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论司马迁精神
全文共7798字 | 阅读需15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司马迁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对后世有着巨大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
什么是司马迁精神,或《史记》精神?一言以蔽之:礼义一统!贯穿司马迁《史记》始终的是,反映礼义,赞颂礼义,树立礼义,建设礼义一统的国家。这是司马迁毕其一生探究、尽其一书追求的理想。为实现此理想,司马迁及其《史记》表现出这样的精神素养: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理性并辩证,尚古更崇实。
1
铁肩担道义的致世信仰
史家传统的呼唤和时代精神的感召,使得司马迁坚持修撰《史记》,以铮铮铁肩担当历史与现实高度统一的伟大道义。这是司马迁精神首先且重要点所在,反映了司马迁《史记》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圣应有的崇高致世信仰。
司马迁
司马迁“铁肩”何来?要担当什么“道义”?答案是:继承祖业,修史为国家百姓,这是史家传统赋予他的神圣使命与切实责任!不仅要对先秦时期史学做系统总结,更要为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寻求对策。
司马迁撰写《史记》,为的是承担重大的道义,再现历史进程,总结历史成败兴盛的经验教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给出礼义一统的国家学说。这也是司马迁作为史家生命价值的体现。
礼义一统,是司马迁的崇高理想,是司马迁精神的核心。礼义一统学说,是司马迁对董仲舒思想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他摒弃了董仲舒的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唯心倾向,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提出礼义一统的国家学说,同时提出了建立巩固礼义一统国家的策略。
司马迁认为,礼义就是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是人和社会追求的目标;礼义一统,就是国家统一稳定,民族融合团结,社会运行有序,政治、经济、文化进步发展,国家持续走向富强文明。礼义是一统的核心。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西汉社会政治生活中,恢复建立起礼义得以施行和遵守的机制和秩序:国家有仁德的君王以及遵守礼义、忠诚能干的大臣和将领,施之以仁义政治;礼义得到广泛深入的施行和遵守,成为国家管理机制的运行规范,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以至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品格修养,体现在集体和个体的行为中。这样的礼义一统,方能取得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防无事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这是司马迁所期冀的社会。
司马迁的礼义一统思想,从渊源上讲,远承孔子,近接《公羊》,既是对董仲舒观点的汲取与发展,又是对所处的西汉现实的认识和对汉以前中国历史的考量和分析。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谴责了诸王叛乱的行径,反映了礼义一统思想。司马迁的礼义一统思想,还包含着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思想,具体表现为民族一统思想,主要包括民族等列思想、中国境内各民族皆炎黄子孙等。
司马迁推崇礼义,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在他心目中,“《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司马迁领会了《春秋》明辨帝王治国的准则和规律,区别是非好恶,揭示历史教训,使社会走上治理之路。“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很明显,礼义是关系社会伦理道德、臣僚生死、君王去留以至政权存亡的关键。司马迁在分析《春秋》旨义的同时,深刻阐明礼义的重要性。他将《礼书》列至《八书》的第一位,开篇即以“洋洋美德”对礼大加称赞。“礼者,人道之极也。”说明礼对“人道”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是司马迁《史记》要揭示礼义一统是治国之本。在《酷吏列传》开篇,司马迁遵引孔子“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古训,提出“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的观点,阐述礼义较之法制必须率先而深入施行的重要性,礼义政策是基本的经常性措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化作用,是治本之举。而施行法治,只是一定情况下才能运用的手段,是辅助之策,只能治标。
司马迁坚持倡导在全社会树立礼义一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按照司马迁的观点,“礼”为奠定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和社会典章制度的重要基石,“仁”的观念促使统治者推行宽和慈厚的政策措施,并敦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和国家统一。首先而重要的是要广泛深入地实行以仁为本的礼义。司马迁通过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对比,既阐明了“仁”是达到礼义一统的内质要素,“仁”是国家兴旺发达、百姓幸福的根本,并且力图倡导构建理想的礼义一统的社会政治模式:国家有一个像汉文帝这样仁德的君王,在国君周围有一批忠诚的大臣,遵循和履行礼治,工商业生产自由发展,国家不穷兵黩武,民众的劳役赋税负担合理,和睦和谐,幸福安康。
