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健康

南博“兄弟王”特展 再现汉王盛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半个世纪前的芒夏时节,河北满城陵山主峰东坡上一声炮响,意外敲开了一座豪华的山洞宫殿的大门,无数奇珍异宝相继出土,生前享尽荣华的宫殿主人以华丽的咏叹调,为世人演绎了一曲唯美的 大汉绝唱。自此,河北满城汉墓,名扬世界。这座汉家大墓的墓主人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庶兄——中山王刘胜,他也是三国时期蜀 国皇帝刘备的先祖。

2009年,江苏省盱眙县警方破获了一起盗墓案,一座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的西汉大墓重现世间,它就是大云山汉墓,而墓葬的主人正是江都王刘非。刘非少年成名,自幼尚武,征战沙场。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诸侯王起兵叛乱,历史上称“七国之乱”。汉景帝的儿子刘非,当时只有15岁,却勇猛尚武,他主动上书朝廷,请兵出征。刘非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最终将吴国叛军一举歼灭,立下战功,遂汉景帝将刘非封为江都王。

近日,“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特展在南京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历时2年共同策划完成。中山王刘胜和江都王刘非都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哥哥。兄弟生性不同,喜好不同,但两座陵墓中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它们不仅是汉代文明的实物见证,更是汉代丧葬、礼仪、 工艺、文化的集大成者,既反映了汉王室的富足与强盛,又反映了汉民族的精湛技艺和创新创造, 更是研究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览现场

本期【雅昌带你看展览】我们跟随策展人陈刚走进西汉的浩瀚世界

“将两位王族兄弟墓葬出土的文物放在一起展览,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国宝级文物。在这背后是西汉景帝到武帝时期,各诸侯国和中央之间的关系。”本次展览策展人陈刚说,“当然,这个展览看点非常多。第一是本次展览云集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比如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等。除此之外,这些作品体现出来的是大时代背景下的逻辑关系。”

西汉初期,百废待兴,汉高祖兼取分封制与郡县制之长,推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成为汉室中央政府最为重要的枝辅力量,为拱卫中央皇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彼时,诸侯国依照中央朝廷建立起完备的官僚系统与军事力量,“百官皆如朝廷” 职权齐备,秩俸较高。

“从刘非墓中出土的半两钱,到刘胜墓中的五铢钱。这不仅仅反映的是钱币的变化,也是反映从景帝时代到武帝时代中央政府将货币铸造权集中到中央政府的过程。从侧面也反映出诸侯国实力下降,中央集权加强。”陈刚说。

刘非墓出土玉圭(上)、刘胜墓出土玉圭

陈刚介绍道:“在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作为祭祀,陪葬和祝愿等用途。刘非墓中有四件玉圭出土,而刘胜墓中只有一个。虽然这两个墓出土的玉圭大小、厚度都相同,但是数量却又差别。这也说明刘非因平定七王之乱的功绩,在朝廷中地位比其它诸侯王高。”

刘非墓出土的马饰

秦末汉初,战乱纷纷,社会凋敝,车马陪葬基本不见于墓葬之中。文、景以后,社会安定,财富剧增,陪葬马车的现象在诸侯王墓中大量出现,而马车的数量与种类则迅速成为彰显墓主人诸侯王身份的标志。中山王刘胜墓出土实用马车6辆,江都王刘非墓出土实用马车5辆。其中,江都王刘非更是凭借军功,得“享天子旌旗”之荣。这五辆马车的配置,或许达到天子马车的级别。本单元的重点文物包括刘胜墓出土的嵌宝石鎏金铜辕首饰、嵌宝石鎏金熊形铜车軎、错金银铜车较,刘非墓出土的嵌宝石银伞柄箍饰、嵌宝石银饰片等。

兵器

西汉早期,诸侯国不仅封域广大,而且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部分诸侯国疆域广阔,人口较多,因此其兵员丰富,军事实力极强。除了拥有大量军队,诸侯国建立了自己的武库,用于制作与储存大量军事装备。诸侯国形成于汉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一旦社会稳定,中央集权力量增强,诸侯国便成为西汉最不稳定的因素。“七国之乱” 以后,朝廷逐步取消诸侯王的治民、军事等权力。从此,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其政治、军事地位逐步衰落。满城汉墓与大云山汉墓中,都出土了很多与军事主题有关的文物,包括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银铁匕首、镂雕鎏金铜匕,刘非墓出土的暗花纹铜矛、鎏金铜矛、铜鸡鸣戟等。

