳楼市或出现“分水岭”
房价一年上涨57.8%的深圳即将迎来一波调控政策,不过率先行动的并不是深圳市政府,而是各大银行。
3月24日下午,一份载有平安银行《关于加强房屋按揭贷款风控要求的通知》的邮件截图迅速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出了严格审核房屋贷款等八项收紧楼市"银根"的措施。
针对该份邮件,三个来自平安银行内部的独立信源告诉界面新闻:下午刚刚收到文件,上述政策将"立即执行"。
这八项措施中,除了严格把关"首付贷"及申请人婚姻状况之外,还对贷款人征信、流水以及房屋评估价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其中最严厉的一条当属:本次住房贷款申请日前两年内有两次住房贷款记录的,拒绝受理。
虽然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的发文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市场舆论普遍认为这符合深圳官方的调控策略,即:不希望动用政府出台政策的手段调控楼市,而是希望用非官方组织推动市场参与者主动调控,并且重点在于打击"炒房客"的同时不误伤刚需置业者。
而市场方面,在连续的暴涨之后,深圳二手房市场率先出现了回调迹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深圳市新房成交2723套,环比回落近50%,成交均价为49712元/平方米,环比仍上涨3.4%;二手房成交8681套,环比上浮2.2%,成交均价为51824元/平方米,环比回落1.5%,这是深圳二手房连涨16个月后的首次回落。
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经理王飞告诉界面新闻,不论是新房成交量,还是二手房成交价格,都可以预见深圳房价短期内已经见顶。不过,她认为二手房报价回落后如能够快速成交,表示市场处于观望的初期阶段,后市的走向还得看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
深圳链家研究总监肖小平则表示,目前深圳楼市尚不能主观评断为见顶,深圳置业者的一致看法是房价在中长期内肯定上涨,分歧在于未来三五个月,所以除非是急于套现或者断线套利者,否则都会把房子留着中长期升值。
市场成交量及成交价格均在回落,银行的调控政策出台后,深圳楼市是否会出现"踩踏式"抛盘,还是即将进入有价无市的"冰冻期"?
财政部:住房不足两年销售缴5%增值税
财政部近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对房地产营改增税率做了具体规定:
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住房价款后的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上述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
——股票——
招商策略会实力捍卫做空神功,反弹就此OVER?
招商策略会+逢月底必大跌+周四法定砸盘日,昨日三重魔咒暴击下,大盘终于蔫了。
早盘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一度跌近2%,各大板块齐跌,随后在汽车、国防军工等板块带领下,跌幅收窄,但上冲乏力。午后开盘,沪指持续弱势震荡,两次拉升未果。又是在神奇的下午2点半左右,以券商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尾盘跳水砸盘,三大股指均大幅收跌。
虽然权重股一脸颓废,盘中题材股却是反复活跃,深成指、创业板指一度盘中翻红,只是"拉2分钟,跌1个小时;再拉2分钟,再跌1个小时"。天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充电1小时,交易2分钟"吗?
交易结束后,广大股民迅速达成"3·24共识"——招商策略会再一次用实力成功地捍卫其天下无敌做空能力!话说,上周末网上早已流传2016年招商证券宏观固收春季研讨会将于3月24日召开(坊间也称该研讨会推迟至3月28日召开,未经证实),我们也将这重要的事说了三遍,但当时大盘拉阳线拉得正欢,加上许多小散内心觉得:因为相信招商策略会这个"魔咒"而空仓,是不是显得太没有技术含量?
然后就悲剧了,逢招商证券开会大盘必跌,你要小散肿么办、肿么办?听说昨天已有股民紧急致信招商证券,跪求其别再开策略会了,股市实在承受不起啊!也有小散建议,招商证券开策略会这事应该提请股东大会决议,然后每次都被否决。当然,也有人表示,策略会本身提供了做空策略,也算是其价值所在,大不了"逢会必跑"呗!
只是魔咒变成了"心魔",本来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的小散又开始动摇了:反弹就此OVER?
