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健康

距离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上千万的满族人,那为什么满语就迅速消亡了呢?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有56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直观的,看看每张人民币背面。各个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让我们中国文化在博大精深之外,还具备了多样性

不过,这些语言文字很可能失传,据了解,现在全国仅两三百人会满语,要知道满语曾经是清朝的通用语言,满语都如此,更别说其他小语种了。

有鉴于此,叶赫那拉氏后人谭珊珊,作为满语传承人,她开设满语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想把这种濒临失传的语言保存下来。

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满族人竟然不会满语?

每一个人最初接触到的语言就是土生土长的母语,这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满语也不例外。

清朝在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做了推动满语与满文的努力,满语不仅作为官方的语言文字进行使用,就连进入朝廷之中的汉臣也被勒令学习满语,使用满文

影视剧中的努尔哈赤形象

清代定鼎中原以后,认识到只有认同和学习汉文化,拉拢汉人,特别是汉族的知识分子,实现“满汉一家亲”,才能让清朝的统治长治久安。

因此朝廷开始重视汉文化,尤其是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对汉文化的诗词歌赋都有一定研究和造诣。

有了皇帝作表率,汉语也成为私塾包括宫廷贵族、八旗子弟学习的必修课。

在对待汉文化的问题上,顺治皇帝摄政王多尔衮曾经还出现严重的争执。

影视剧中的多尔衮与皇太极

多尔衮认为学习汉文化会极大削弱满族本身文化传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包括满族打天下的骑射精神,因此要固守满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避免被汉族同化

所以,多尔衮对顺治的汉语教育严加干涉,并且限制他与汉臣的接近。

顺治皇帝却坚持实行“满汉合一”的团结政策

对此顺治皇帝很生气辩解道:假如我不学习汉语,跟大臣交流交流起来,鸡对鸭讲,如何治理江山?

影视剧中的顺治形象

随着多尔衮的去世及其势力的削弱,顺治皇帝推崇的汉化政策逐渐占据了上风,满族的汉化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清代中后期以汉语为主

到了康熙时期,随着清朝统治者汉化的不可逆转,汉族官员不断增加,康熙在召见大臣时,只能看人说话,遇到会说满语的汉族大臣就说满语,遇到不会说满语的,就用汉语。

不过此时受重用的汉族大臣一般都精通满语,如张廷玉父子。但朝廷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康熙同样要求满族官员也需要懂汉语,否则会被免职。

影视剧中的康熙形象

雍正本人从小被康熙请的名师教导长大,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因此在满语和汉语之间可以流利切换。

雍正曾推行官话改革,基本上就是说北京话,东南一带说不好官话的人甚至不允许参加科考。雍正本人也精通汉语,据说只有在骂人时候才说满语。

到了乾隆时期,雍正的这项命令被废除。但是毕竟已经推广一段时间,导致满族官员对满语的读写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

但是乾隆没有意识到满语被淘汰是趋势,仍然不遗余力地推广满语,在多个正式场合,乾隆都说满语。受他影响,此后的几个皇帝在正式场合也都使用满语,甚至道光皇帝时期,还有侍卫因满语不标准而遭到责罚。

影视剧中的乾隆形象

而慈禧本人虽然满语不好,但是却给光绪找了个很好的满语老师,光绪每次出席正式场合都讲满语。

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据他晚年回忆,他只会说一个满语,那就是“起”。溥仪跟郭沫若说过自己不会满语、《我的前半生》中也提到自己不会说满语,溥仪刻意贬低自己的满文水平,除了清朝灭亡后的社会压力外,也可能因为他满文教师伊克坦的影响,不喜欢母语。

老年溥仪

从清代宫廷使用满语的情况来看,满语逐渐被边缘化。到了如今满语作为一门基本失去交流作用的语言,除黑龙江个别地区外,现在绝大多数满族人都对其非常陌生。

关于满语的没落与思考

其实满语和满文没落的现象早已引起清朝皇帝的注意,清朝统治者为了保持满族人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传承,极力推行“国语骑射”政策,并将其作为“立国之本”进行推广。

康熙帝曾把满汉之间的界限缩小到骑射与否,他强调“满洲若废此业(骑射),即成汉人”。康熙四十七年翻译的《金瓶梅》,除人名与地名,也都用满文书写,无一汉字。

乾隆以“国语骑射”来团结与凝聚满洲人的结果,使得“国语骑射”深深植于满洲人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中。他的曾孙、宗室奕绘写有《清语》一诗:“继志毋忘本,生民各有初。”

但即便如此,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采取诸多措施本来也并非完全达到了“国语骑射”的功能。相反,国语骑射的政策终究敌不过历史发展的大势,满族的汉化和八旗的腐化是不可逆的。

影视剧中的乾隆形象

除了被汉化之外,满语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注定了它必然会消亡。

一种语言的持久传播,必须要搭配文字,魏晋南北朝百余年的大分裂,仍旧没有改变掉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走向,就因为汉字的功效。

中国各地的方言加起来,恐怕比欧洲各国的通用语言还要多,但是由于使用汉字,大家基本上都彼此了解对方。

汉语和汉字搭配起来,能够迅速扩大使用范围,又和它本身方便记忆和使用有关。

满语和满文的创始本身就很复杂,不要说中原汉人使用不了,就是一般的满族人也很头疼。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的统治者还把满语、满文定位为“贵族语言”,一般的草根满族民众还不配使用。

再加上近代以来,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在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满族人原来使用的满语很难独善其身。

清朝入关以后人口不多的满族人被极大的分散,八旗子弟相继被派往全国各地守卫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这样原本相对封闭的语言使用空间被打破,被派往各地的满语使用者为了尽快适应当地风俗,实现与当地汉人的沟通交流,纷纷改用汉语。

汉语的优势本来就比满语多,加上交流频繁,高下立判。

现实中,不单是满语出现没落,所有少数民族族裔的语言文化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使用人口100人以内的语言有7种使用人口为一百到一千的有15种。

有的语言已经消亡,如羿语、木佬语和哈卡斯语。还有一些语言,如阿龙语、赫哲语,现在只剩几个老人讲得好。

赫哲族姑娘

可见,民族语言由于其本身特性,加上时代潮流,被淘汰是不可避免;但是在历史文化研究的层面,又有保留的价值。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各个大学民族史专业设置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既能保留这种民族发展的“活化石”,又不用做事倍功半的事情。

因此从谭珊珊的行为来看,情真意切,但是由于满语早就失去了一种语言那种与别人沟通的最基本功能,恐怕收效甚微。

那么最后,关于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应该何去何从?不如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