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步数拖住了脚步
行走,这个词贯穿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特别是在计步器和计步程序走进我们的生活后,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大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正好今天是植树节,你会不会也准备多几步,用行走的方式,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里那株属于你的树苗增添几分能量呢?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行走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通方式”,无论是通过运动的步数来猜测一个人,还是通过行走的力量进行捐赠,又或者是通过“日行万步”来锻炼身体,从行走的计步数据上,我们能得知更多的消息、做到更多的事情。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行走的步数染上了太多的色彩,让我们过于纠结和追寻排行榜上更高的数字,却忘了我们本来想走去的地方。其实抛开了计步器和计步程序之后,我们的行走或许可以更轻松、更健康。(综合)
50步以内:被床封印的人。毫无疑问,在家躺一天就这数据,排除掉极少数在床上赖上一天的情况,要是这人没生病,极有可能就是失恋了。
50~500步:宅男/宅女。到楼下便利店买个东西也不止这个数,这个步数能证明他走出了被窝,不过也有可能只是去拿个外卖。
500~8000步:学生、上班族。一般通勤程的步数就在这个范围内,属于这个步数的人往往过着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
8000~30000步:工作日的话,销售行业人员、旅游达人、都会刷出这个数据。这个范围里的好友,一天在多个地点转移,属于外向型人群。当然周末的话,女生随便逛个街、男生被押着逛个街、阿宅去个漫展也能达到。
30000步以上:这个范围人数较少,大多是靠体力谋生的人。他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撑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值得我们肃然起敬,比如外卖骑士、快递小哥、搬运工、环卫工人。
你所见到的行走步数,大多是来自手机计步软件或者随身佩戴手环上记录的步数,而这些设备最大的问题是太具有性了。只要手机或手环的变了、重心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相对剧烈运动也可能给这一天的“刷步数”作贡献,然而这些都不能称之为“运动”,大概只能叫做“活动”。
有些人一天里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却也记录到了6000步的成绩,这样除了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更别提还有人只不过为了刷步数,就采取将手机绑在宠物腿上,甚至电风扇扇叶上等行为。
此前,英国进行了一项测试。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每天10000步,约为8000米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
同每天走10000步的志愿者相比,快走志愿者实际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多做了30%比较剧烈的运动。而事实上,只有在运动时,心跳达到120~180次/分钟,才属于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才开始进入有益健康的运动阶段。
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薪水,走个比步数,开个机比时间,我其实什么都不想比。
之前妈妈被骨科医生说运动过度,长了骨刺。人生的运动量总有限,悠着点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