倒是券商研究员仍然拥有革命般的乐观主义精神。海通证券(600837)荀玉根认为,吃饭行情开启,最肥的上涨已在路上。牛市或像样的阶段性行情的共同特征是,上证50先企稳回升,之后中小创更强。2015年8月底之后是如此,2014年6月底之后也是如此。而今年2月底以来上证50指数领先于中小创开始企稳反弹,沪股通资金流入余额也开始再次回升。所以,难得的吃饭行情,要珍惜。
那什么是"吃饭行情"?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在熊市之中,无论是基金机构还是私募甚至是中小投资者,赔了一年之后,都需要"混口饭吃"。所以,一些明明不敢看好市场走势的资金也要硬着头皮进场运作一下,只要大家在时间点上达成默契,"吃饭行情"就诞生了。
其实吧,这吃饭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客人不坐,自己不能坐;客人有时看似坐下去了,但是经常又站起来推辞一番,所以在客人没坐稳前,你要站着、陪着;坐下来后,如果客人起身,你要条件反射般立即站起来。另外,你需留意第一道菜,这一般是店家的拿手好菜,也是众人垂涎的菜。至于现阶段是客人才坐下还是欲起身,或者哪盘菜最好吃,请君自琢磨!
疫苗案新进展:实杰生物GSP遭撤多家上市公司澄清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的发酵考验着公众的神经,也不断影响着相关上市公司。
记者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悉,因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山东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宁福泰医药有限公司和山东实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药品GSP认证证书被撤销。
实杰生物已于去年底登陆新三板,是沃森生物(300142)(300142)2013年以来收购的生物制品流通渠道公司之一,主要负责覆盖山东区域的疫苗营销活动,实杰生物在被撤销GSP证书期间,将不能继续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6个月后方可再次申请GSP认证。
沃森生物也因实杰生物涉及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于3月22日宣布停牌核查。沃森生物表示,由于调查和核查尚未结束,对实杰生物以及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情形尚无法全面判断。记者查询公告得知,实杰生物2014年度及2015年上半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2758万元、4175万元,沃森生物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6712万元,预计2015年度继续亏损。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不少医药类上市公司被询问是否涉及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葵花药业(002737)、东北制药(000597)、博雅生物(300294)回应称公司主营未涉及疫苗的生产及销售。
东富龙(300171)表示公司产品设备可用于生产冻干疫苗,但与"疫苗的非法购销"无关。
英特集团(000411)表示,公司下属子公司从事疫苗批发业务,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购进疫苗,平时规范管理,并接受所在地药监部门的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从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后至今未发现疫苗安全质量问题。
鹭燕医药发出澄清公告,涉案人员张磊所在的安徽省鹭燕大华医药有限公司和公司无关,公司去年5月已将其股权全部出售;另一涉案人员张勇为公司子公司成都市仁邦医药有限公司和成都鹭燕广福药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不属于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目前正在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
鹭燕医药表示,公司及前述子公司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涉案疫苗产品的流向调查。经公司初步自查,子公司制订了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拥有完好的冷链设施设备,经营的疫苗产品均为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疫苗购进、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的台帐记录齐全。目前,该两家子公司经营活动情况正常,均未接到有关部门立案调查的通知。
——基金——
26家公司面临暂停上市风险部分基金或踩雷
金亚科技退市风波还未完全停歇,*ST博元成为首家因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而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再掀波澜。除*ST博元以外,今年以来还有26只个股发布了涉嫌违反证券法规遭立案调查的公告从而面临退市风险,部分基金也因此”躺枪"。
在*ST博元成为因重大违法退市第一股之后,市场的神经迅速就被崩起了。近日又有消息人士称证监会已经列出"黑名单",推三四十家问题公司退市,一时市场风声鹤唳,尤其是近期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的上市公司引起市场关注,部分基金也可能陆续"踩雷"或"躺枪"。
