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鸡生蛋的华为,能否靠汽车重振雄风?
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
报道,何谓借鸡生蛋?即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想吃或卖鸡蛋,却又没有鸡产蛋,借来几只鸡,让它为自己下蛋。
借鸡生蛋的行为虽然并不高尚,但有时却能解决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曾经国产手机的龙头——华为,也在万般无奈中,选择了这条道路。
“换壳”的华为
一家名为鼎桥通信的公司于近日推出了N8 Pro的新机,这款手机单看配置,亮点实在寥寥,只有一颗支持5G的麒麟985芯片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再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华为Nova 8 Pro吗,改了个名字就拿出来卖?
对比了一下两款手机的具体配置:均采用了6.72英寸曲面屏并支持120Hz刷新率和300Hz触控采样率,均搭载32MP的前置超广角镜头及16MP人像镜头,均后置64MP主摄,均内置4000mAh电池并支持66W超级快充,甚至于重量厚度都完全一致。
可以说这两款手机的区别仅限于后盖logo和内置系统而已,并且这款手机还在华为智选里上架,不难猜出其就是为了代替目前华为缺失的5G手机产品线。
那么这个鼎桥通信又是何方神圣呢?网上资料显示,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业务面向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邓飚则曾在华为任职22年,基本可以看作是华为旗下的子公司。
当然了,鼎桥通信不是第一家推出华为换壳机的公司。
今年6月,中国移动发布 NZONE S7 Pro;7月,中国电信推出天翼麦芒9;8月,中国联通推出了优畅享20/20 Plus,这几款手机虽然印上了新logo,但都能在华为产品线中找到对应的机型,还都上架了华为智选。
实际上,不光是Nova、畅享和麦芒这些中低端机型,华为甚至有意将自己的旗舰Mate系列同样交给其他公司来发售。
近日,另一款鼎桥通信手机被网友曝光,外观即为目前仍在销售的华为Mate 40,但后置Logo被更换为TD Tech,据称其将会支持5G网络,系统采用换皮的EMUI。
无奈的华为
不过,华为这一番借鸡生蛋行为,也是无奈之举。
在美国实施制裁后,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就一跌再跌,迄今仍然没有实现反弹,10月29日,华为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5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0.2%。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To C业务受到较大影响,To B业务表现稳定。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人才吸引,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我们有信心能够为客户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虽然华为没有详细披露三大业务部门的具体营收,但利润率较今年上半年有所提升。2021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9.8%。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369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对比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9.2 %。 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
2021年上半年营收暴跌,原因当然就是消费者业务,从2558亿元跌至1357亿元,同比下降47%,损失千亿级别的收入,即使是华为如此庞大的公司,也是一记非常沉重的打击。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平板和智慧屏等产品,其中曾经一度成为全球第二的手机业务当然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而当被断供芯片时,就几乎给该业务判了死刑。
2020年5月15日开始,美国开始了对华为的一系列制裁,从禁止华为使用美国企业的芯片设计软件,到2020年8月17日禁止含有美国技术的代工企业生产芯片提供给华为,再到2020年9月15日禁止拥有美国技术成分的芯片提供给华为。自此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正式开始,台积电、高通、三星、中芯国际等多家知名芯片企业被迫停止供应芯片给华为。
随后虽然美国商务部批准了一系列产品的许可,但是在5G和尖端半导体上却未松口,华为只能被迫推出4G旗舰机型以解燃眉之急,防止出现无机可卖的尴尬局面。
借鸡生蛋虽然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事情,但在华为只能推出4G手机的现实情况中,或许找运营商和关系紧密的公司做换壳5G手机才是最为理智的选择,减少消费者业务亏损,以图日后卷土重来,相信华为一部分员工正是抱着这种想法。
卖车的华为
没有了芯片,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犹如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华为必须再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而在2021年,最大的风口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蔚来、小鹏和理想早已入局并初具规模,而苹果、小米和OPPO也开始进行调研准备,如果没有足够大的蛋糕,当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华为最终也选择了这条路。
