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下半场:格局重塑,“围城”难解
怪兽充电赴美上市、小电科技赴港递交上市申请材料、街电与搜电合并,2021年,作为“共享经济”下的细分赛道,共享充电的头部企业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关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也频上热搜,“充电又贵又慢”、“易借难还”等讨论越来越多。
当竞争进入下半场,涨价之声迭起背后,高成本和盈利难也在“围困”行业。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电科技正在面临剧烈的人事动荡,预计裁员总数在2000人左右,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0%,波及运营、KA、产品等多个部门。
对此,小电科技对媒体回应称,公司不仅没有裁员,还在业务形态上有了新的升级。并表示,小电科技今年的业务定位是发展“直营+代理”模式,为此对公司组织架构和岗位进行了调整优化。另外,公司技术、产品、供应链等岗位仍在大量招聘。
曾经风光的共享充电宝市场正在进行调整,市场格局也在历经“三电一兽”和“四电一团一兽”格局后再次重塑,逐渐向“小竹兽”格局转变。
2020年至2021年间的共享充电宝领域,企业动作频频:怪兽充电上市,街电与搜电正式合并,美团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市场格局出现新的调整,集中度不断提高。
据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已历经“三电一兽”和“四电一团一兽”格局,正逐渐向“小竹兽”格局转变。
报告称,从商户点位角度而言,2021上半年前三排名为竹芒科技、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其中,截至2021年9月30日,怪兽充电的服务覆盖82.0万个点位,在线共享充电宝数为580万。截至 2020 年底,小电科技覆盖全国 1700 多个县市,铺设了71.52 万个点位,投放共享充电宝超过 600 万个。同期,竹芒科技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充电宝在线商铺点位合计突破百万。
然而,大规模铺设点位背后,也意味着高额的运营成本,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更是直接导致一些入驻门店坐地起价。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宝的扩张对商家的依赖比较大,给商家的进场费占其运营成本的大头,这几年行业竞争加剧,入驻商家的进场费比例不断上涨。”
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显示,在直营模式下,包括入场费和佣金在内的费用支出大约占其充电设备收入的50%-70%。其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该季度的销售与市场费用高达8.14亿元,占当季营收的比例87.53%,同比增长23.8%,这源于促进网络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增加,POI(点位)覆盖率扩大和人员相关开支的增加而导致。
小电科技招股书显示,小电科技的激励费从2018年的1.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13亿元。分成费率从24.2%增长至38.2%,而进场费率则从1%增长至16.3%。
因此,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在在成本和盈利中辗转,寻求突破。
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和运营成本增加,2021年,共享充电宝纷纷被爆“悄悄”涨价,此举也引起市场热议。
据悉,2020年至2021年间,市面上的常见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为3元-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极端情况下,在一些景区、车站、酒吧,共享充电宝的费用能达到10元/小时,一天的封顶价格最高甚至达到了99元。
面对涨价“讨伐”, 相关企业回应称,一来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涨价增加运营成本。可见,涨价一度成为企业解决成本难题的首选。
共享充电宝涨价策略也遭遇监管部门约谈。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企业参加,会议指出了“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要求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同年8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在消费者的吐槽和行业监管之下,涨价这条路也并没有让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日子变好。作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怪兽充电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营收为人民币9.3亿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仅0.6%,且第三季度其营业净亏损达到7940万元。小电科技招股书则显示,2020年其营业收入为19.11亿元,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在价格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涨价并未解决企业们的亏损难题。
面对营收结构严重失衡,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开始尝试抛弃笨重的直营“负担”,探索代理模式的布局,在各地招收代理商,以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显示,与直营模式相比,代理模式的投资回报期和现金流表现更具优势。 后疫情时代下,小玩家因资金问题逐渐被清退,共享充电宝业务逐渐下沉,一二线城市存量市场精细化运营,三四线城市增量市场采用代理模式加速业务下沉,成为主要玩家的重要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电科技对其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回应中提到,今年小电科技将主打“直营+代理”的整体业务策略,持续稳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以及更好地为合作伙伴提供赋能服务。
事实上,在2021年上半年之前,小电科技一直是直营模式为主,2021年7月起,小电科技开始重点开展代理模式。
2021年四月,街电与搜电完成合并后更名“竹芒科技”, 竹芒科技凭借“直营+代理”的创新直代模式快速融合、实现规模化扩张,达成百万在线商铺点位的成就。
竹芒科技COO伍艳华曾表示,“大城市适合做直营,管理成本更低,市场对品牌的要求也会更高。而代理模式在下沉的城市和场景会更加适合,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此外,怪兽充电则通过“直营+代理”模式推动业务下沉;美团也收缩直营,转为代理模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渗透。
共享充电宝的下半场,靠代理模式轻装上阵能否突围还不得而知,有业内人士认为,或许除了“减负”之外,考虑精细化运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是重要的布局战略之一。
,这个王爷我要了,彩虹心石,分手吧我们分手吧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27825.html- 标签:,梁羽生武侠小说全集,傅熹年,668看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
共享充电宝下半场:格局重塑,“围城”难解
怪兽充电赴美上市、小电科技赴港递交上市申请材料、街电与搜电合并,2021年,作为“共享经济”下的细分赛道,共享充电的头部企…
-
单核性能比Intel版Mac Pro强56%!苹果M1 Ultra芯片跑分成绩公开
今天凌晨的春节发布会结束后,苹果M1 Ultra芯片的基准测试结果便在Geekbench上进行了公开,该芯片在数据上几乎“碾压”了采…
- NVIDIA要做“硬盘”了!收购以色列存储企业Excelero
- NVIDIA要做“硬盘”了!收购以色列存储企业Excelero
- 7家互联网大厂在这个领域疯狂布局:百度,我还能打
- 哈啰出行申请注册“哈罗摩托”、“哈啰摩托”系列商标
- 哈啰出行申请注册“哈罗摩托”、“哈啰摩托”系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