司马迁礼义一统的社会政治思想,具有鲜明、浓厚的时代特色:顺应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进而走向强盛的进程,强烈地表述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天下富裕、百姓幸福的愿望。具体地说,认为国家是整个阶级的国家,而不是帝王个人的私物,集中阶级中一切优秀人才的智慧为国家强盛尽力,反对帝王专断;一定程度地同情官吏的艰难、民众的疾苦,肯定社会成员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利益采取的必要行动。这表现出,司马迁既要求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长治久安的愿望,又表述出他对官吏作为、民众生活的体贴关爱,他希望治理者和生存者能够很好地协调统一,以保持礼义一统国家社会的安定。这是大史学家观察处理事物的眼光,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
司马迁梳理考察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与兴衰成败,提出了建立和巩固礼义一统国家的策略,积极为西汉王朝探讨治国良策,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事实上他强调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融合,提倡以德治国,主张简政省刑,主张举贤任能,赞成适应时势进行变革,肯定正义战争等一系列建立和维护礼义一统社会的观点,对皇权统治者关注皇亲国戚以外的群体、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政治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2
妙笔著文章的处事作为
崇高的信仰使得司马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立德、立言理想,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继续以如椽之笔写作《史记》,用如神之笔写出绝妙篇章,书谏当代,启迪后世,表现自己礼义一统的国家学说。“妙笔著文章”是司马迁实现礼义一统社会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司马迁作为文人的处事作为。
《史记》首创五体纪传通史体例,记载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气势恢宏,博大精深。
《史记》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宗旨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是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就是人,天就是天,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探索历史发展、国家治乱盛衰的变化及其规律。“成一家之言”,就是要写出一部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阐明自己礼义一统的国家学说。《史记》五体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历史,又互相补充,组成完整、立体、宏阔、严密的有机整体,这种相互协调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通天人,贯通古今,反映了社会生活长卷总貌,显示出司马迁作为文史大家的卓越智慧和创新能力。
以人为主的史学叙事模式,是司马迁妙笔著文章的又一表现。历代的帝王将相、大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刺客、游侠、隐士、商贾、卜者、俳优、女性等,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涌现在司马迁的笔端,古今人物、大小事件、社会万象,构成一幅鲜活生动、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人生百态,仁善友爱为上。《史记》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歌颂光明,赞扬真善美,阐明礼义一统国家学说之内涵,极大地扩大所记载的人物类型。司马迁为人物立传,重在人物的社会作用与贡献。《五帝本纪》赞扬五帝宽厚爱民、举贤惩凶、教化天下、协和万邦的美德。《伯夷列传》为《史记》七十列传之首,开宗明义地高扬至善、至美、至刚的人性美,充满阳刚之气,崇高与悲壮俱在。《管晏列传》以对照笔法颂扬晏子知人荐贤的美德,展示仁善友爱的宗旨。更为难得的是为匹夫且犯上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立《刺客列传》,歌颂正义、侠气、豪迈、不畏强暴、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司马迁还记载众多女性的事迹,其中登场的女性人物多达400以上,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的有吕后、漂母、王陵的母亲、卓文君等。司马迁为下层人物立传,这是一种大胆的做法,充分体现出进步的思想观点和非凡的史学观念。司马迁通过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批判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背离礼义、损害仁德的丑恶行径,体现自己对美好政治、崇高形象的向往与憧憬。
《史记》人物传记具有极高的叙事艺术,这是《史记》妙笔著文章的第三个成就。通过特异性故事情节和场面的描写,凸显历史人物的传奇风采。《越王勾践世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情节,凸显勾践苦心励志、发愤图强的精神风貌;《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胯下之辱、乞食漂母等情节,展示少年韩信能屈能伸、知恩必报、胸怀大志的大丈夫气魄;《留侯世家》中张良遇黄石公、借箸发难、商山四皓等情节,传奇而多姿;《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惊险曲折,剑拔弩张,引人入胜。《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画面,险象环生,惊心动魄。通过立体化写人记事的方法,全方位再现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特别表现仁善友爱为上的思想。《史记》叙写众多的历史人物,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人物具有丰富性、复杂性。
