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教育

新华社西藏分社:雪域高原上的"新闻逆行者"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楚鲁松杰乡挂职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陈尚才(左三)和当地干部在楚松村型钦牧场例行巡逻。拉巴次仁 摄

2019年2月1日,时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段芝璞(右)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雅曲乡(海拔5170米),采访依根索村党支部书记托赞(中)。索朗罗布 摄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

春节前夕,当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一支小分队来到这里采访时,一路上看不到人影,只有觅食的动物不时出没。狂风呼啸,苍凉壮阔。

对于新华社记者的到来,双湖县委书记杨文升感动地称,他们是高原上勇敢的“新闻逆行者”。

近年来,新华社西藏分社是到阿里、那曲采访最多的媒体。据统计,分社2018年以来先后开展重点调研30次,有73人次的采编人员,深入212个高海拔艰苦县和乡镇采访。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出倡议,新闻战线和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向新华社西藏分社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脚力——跨越雪山走向群众心间

风雪连月、高山峡谷、断电断网、边陲地区……这样的环境,对记者“脚力”的考验前所未有。

2018年11月下旬,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陈尚才接到通知,为了践行“四力”,分社分党组选派他前往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副乡长,进行蹲点调研。接到挂职通知,陈尚才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拉萨。去之前,札达县委组织部领导告诉他,楚鲁松杰即将大雪封山,山里条件十分艰苦,一旦患上突发急性疾病,即便用直升机接送都来不及。组织部领导好心劝陈尚才留在县城,不要下去。

陈尚才却拒绝了好意:“下基层挂职就是为了蹲点调研,留在县城还蹲什么点?调哪门子研?”

在这里,作为干部首先要克服生存面临的困难:学会捡牛粪生火取暖、冰天雪地拖着水管抽水、手摇发电机洗衣服、爬楼顶清扫光伏板上的积雪、下乡睡藏式沙发吃生牛肉等,还要承受那挥之不去的“该死的”高原反应。

翻越雪山达坂巡边、走进牧场帐篷采访、夜宿农家沙发、在沙石山挥汗植树、在河畔农田学犁地。陈尚才始终坚持跟着巡边的百姓,骑马前往放牧点去体验巡边路上的艰辛与欢乐;在暴雪中帮着群众做完牲畜分栏工作,围着牛粪土灶煮甜茶……在这里,他不仅是一名新华社记者,更是一名乡党委副书记。他说:“干部群众的眼睛在盯着我看,看我的作风、勇气、干劲。这种‘脚力’的考验,不再仅仅是记者能否不畏山高路远走到百姓跟前,而是将自己变成一名农牧民走进干部群众的心间。”

眼力——双眼永远饱含深情

一图胜千言。摄影报道一直是西藏分社讲好西藏故事、传递西藏声音的出彩点。

西藏分社记者普布扎西说:“相机是冰冷的,但其背后的双眼永远饱含深情。对我而言,镜头对准百姓是一种自带基因。”

2019年3月,普布扎西的同事张汝锋在一次采访中,听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有一位99岁的藏族老人马上过生日。摄影采访部的同事们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于是6名记者全体出动。

生日那天,老人双手合十,动情地用藏语说:“我希望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希望能再活更多日子。”

这篇团队合作的稿件,就是2019年上半年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的《翻身农奴巴珠的99岁生日》。

“没有不能拍的新闻,只有拍不好的记者。今天,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因为团结而凝聚了‘眼力’,收获了一批摄影佳作。”普布扎西说。

西藏有一句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在不少人眼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与那曲,是极其偏远荒凉的高寒地带,是报道资源偏少的“新闻洼地”。但正是这些地方,成就了新华社西藏分社副总编辑张京品在藏8年最大的收获。