但和上述其他厂商不同的是,华为三番五次强调自己不造车,而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表示,目前华为和车企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Huawei Inside模式,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三家车企进行战略合作,代表了应用了华为的全站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是富有创新和开放性的合作模式;另一种合作模式是传统零部件的供应商模式,华为提供高品质的零部件,服务好车企的客户和伙伴。
今年4月,华为在上海举行智慧出行华为智选品鉴会,宣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入驻华为旗舰店,通过华为全国的零售渠道网络进行销售。而在此前开启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与赛力斯品牌刚刚推出了首个华为智选生态汽车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通过华为自身流量推动,赛力斯官方在上海车展过后,很快宣布了华为智选SF5“两天订单破三千”、“一周订单突破6000台”的成绩,而背后的小康股份股价更是1个月内暴涨近130%,市值激增485亿元。
不难看出,华为就是希望通过卖车业务来弥补手机业务上的损失,且其野心颇大,要通过改造原有线下门店来卖车,有媒体爆料称,华为计划7月底前在200家体验店卖车,年底拓展到1000家以上,余承东甚至在公司内部定下了明年销售30万台的目标,在与赛力斯合作时,还期望通过华为渠道销售500万辆赛力斯汽车。
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9月份,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月均销量在628辆左右。
这不光远没有满足华为本身的期望,也与此前的宣传订单数量有较大出入,今年能否卖出5000辆都要打一个问号,赛力斯官方宣称是定制化生产拖了后腿,但实际上,一方面工厂产能难以支撑大量订单,另一方面是华为光环未必对一辆硬件缺少亮点的汽车有什么奇效。
曾经信心满满的华为当然坐不住了,国内媒体10月报道称,华为智选近日将推出第二款与赛力斯合作的新车,新车定名“傲图”,这款车型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营销、售卖都是由华为一手包办,由华为完全主导。
知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相当于华为买断了这款车型,金康赛力斯只负责代工生产,华为希望能通过一款车型的成功打样,吸引更多的车企进入华为的汽车生态里,简而言之,华为虽然强调不造车,但贴牌生产并不算违背承诺。
本质上,华为又搞起了如今手机业务中借鸡生蛋的操作,这辆所谓的傲图,和真正华为汽车的区别仅仅是一个Logo而已,金康赛力斯实质上沦为了一家贴牌生产的代工厂。
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分析师大会上表示:“中国每年3000万台车,未来会更多,即便只做中国市场,每年从每台车上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也足够了。”
按国内媒体曝光的分成比例来看,华为可以获得单辆汽车销售额的10%左右,以售价24.68万的赛力斯四驱版SF5为例,每销售一台,华为可以分到2.4万元,如果华为按照此前目标一年销售30万台,那么就能获得72亿元左右的收入。
上文中曾提到,因手机业务遭遇断供问题,消费者业务陡然下跌千亿,这72亿元对于弥补损失来讲也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今年赛力斯SF5的单月销量最高不过千余辆,即使未来北汽、长安、广汽都陆续开始交付华为智选汽车,但在目前已经成为有成为红海之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销量恐怕也并不乐观。
实际上,华为为了获取较大话语权,目前合作的汽车厂商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第一辆华为汽车”极狐阿尔法S搭载了华为智能网联汽车全套核心部件,5-8月销量分别仅有123辆、179辆、491辆、178辆,而背后的北汽蓝谷在今年1-7月累计生产汽车2507辆,同比下滑73.81%,累计销售汽车10450辆,同比下滑37.46%,而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迄今为止还未正式交付。
与其说是强强联合,倒不如说是病急乱投医,想要抓住华为这根救命稻草。
只可惜,华为也没有那么神,只支持4G的P50系列不复过往迅速破百万销量的辉煌,而持续的曝光和流量,并不能把这些本就平庸的汽车变得更加优秀。
借鸡生蛋,本为权宜之计,势不能长久,华为还需要另寻出路。
(holly)
,久久点播,北京健身房设7天冷静期,方子传 完整版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2746.html- 标签:,谢娜的个人资料,微软太空望眼镜,惠普新logo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
借鸡生蛋的华为,能否靠汽车重振雄风?
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 报道,何谓借鸡生蛋?即借助别人的…
-
直击股东大会 | 太极实业:十一科技屡获订单背后,谁是未来增长点推手
#直击股东大会# 11月12日,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667,证券简称:太极实业)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
- 直击股东大会|深天马:TM18正处于设备搬入阶段 预计柔性AMOLED明年底量产
- 华尔街日报:成熟工艺芯片在全球芯片短缺中受伤最深
- 北交所: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
- 飞凯材料:公司负性光刻胶于Q3投入市场 或通过合作方式切入ArF/KrF等市场
- 兆易创新:明年市场对MCU需求仍会比较旺盛 需求包括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