《史记》人物血肉丰满,具有多面性格特征,是历史人物,也是艺术典型,体现了人生百态、人性万象。
司马迁写人叙事,富有感染力,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笔端有感情、字间涌激情,时而凄绝哀婉,时而奔放恣肆,《史记》令人荡气回肠、如痴如醉。“《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整部《史记》是一首爱的颂歌,恨的诅曲,司马迁用整个生命谱写的一篇饱含着全部血泪的悲愤诗。”《史记》各篇传记,抒发感情的形式丰富多彩,有的通篇借古抒情,有的夹叙夹议,有的引入精美的诗歌谚语,有的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论赞。无论作者采用何种方式抒情,都渗透着对社会的关注,对礼义一统国家学说的思考构建与向往期冀。
《史记》最能鲜明、集中表达司马迁激情的是议论。《史记》议论通常有三种形式:篇前序论、篇末论赞(即“太史公曰”)、篇中夹叙夹议。据笔者统计,《史记》全书有序论的篇目有23篇,论赞的篇目有106篇,夹叙夹议的篇目有7篇。这些议论和主体部分的叙事、抒情完美结合,使作者的激情得以挥洒,人生理想得以表达。序论,宣泄激情,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论赞,深化褒扬或批评的主题。援引诗词谣谚表达激情,是《史记》抒情的又一途径。司马迁大量引用诗歌、谚语、歌谣,既为《史记》增添了诗的韵味,也传达出作者的爱憎激情,突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的向往。言亡不言、不言而言,是司马迁叙事抒情的又一“史笔之妙”。顾炎武《日知录》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马迁善于把情感和观点蕴含在关于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中。《吕太后本纪》真实记载吕后对戚夫人的残害:“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看似客观叙事,字里行间却涌动着对吕后惨绝人寰、阴险毒辣行径的强烈愤慨之情,从相反角度呼唤礼义、仁德。
3
理性并辩证的哲人思维特质
“理性并辩证”,概括的是司马迁《史记》认识分析事物的思维特征与方法。一部《史记》,凝聚着司马迁的旷世智慧,也反映了司马迁的哲人思维。司马迁开创以写人物事件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忠于史实,传承古代思想文化的理性精神和“有对”之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放眼历史长河,冷静、客观地认识分析相关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背景、原因、经过及其作用、经验教训,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记载了历史,更表现了有史以来的中华人文精神,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家哲人的思维特质。
纪传体通史充分体现司马迁《史记》的整体、系统思维特征。司马迁《史记》对其记事规模、体裁、体例、结构、选材、篇章立意等方面进行了睿智把握。《史记》以前的史书,体例或为国别体,或为编年体。内容或以记言为主,或以记事为主。这些体裁、体例在记载人物活动或记载事件上都存在一定局限。司马迁创立的《史记》纪传体,则能使作者笔下的人物活动和事件记叙在时间上相互联系、空间上大大扩展,作者可以从容不迫地写人物在不同时空的一系列事件和细节;可以通过多个侧面来写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可以使不同时空人物相对集中,使事件情节更加紧凑。这样,使《史记》在通过人物事件来再现历史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
重视史实和人物的历史作用的修史理念,展现了司马迁《史记》的理性思维特征。作为一部通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上下三千年历史的撰述并不是平均用力或随心所欲的,他有着明确重视史实和人物历史作用的修史理念。就是说,以史实与人物的时代价值为写作逻辑,有重点地叙述、探讨做人(各类人)楷模与治国良策,昭示当代及后世。司马迁《史记》理性关注历史变革中的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史记》中司马迁特别关注的历史时期有,黄帝统一中原、夏末商初、商末周初、秦末汉初等。《史记》对这些时期着墨集中,篇目较多,篇幅较长,记载人物最多。历史变革中的关键人物,在《史记》中显得鲜活而深刻。从繁杂的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历史人物中,司马迁发现陈涉、项羽和刘邦这三个关键人物的特殊事迹和作用,以此来反映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变迁的脉搏。汉朝建立后,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刘邦清除异姓王的政治行为。司马迁对此则选择了在刘邦清除异姓王中受害最深的典型人物韩信、彭越等进行反映。司马迁选择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事迹和遭遇来形象地再现社会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经验教训。
汉高祖刘邦
