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4个常见误区
01
误区1 运动量越大越好
有的人为了达到健身目的,增大运动量,每次运动都使自己大汗淋漓,身心疲惫,认为这样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运动量又称为生理负担量,由于性别、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每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量各不相同。 只有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可从运动后客观的身体反应来评定。
超强度运动,使心跳和呼吸显著加快,耗氧量增加,代谢产物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了心脏负担,容易引起心脏缺血,并诱发猝死;另一方面运动器官如肌肉、韧带、关节容易受损,加速了机体衰老。
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做到适度运动为好。
02
误区2 每天锻炼绝对必要
有人认为,要达到锻炼效果就必须坚持天天锻炼,一天不锻炼,以前的锻炼效果就丧失殆尽。
其实,这种观点不正确。
锻炼频率主要根据锻炼者的目的、年龄、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而定。对于一个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每天运动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中老年人,活动量小,每日运动是可以的。
但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人来说,隔日锻炼一次就可以了,以每周锻炼3~4次为宜。这是因为上次锻炼引起的身体疲劳还未恢复就进入下次锻炼,容易引起慢性疲劳。
一般的活动量,经过短暂休息即可恢复,若每次运动量大,恢复时间就将延长,一般1天内得到恢复,最多也不超过2~3天。所以,锻炼间隔以不超过3天为宜,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
03
误区3 家务劳动可以代替健身锻炼
家务劳动比较琐碎,也比较累,所以有的人说,做家务劳动也就相当于锻炼身体了,没必要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
其实,家务劳动活动量小,身体活动部位受到局限,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前面我们已提到,人的活动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起到健身作用,也就是说, 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才能收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有人对家庭主妇从事家务劳动时的脉搏进行了调查,做饭时脉搏为72
- 标签:讲东讲西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