安多县多玛乡是一个在电子地图里都搜索不到的地方。当地一些干部说,多玛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因为沿途没有网络信号,张京品等人翻过“雄鹰飞不过”的唐古拉山,边打听边探路,终于抵达了多玛乡。见到他们,当地干部惊讶地问:“你们究竟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张京品和同事完成了青藏边界问题的调研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报道作为践行“四力”的优秀作品,获评2019年上半年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在张京品看来,在这里发现新闻选题,就是在高寒地区“寻宝”。

脑力——赋予雪域高原新闻的生命力

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王沁鸥,曾赴羌塘无人区报道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6次前往珠峰采访,创新华社在职女记者采访到达海拔最高纪录——6500米。

2017年,王沁鸥在分社老登山记者多吉占堆和薛文献的指导下,撰写了《珠峰北坡少事故的背后——西藏珠峰国际登山管理模式日渐成熟》一稿。稿件的写作缘起,是注意到了珠峰南侧,即尼泊尔一侧当年出现多起攀登事故,而中国一侧的登山管理措施却日趋严格和完善。

“当时我们判断,这一热点可能将反复发酵,连年成为热点。”王沁鸥说。

果然,2019年年初,网上出现“珠峰将永久关闭”等舆论热点。王沁鸥又提前采访政府有关部门及登山界人士,并在话题发酵时发出《珠峰景区“永久封山”不实 多部门将出台更严格环保措施》等中英文稿件,是各家媒体中首发解释性稿件。

王沁鸥说:“珠峰精彩的故事,在山上也在山下。我始终按照专家型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脑力”在这片雪域高原就是新闻的生命力。

在楚鲁松杰,所见所闻都是外界闻所未闻,也是最鲜活的新闻素材。陈尚才从医疗、教育、社保、脱贫、守边、道路、基层工作等方面去发掘故事,在跟乡领导、老人、扶贫干部等人的聊天中,一个个新闻线索随之浮现眼前,他罗列出30条。

可是有了线索,采访完,陈尚才又一次陷入了深思。就像盖一幢楼房,地基已经打好,题目和结构才是骨架,题目怎么起?怎样去架构?在深山里,他没有“头脑风暴”的团队,一切只能是自己苦思冥想。为了写好稿件,陈尚才3次推翻之前选定的题目,披着迷彩大衣,深夜在乡政府的院子里,边抽烟边思考。曾一度有干部认为他精神不正常。最终,陈尚才决定大胆抛弃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采用讲故事、散文化的语言铺陈叙述,用新视角突出稿件的镜头感和画面感。

陈尚才说:“每个深夜,我都伏案写作,反复打磨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写完稿件不满意时,我甚至再次推倒重写。”

笔力——用佳作筑起精神高原

2019年1—7月,《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为陈尚才开设“驻边笔记”专栏,这是鼓励,也是动力。陈尚才放弃了原来每周1—2篇的发稿计划,对已拟定好的线索和题目进行了3次厘定,对于不适合刊发头版的题目果断摒弃,最终调整为精心打磨20篇稿件。

据时任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段芝璞介绍,分社从改进文风入手,着力推进社党组倡导的“精品工程”,努力创新表达方式,努力写出“酥油香、糌粑味”,努力写出时代气息,积极引导采编人员用场景展示背景,用语言承载感情,用画面表达主题,用细节打动人心,努力做到文字视觉化、报道全媒化,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笔力”。

以生命采写的新闻报道,新闻作品也有生命力。近年来,西藏分社有《总书记,您好!我是卓嘎》《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等以小见大,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雪域高原生动实践的佳作;有《解码风云录 逐梦天地书——“世界最高气象站”三代气象人的守望》等新春走基层的范文;有《冰面上羊群与太阳的赛跑 惊心动魄上演千年》等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刷屏之作……

高海拔地区条件最艰苦,工作难度最大,但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地区恰恰是精神的高原、新闻的“富矿”。2016年以来,西藏分社有2篇稿件获中国新闻奖,26篇稿件获评“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被中宣部评为“新春走基层先进集体”,记者13人次获评先进个人。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西藏分社精神,感召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在高原前行。(记者 闫松 见习记者 陈妙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