满城汉墓与大云山汉墓的地下宫殿中,都出土了不少与宴饮有关的铜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等饮食用具,展现了诸侯王生前宫廷宴饮的规模与内容。史载,中山王刘胜乐酒好内,墓葬出土的大量饮食器具或许与此相关。刘非墓出土的铜编钟、琉璃编磬及琴、瑟、筑的乐器组合,则形象地反映出诸侯国宫廷宴乐繁缛的流程与奢华场景。本单元的重点文物包括刘胜墓出土错金银盘龙纹铜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刘非墓出土的错金银鸟首铜汲酒器、铜编钟、琉璃编磬等。

长信宫灯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

鹿灯

鹿灯一组两件,大小形制相同,通体鎏金。灯通高45厘米,全器从上至下由灯盘、支架、鹿座三部分组成,鹿昂首,口中衔支架,上承盘。灯盘为环状凹槽,盘径22.2厘米,盘深2.1厘米,盘内置三只圆锥状烛钎。支架为灵芝造型,呈横S状,上有柿蒂纹花瓣和花苞。鹿座通高30厘米,长24.5厘米,鹿作向后蹲踞状,昂首向上,鹿角单独铸造,可自由拆卸,鹿尾贴地成为除足之外的另一支撑点,增加了整个灯的稳定性。该灯造型优美,铸造精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为汉代灯具中罕见精品。

五枝灯

灯盏呈碗形,9.8厘直径米,深2.7厘米,盏底有一方锥形支钉,插入灯柱的接口中。灯柱主干两侧各伸出两条枝干,上饰竹节纹。每支顶端托一灯盏,下层枝干与底座处于同一水平面,增加了灯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蟾蜍底座为趴伏状,长18.7厘米,最宽处18.7厘米,背部向上伸出高6.8厘米的銎,上接灯柱。整灯造型简洁,错落有致,古朴美观,是一件罕见的灯具珍品。西汉时期蟾蜍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当时人们相信蟾蜍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

缸灯

汉代铜牛形缸灯,西汉,铜质,牛形缸灯。通高50厘米,长40厘米,宽25厘米,灯盘外径16.7厘米。1949年出土于长沙桂花园。此灯颜色淡绿,形象似牛,耳下垂,腿矮小,造型生动。两角从背上两侧以圆管状向上竖立,并折曲会合为一,向下扩大呈覆碗状,作为“出烟管”。背中心有一圆洞,洞上置一带把圆灯盘,盘中有锥体,盘边缘设槽,用以放“挡风板”,防止被风吹熄。在点灯时,烟通过“烟管”,到达腹中,因而能保持室内清洁。腹右侧还有“剌庙牛灯四礼乐长监治”10字铭文,说明此灯为主管礼乐的长官为长沙王宗庙监造的灯。

青铜火锅鼎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满城汉墓与大云山汉墓的地下宫殿中,都出土了不少与宴饮有关的铜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等饮食用具,展现了诸侯王生前宫廷宴饮的规模与内容。史载,中山王刘胜乐酒好内,墓葬出土的大量饮食器具或许与此相关。刘非墓出土的铜编钟、琉璃编磬及琴、瑟、筑的乐器组合,则形象地反映出诸侯国宫廷宴乐繁缛的流程与奢华场景。本单元的重点文物包括刘胜墓出土错金银盘龙纹铜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刘非墓出土的错金银鸟首铜汲酒器、铜编钟、琉璃编磬等。

“‘向死而生’,在西汉时期,人们认为人死后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要跟生前一样,生前有多奢华,死后也一样。所以这个部分展示两位兄弟王平时生活中的用器。”陈刚说。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山靖王刘胜喜欢喝酒。从其墓葬中发掘出的这么多酒器,也证明了这一点。”陈刚介绍道。

青铜针

熏炉

“事死如生”是西汉社会丧礼的中心思想,诸侯王拥有的高贵身份和庞大财富,为他们践行这一思想提供了礼法前提与物质保障。他们不仅在建造王陵时全面模仿生前的宫室殿堂,更将生前使用的物品、享受的服务以实物的方式带入墓中大量随葬。通过大云山汉墓与满城汉墓出土的琳琅满目的随葬品,我们可以复原出两位诸侯王日常生活的某些片段,并由此想象当年王室生活的沸腾与喧嚣。

玉枕

敛尸玉璧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这个展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工匠精神,它既是对比展,更是合璧展。在展览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精美的出土文物,也是文物背后的王和兄弟,更是汉文明中的先进文化与传统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代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