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你真的会算吗?别被忽悠了
收益率是很多人在评价理财产品时最先关注的,大家总觉得“数字不会骗人吧”。但你有没有想过,即便都被称为收益率,最终带来的实际回报却是不同的。
比如单利与复利、年化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还有隐藏在产品中的起息日、到账日等等。细微的差异,也可能给你的投资带来不同的效果。
收益率=年化收益率?
“您好,我们是某某集团下属的理财公司,现在有一款收益率10%的产品正在发售,您有兴趣吗?”
“年化10%,这么高?”
“您好,这款产品的期限是3年,有良好的风控保障哦!”
“那到底是不是年化10%的收益率?”
“是3年到期后一共可以获得10%的收益。”
……
这样的理财产品你是否遇到过呢?表面看,10%的收益率还真是高,但仔细一听,原来是3年10%,这其中的差距可大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理财产品亮出的收益率就是年化收益率,其实不然,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将产品包装好看,会对其加以掩饰,投资者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年化收益率VS实际收益率
“这产品收益看着挺高的,怎么到期就这么点?”孙小姐前不久投了5万元购买了一款年化收益率9%的产品,本想着这样的收益率算是当前市场上高水平的了,可到期实际的收益才不到400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款产品是某家理财公司为了招揽新客特别推出的,产品的期限只有30天,而产品介绍中的9%是指年化收益率,并非实际收益率,所以最终,孙小姐的实际收益就与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那么,我们平日里该怎么计算实际收益率呢?
以孙小姐这款产品为例,实际收益=50000×9%×30÷360=375元,实际收益率=9%÷12×1,也就相当于375÷50000=0.75%。
正是受到产品期限短的影响,这款理财产品实际的回报并不高。这一点应该引起投资者重视。如果你对流动性的要求并不高,那么在选择产品时,除了要观察收益率外,更要注重产品的期限,1年期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与年化收益率是比较接近的,而越是短期的产品,实际收益率与年化收益率之间的差距会越大。
那么,是不是所有产品都用实际收益率来表达更清楚呢?未必。当你面对不同期限的产品时,最好把它们的实际收益率放在相同的维度上比较,也就是计算年化收益率后更清楚。
比如A产品30天,收益率0.75%;B产品6个月,收益率4%。乍一看,你很难判断两者谁的收益水平更高。这时候不妨将两者的年化收益率算出来。得到的结果是A的年化收益率为9%、B的年化收益率为8%。
如果理财市场正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你不用担心产品到期后找不到对接的高收益新品,又或是希望产品流动性更高,那么选A自然更合适些。
隐形因素影响收益
买理财产品,除了收益率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起息日”。大部分理财产品并不是即买即起息的,因为理财产品并不是存款,银行用理财资金去投资,获得收益后分配给客户,这个“代客理财”的过程前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过渡。所以,不同的产品也就有了不同的募集时间。
起息日的长短对收益率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举个例子,老张花5万元买了年化收益率4.5%的产品,老王同样花了5万元买了年化收益5%的产品,两个产品的期限都是35天。到期后,老张获得了收益215.75元(50000×4.5%×35÷365),老王获得了收益239.73元(50000×5%×35÷365)。可以看出,从收益额上看,老王要略胜一筹。那么,实际的收益水平真是这样吗?
假设老张的产品是在购买后一天起息的,也就是T+1;老王的产品是在购买后7天起息的,也就是T+7。对老张来说,他实际投资36天获得了215.75元;而对老王来说,他实际投资42天获得了239.73元。老张的年化收益率为215.75÷50000÷36×365=4.37%,而老王的年化收益率为239.73÷50000÷42×365=4.17%。
这样一算,原来看似精明的老王败给了“起息日”,最终还是老张更精明些。而且,从流动性角度考虑,老张这款产品占用的时间更短。
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大家别忘了关注产品的起息时间,同样收益率下,越是临近起息日的,实际回报水平会更高。
货币基金别只看7日年化收益率
与理财产品不同,货币基金在销售时,通常给出两个收益情况,一是7日年化收益率,二是每日万份收益。到底哪个更真实反映产品情况呢?
其实,两者最好结合来看。7日年化收益率所反映的是过去7天时间里,产品的平均收益情况,这期间,如果出现某一两天回报非常高的现象,那么7日年化收益率也会被拉高,显得很漂亮。而每日万份收益会每天变动,更贴近当下的收益情况。
在比较两只货币基金时,最好先看看7日年化收益,再看看过去一段时间里,有没有某些异常高企的每日万份收益。如果没有,说明产品的回报比较稳定,7日年化收益比较真实;如果有某几天的万份收益拔高,那么最好多关注产品过去一贯的表现,别被某些7日年化收益给忽悠了。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