司马迁《史记》理性客观反映历史真实,表现出我国古代所推崇的史官精神——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的良史传统。司马迁《史记》秉笔实录,客观反映,不以个人好恶曲解历史。更为难得的是,理性客观地以犀利之笔,揭露统治者的阴暗面,鞭挞统治者的种种丑恶,在封建时代乃至人类历史中也是难能可贵的。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但敢于揭露历史上许多暴君如桀、纣、周厉王、秦始皇等的暴政暴行,而且敢于直接抨击当朝的开国之君刘邦。对他善于用人、善纳善谋、坚毅不拔的创业精神予以肯定与褒扬,同时也无情揭露他的奸诈、自私、无赖作风。司马迁秉笔直书,如实记载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本朝历史,从而使《史记》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辩证分析、综合百家学说构建新的思想体系,是司马迁思维品质的又一大特征。司马迁钦佩和传承父亲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观点。其文称司马谈所推崇的道家,是综合吸收了各家之长的新思想,“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里体现了司马迁力求综合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到思想的观点。
朴素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模式,是司马迁《史记》思维特质的第四个表现。司马迁继承先秦“有对”之学精华,《史记》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芒。他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常常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辩证把握思考分析,如汉灭秦后,汉初学者多站在汉朝的立场上,宣扬汉代皇权的天授和秦朝灭亡的必然性,而对秦之功劳则不能进行客观评价。司马迁在揭示“秦取天下多暴”“烧天下诗书”残暴导致迅速灭亡的一面,又肯定秦在统一天下方面的成功与地位,指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对于西汉当代社会记述,一方面写出了汉武帝时期国力之雄厚,另一方面揭示其暗藏的危机。如汉武帝时期物质财富大量增加,刺激了奢侈风气的蔓延,国家的富实使得朝廷的欲望空前膨胀,连年向东瓯、两越、西南夷、匈奴开拓征战,又使国力消耗,财库空虚。在人物评价方面,一分为二,褒贬同在。如司马迁肯定项羽的历史贡献,认为“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同时又明确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严重缺点。又如,司马迁以远见卓识给陈涉以一定的历史地位,将其事迹列为世家,赞颂由他发难而推翻秦朝的壮举和历史地位。同时,又没有忽略他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等缺点。
4
尚古更崇实的人文风范
司马迁《史记》严肃严谨对待历史、以历史的经验教训警世醒世,唤醒人们的切实追求,表现了司马迁作为学者的“尚古更崇实”的人文风范。
司马迁以“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作为人生奋斗追求的目标,具有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美德,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社会使命担当精神。在朝中任职,司马迁“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遭遇李陵之祸后,司马迁“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但进取有为之心未灭更强,更加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大作。他崇尚古之非凡,更期冀今后卓越,究以往奥妙,旨在寄厚望于今世与未来。
司马迁崇尚古代明君,向往和歌颂盛世。在《报任安书》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这些“倜傥非常之人”是司马迁由衷钦佩的,其包括哲人、贤君、良臣、君子等各类在社会中有所作为的人。因此说,崇尚古代哲人、贤臣、君子是司马迁文人风范的又一特征。
在古代哲人里,司马迁首推孔子。在《史记》一百三十篇里,他为孔子立有《孔子世家》,另有《仲尼弟子列传》专门记载孔子言行和思想,还在其他篇章里经常写到孔子,经常引用孔子话语评价人物和事件。而在臣子里,司马迁最为赞赏的是那些尽人臣之职,尽力扶助君主,积极有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如春秋时的晏子节俭,而夷吾奢侈,但他们辅佐君主以霸以治,皆受到司马迁的赞扬。而对于那些不尽人臣职责,阿谀奉承陷君主于不仁不义、身败名裂甚至国破家亡境地的臣子,司马迁则予以尖锐批评。司马迁的崇实精神是其人文风范的第四个特征。司马迁并不是一味地向往欣赏古代,独自活在自己的理想王国里,而是具有强烈的崇实精神,尚古是为崇实服务的,崇实才是终极目标和关键所在。司马迁记载古今历史,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借古鉴今,“述往事,思来者”,“俟后世圣人君子”,以为现实社会服务。司马迁分析问题常常能把握事情发生的大背景,注意从现实出发。古代盛世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人们对盛世的理解,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标准。
孔子
如“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如此的小国寡民社会已经不能满足后代百姓对社会生活的要求。司马迁又云:“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这种把事件和人物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论的方法是具有科学意义的,是具有唯物辩证思想的,有利于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正确评价。
司马迁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对后世有着巨大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
作者为:丁德科、马雅琴、梁建邦。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06期,原文摘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 1 期,原文约 26000 字)
本文经《新华文摘》独家授权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