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立医院打破“铁饭碗” 新入职医生不再有编制
中国经济网深圳8月1日讯(记者 吴佳佳 杨阳腾) 记者从深圳市卫计委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医改,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新建市属医院编制,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全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现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新入职医生则不再有编制。
“与财政按编制‘人头’数核定划拨经费不同,深圳市按人定补的财政投入方式转变为按事定补,根据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数量、手术难度、病床周转率、转诊量、科研水平、满意度及行政岗位与医疗医护岗位比等指标核定补助经费,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介绍,深圳市引进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来深圳运营管理医院,以此推进公立医院所有权和运营权分开改革。交付时在协议中明确要实行怎样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特别是取消编制和行政级别。
这其中,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国内首家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公立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权归属深圳市政府,由香港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管理,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人事和分配制度上,取消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全员聘用,并在政府核定的工资总额内,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薪酬标准等。值得一提的是,港大医院的薪酬制度着重体现了医生的劳务价值和技术价值,医生的年薪起点是40万元,最高的顾问医生年薪将近100万元。
“这种以岗定薪的薪酬体系以医生的实力和贡献为本,能激励医生努力提高医术,为病人看好病,一切以病人为本。”港大深圳医院一位医生表示,由于医院实行岗位薪酬制度,医生的收入仅仅与诊疗质量和岗位级别有关,而与看病数量、开药多少、检查多少脱钩,有效地杜绝了过度医疗。
据介绍,去编制化主要是去除编制对政府财政投入、医务人员待遇提升的枷锁。因为过去财政补助是跟编制挂钩,编制不增加,财政投入不增加;临聘人员不入编,医务人员待遇无法保障。罗乐宣表示,现有一些跟编制挂钩政策要逐步调整。去编制以后,首先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特别是离退休待遇。在新建的市属公立医院取消了编制,但新增了职业年金,通过年金机制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