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党报暖民心 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
2019年12月30日的《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刊发了一组读者来稿《我给党报写信后……》,盘点2019年读者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读者来信》版组打电话或写信后的办理、反馈情况。从《记者跟我们一起去讨薪 我们领到拖欠的打工钱了》《多部门共同努力 回迁户房产证拿到手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动 假配方粉停产下架了》《保护漳河水库生态环境 我被聘为生态环保大使了》等读者来信中,我们既看到了党报及其记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为民之情、爱民之心,又见证了党报在架起党和人民新闻连心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版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基层群众打开一扇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窗口。他们每天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来信,只要读者有来信、有需求,记者就出发,就直达现场或与相关部门协调,许多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解决。他们心系基层、情系百姓的民生情怀十分难得。
人民群众给党报来信,就说明相信党报。近年来,笔者曾有多封信件在《读者来信》刊发,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得到及时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者来信》本质上就是党报在尽心尽力尽责做好群众工作。有时记者们深入基层采访调查,努力把群众诉求解决好,把群众利益维护好;有时还需要充当“调解员”,把群众工作做得更深些,把群众情绪疏导好。
然而,时下仍有些地方、有些干部,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解决媒体所披露的问题上,而是认为党报等新闻媒体刊登的读者来信或记者的调查报道是“负面新闻”,有损地方形象,有的千方百计找关系去新闻单位“灭火”,有的还带人冲到新闻单位无理取闹,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威胁或扣留记者……凡此种种,既暴露出了这些干部在“用事实说话”的舆论监督面前非理性的一面,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既无法治观念,又自私和狭隘的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是最经常、公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对于危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企业污染环境、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质量隐患等事实,党报等新闻媒体予以调查报道,有利于引起地方党政领导及企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问题的尽快解决,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功莫大焉。否则,问题越聚越多,难题越积越深,就会加剧事态的进一步蔓延和恶化,一些企业的不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有可能在“沉默”中爆发,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社会影响,许多案例已证明了这一点。
一张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读者来信》就是党报记者出发的号角,群众也期盼党报记者永远在路上。反映人民呼声、调查现实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就是《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的职责使命。对党报舆论监督有不正确看法的干部,应该认真反思,好好“改一改”,对新闻媒体的“揭短”不仅不该排斥、反感,而且要鼓励、诚恳接受,绝不护短,切实加以改进。这既展示了一种胸怀、一种格局,更体现了对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如此方能为党报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生态环境,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