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健康

健康险“挂钩”走步数如何走下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11-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如今,健康险和走步数挂钩已经不是新鲜事,可穿戴设备和商业保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健康险挂钩走步数究竟该如何走下去成为保险业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在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福2017”计划书中看到“健行福”挂钩走步数。按照计划书内容,投保前两年,被保险人走步保障会增加。被保险人通过指定计步平台,至少600天每天不少于1万步,那么从第3年开始,额外增加10%的保障。以一个80类重疾的重疾保额20万元的保障计划为例,如果做到以上要求,从第3年开始,其重疾保额会增加2万元,20类轻度重疾的保障增加4000元。

  众安保险推出的“步步保”号称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用户的运动步数可以抵扣保费。“步步保”通过与小米运动、乐动力APP中开设入口,用户投保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运动情况以及预期目标,推荐不同保额档位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用户历史平均步数越多,推荐保额就越高。比如每天1万步,推荐保额就是15万元。保单生效后,用户每天运动的步数越多,下个月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低。

  早在2014年,与走步数挂钩的健康保险产品就出现在市场上。阳光保险集团与耀华公司联合研发了“阳光星运动健康管理计划”,客户一年运动累计超200天,可免费享受高额重疾险保障。以25岁男性为例,一次性缴纳88元之后,他一年内每天可得到的保障是10万元重大疾病保障。他每天运动,一年内实现了200天的有效运动(每天达到星运动软件3颗星,并其中一次运动持续20分钟以上),一年后可获得88元健康励津贴。

  相关产品越来越多,这无疑说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背后数据分析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对保险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一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一临着难以盈利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广大用户对健康险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是盈利难以实现,致使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非常谨慎。

  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而言,无法时时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无法与医院实现联网系统对接,从而导致健康险难以做到精准定价,赔付成本亦居高不下。多年来,涉足健康险领域的保险公司,一直在为盈利目标而挣扎徘徊。

  因此,保险公司在不断尝试通过“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嵌入模式,达到提升产品吸引力和降低医疗成本的双重目的。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电子病历的发展,全方位、全天候地人体生理指标和行为模式得以实现,这为健康险精确化定价和保险深度介入健康管理提供了途径。

  一位保险界人士分析,提供差异化的方案,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增加与客户更频繁且深入的互动,加强客户关系;提升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降低赔付率;开发更精准的定价模型,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这些是保险想通过联姻可穿戴设备达到的目标。

  据悉,国际上这方面做得比较早的是美国的健康保险公司巨头安泰保险。该公司用移动穿戴设备监测客户的一些健康数据,进而介入健康管理。

  保险公司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已展开各类尝试,但在各个层面仍面临许多挑战。

  临商银行银雀山支行积极迎接无纸化系统上线年多在基础设施领域累计投放3600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