*ST博元于2015年5月开始停牌,停牌之前,唯一一只公募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多因子精选策略就已经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2014年四季度,该基金新进240万股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并持有至一季度末,于停牌前退出,但由于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ST博元由最高12元跌至5元以下,因此该基金亏损也是大概率事件。
与之相比,重仓金亚科技的基金明显要多得多。金亚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周旭辉于2015年6月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周旭辉进行立案调查。如果公司因此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并且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公司将因触及相关规定,出现暂停上市风险。
据WIND数据显示,根据基金发布的2015年四季报,截止金亚科技停牌之时,共有17只基金持有金亚科技2346万股,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8.63%。其中持有金亚科技最多的是招商先锋和招商医药健康产业,两只基金分别持有565.56万股和461.64万股,金亚科技也出现在这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分别为3.03%和3.79%。
除此之外,广发聚富、汇丰晋信新动力以及银河、海富通、富安达、汇丰晋信、长信、东吴、交银施罗德、嘉实等公司旗下的产品也持有金亚科技。
据统计,今年以来有近26家公司发布了嫌违反证券法规遭立案调查的公告,除金亚科技外,还包括同花顺、恒邦股份、恒康医疗、京天利及以及此前股价表现强势的安硕信息等。其中,同花顺、S前锋、得利斯公布了2015年年报,仅有同花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公募基金身影。
根据年报,截止去年四季度末,同花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共有两只公募基金,分别持有127万股和124万股,此外汇金也持有1611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七组合持有320万股。
去年8月,同花顺披露因涉嫌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原因是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今年2月18日,同花顺发布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后,股价就一路下行。然而最近数个交易日,同花顺股价强势反弹,由53元迅速升至80元以上。
而在没有公布年报的23只个股中,结合基金2015年四季度报,共有5只个股被基金不同程度持有,包括宝利国际、福建金森、顾地科技、恒顺众昇和恒康医疗。其中,持有恒康药疗的基金较多,共有22只,如泰信蓝筹精选、申万菱信医药生物、申万菱信中小板等,分别持有200万股、186万股和107万股。
此外,金元顺安价值增长持有宝利国际15.61万股,华商双债丰利A、华商双翼持有福建金森116.28万股和13.28万股,诺安稳健回报持有顾地科技8.67万股,富国天成红利持有恒顺众昇227万股。不过,面对暂停上市的风险,或许已有部分基金撤出。
去年绩优偏股基金今年哑火前三甲均跌超20%
还有5个交易日,公募基金一季度成绩单即将揭晓,从年初A股市场的极端大跌到近期的坚挺反弹,公募基金对二级市场投资策略也从全面防御转向积极做多,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绩优偏股型基金今年一季度却现哑火,收益惨淡。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去年收益前五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却表现不佳。如易方达新兴成长混合、富国低碳环保混合、新华行业轮换灵活配置混合、长盛电子信息主题混合、浦银安盛新兴产业混合等,2015年全年收益分别高达171.78%、163.06%、160.38%、155.39%和142.83%。不过,这样的好成绩,去年的绩优偏股基金却并没有保持住,今年以来,上述5只基金净值跌幅均超20%以上,分别达到-28.17%、-34.91%、-22.4%、-20.58%和-23.74%。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去年绩优偏股型基金主要考虑业绩相对排名,在年度大战中往往会保持较高仓位,即使在去年底上涨乏力的情况下也不能让重仓股下跌拖累业绩,必须死扛到年终,到了新的一年开始调仓布局的时候,正好遇到突如其来的大跌,多种因素叠加加剧了净值下跌。
而开年首个交易周也是熔断机制正式实行的第一周,市场四次触发熔断,A股再现千股跌停的景象。迫于年终排名压力,绝大部分基金保持了较高仓位。因此,今年的大跌让这些产品净值直线下挫。
相较去年的绩优股基今年一季度收益惨淡的状况,去年的空头基金公司却成为了年初以来的大赢家。数据显示,去年看空市场低仓运作的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旗下多只产品在近期市场反弹期间果断加仓,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数据显示,前海开源旗下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C、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混合A、前海开源事件驱动混合A、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混合今年以来收益分别达到9.69%、5.92%、4.37%和4.36%,大幅跑赢同期混合型基金-9.91%的平均收益水平,从上述基金的净值表现上也不难看出,前海开源基金已经全面进入权益类资产积极做多的动作。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前海开源外,不少基金公司也开始调整投资策略小幅加仓。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公募权益类基金仓位上周均有小幅提升,偏股型基金仓位整体上升0.75%,当前仓位为59.38%。其中,股票型基金上升0.75%,标准混合型基金上升0.75%,仓位分别达到83.84%和56.57%。
