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为啥不怕热?看完不许哭……
“枯藤老树昏鸦,
空调WiFi西瓜
懒人同款沙发,夕阳西下,
我就往那一趴。”
感觉夏天就应该这样过……
可是我们小时候,
顶着大太阳奔跑,
一撒欢儿就是一天,
为啥从来不怕热?
0 1
我们小时候,没有电冰箱,也没有高级冰激凌。
可那时候的夏天,却从不缺清甜的滋味儿。
小时候的夏天,是从几分钱一支的冰棍儿开始的。
除了上街赶集时能买到冰棍,
在家里也能遇到卖冰棍的人来。
他们往往骑着二八自行车,
车后带着一个泡沫制成的降温盒,
里面装着一个个裹着花纸衣的冰棍。
那时候井水很甜,很凉,
能当天然的冰箱用。西瓜放到铁桶里,
把桶放到井水里冰着。
冰个把小时后,
把西瓜从井里捞出来,
咔嚓切开,咬一口,口齿清甜,
再高级的冰激凌也替代不了。
多年后才明白,
世界上最甜的滋味,
莫过于儿时傍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西瓜。
0 2
我们小时候,
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游戏机。
可露天电影曾带给我们的兴奋与痴迷,
却是现在孩子想象不到的。
每当放露天电影的时候,
村上的热闹与喜庆程度,
几乎赶上了过年。
早早吃罢晚饭,
大人们就牵着孩子们的手,
搬着小板凳,
去村头空地的电影幕前等候。
直到放映机把荧幕照亮,
一双双小手好奇地随着发电机的光亮在荧幕上舞动,
电影就快开始了。
《葫芦娃》
《黑猫警长》《小兵张嗄》
是那时候常看的影片。
电影结束后,
往往吵闹着要来看电影的孩子们,
已趴在大人怀里或后背睡着了。
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年代,
眼睛是明亮的,快乐是自然的。
0 3
我们小时候,
没有暑假班,也没有各种特长班。
可我们会的东西一点不比现在的孩子少,
上树下河,粘知了摸鱼……没心没肺,无忧无虑。
那时候,房前房后都是树。
孩子们在树荫下的碾盘上,
写作业,玩泥巴,抓石子,打纸牌。
大人们在树荫下做农具,纳鞋底……
村口的树荫凉,
往往还是村里的饭场。
吃饭时,各家的大人孩子都端着饭碗,
或蹲或站地齐聚树荫下。
那时候,放了假,
除了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儿。
天不亮就起床了,
天黑了还在场里地里、
河里沟里、风里水里玩儿。
打水仗,捉知了,
逮泥鳅,玩泥巴,捉迷藏......
那时的我们,
真是见风就长。
0 4
我们小时候,
没有花露水,也没有热水器。
那时候,一天的太阳暴晒,
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热水,
傍晚冲个凉正好。
有时候直接
一盆水从头浇下,整个透心凉。
洗完澡擦干水,
还会擦上一层薄薄的爽身粉,
免得长痱子。
花露水,电蚊香,
对那个年代来说,是陌生的。
被蚊虫叮咬了,就涂抹一点清凉油,
钻心的凉,透心的舒服。
那时候,
每次被蚊子咬了个大包,
总会在上面掐个十字,
当时真的觉得不那么痒了。
0 5
我们小时候,
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不是家家都有。
而记忆深处的那把蒲扇,
却是任何电器也无法替代的清凉。
在场院里,
在树荫下,在房顶上,
在蚊帐中,我们倒头睡着后,
妈妈会摇着大蒲扇为我们扇扇子,驱蚊子。
往往是,
睡一觉醒来后,
妈妈还在摇着蒲扇,
不停地扇啊,扇啊......
空调的风太凉,电扇的风太猛,
只有妈妈的蒲扇扇出的风,
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
至今,
仍晃动在记忆深处。
就像她的爱一样,永不消散。
时光一去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给更多小伙伴们看看
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儿时的夏天,
你还记得么?
来源 |综合河北日报、河北共青团
- 标签:康康舞曲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