好买基金分析师指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利好推动下,A股处于阶段性底部区域,低估值高现金流的银行、消费板块以及有色、煤炭、地产、纺织服装等处于周期性行情的板块可重点关注。
避险投资寻基金:黄金类攻守兼备
银行理财收益太低?股市投资风险太高?那还是选择基金吧!不少基金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攻守兼备"。如何在名目众多的基金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的确需要点眼力见儿
退休的洪淑英已经有3年的黄金投资经验,经常跳广场舞的她,却总是踩不准投资的点。"这轮黄金价格上涨比2014年时高出很多,可惜我出手有些晚。"3月20日,在北京市菜百商场一层黄金销售大厅,刚咨询完金价的洪淑英告诉记者,2014年第一季度,她看到周围的一些朋友都在买投资金条,就开始跟风投资。
在2015年上半年,股市迎来一波上涨,洪大妈卖了黄金去买股票,可是,没过多久,股票就开始下跌。现在股票还没解套,眼下的黄金市场、保本基金市场又火了。
博时基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的黄金市场相较于其他资产表现极为抢眼。同时,货币基金和保本基金等避险基金又开始大卖,券商营业部的中国大妈们又开始了大类资产"迁徙"之旅。
"资产配置荒是2016年财富管理的关键词之一。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纳入统计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收益分别为-16.79%、-10.27%和-0.07%。在此背景下,力争保值和不贬值,现金为王、硬通货为王成为很多投资者避险的首选。"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桑柳玉认为,目前权益类市场的波动使得公募基金公司更愿意推出黄金ETF、黄金QDII基金等一些保本型品种以契合投资需求,多只保本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也反映出当下投资者对此类避险基金的认可。
最吸引大妈们的仍然是黄金。黄金投资策略网首席分析师吕超介绍,2016年国际金价开盘价在每盎司1062.9美元,截至目前,今年最高价曾达到每盎司1282.5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国际金价每盎司飙升200多美元,这也是自2012年10月份以来反弹力度较强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次反弹。
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实物金条、投资黄金的QDII基金、黄金ETF、黄金期货、纸黄金等5种形式。其中,黄金ETF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以黄金为基础投资标的,以每份额基金单位对应为较小单位的黄金数量,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并能在证券市场交易。
与黄金QDII基金相比,黄金ETF投资国内金交所现货合约,不用同时考虑汇率因素,基金赎回与普通基金类似,到账快,且能参与二级市场买卖,流动性好于实物黄金。与黄金期货相比,黄金ETF无杠杆,投资风险低,准入门槛更低;与纸黄金相比,黄金ETF为基金产品,可通过赎回和二级市场买卖两种方式到账,兑付风险相对小。
目前国内有8只以黄金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安黄金ETF、国泰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博时黄金ETF等4只ETF产品。同花顺(300033)iFind系统显示,截至3月22日,这4只黄金ETF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都在10%以上,最高的博时黄金ETF业绩增幅高达11.14%。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在黄金ETF产品上的创新,也成了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博时黄金ETF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类份额投资渠道,分为场内、场外等份额,认购方式也有网上、网下、黄金合约等多种。
博时基金指数投资部王祥认为,虽然美元是影响金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黄金和美元也会出现同涨同跌的现象。今年以来,黄金金融属性暂时主导价格走向,风险资产遭遇一致性抛售,传统避险品种获得追捧,美债收益率创下新低,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这都表明全球进入避险模式。
"配置黄金品种的逻辑在于,黄金作为避险保值资产,既可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又具备向上空间,可谓攻守兼备。"国金证券分析师王聃聃认为,目前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资金正以更快速度涌入避险资产,黄金也在经历3年多的熊市之后重获市场青睐。
但是,今年年初率先打出"避险牌"的黄金投资,在风险资产普遍回暖的格局下也可能出现震荡走势。王祥认为,3月份以后,黄金市场的表现或由单边涨势改为震荡波动,中国大妈们应适当降低交易频率,保持更多耐心。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