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教育

高考复读学校之谜:落榜生的救命稻草还是教育不公的帮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文由“格致计划”内容Top榜收录,来源:黑板洞察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根据互联网数据推算,其中复读生总数超过200万,单河南省的复读生就达到46.75万人,占河南报考总人数的40.37%。纵观其他省份,15个省复读生占高考报名总数的比例超过20%。

01

“高三打基础,高四985”,

名校情结催生复读热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却迎来了“复读热”。当“上大学”变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那么“上好大学”“上顶尖大学”便成了莘莘学子迫不得已的新追求。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排名的确与前途呈正相关,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数据显示,薪酬指数排名前100的高校中,排名前50的几乎全是985或211高校,排名前3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其中毕业生平均薪酬过万的有24所,仅有5所非211或985高校,而这5所高校分别是:外交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中央美术学院,虽非211或985却仍是名声在外的“好学校”。此外,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取消三本,部分省份也率先合并了一本、二本,考研等学历提升考试与本科学历背景密切挂钩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进一步催生了名校情结。

僧多粥少,虽然人人都想上名校,但是名校录取却是万中挑一。因此除了小部分“落榜生”,高分复读也变得越来越常见。有媒体报道,在安徽毛坦厂中学,今年有高考分数高达622分的考生仍选择复读。

02

高考复读热背景下,

复读学校应时而生

高考复读现象从高考制度建立起就出现了,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补习班”现象。

一直到90年代后期,“补习班”的情况依然比较简单,复读生数额有限,生源也大都是落榜生,其高考成绩更是难与应届考生相抗衡。但是,当下的高考复读具有很多“现代特性”,复读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于是复读学校也应运而生。针对复读学校,我们暂且将其划分为“公”“私”两类。

①公办校复读班或插班

公办学校依赖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首选,但是,由于公办优质教学资源非常宝贵,所以大量复读生在公办学校复读或插班一定程度上会挤占应届考生教育资源。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03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2007年8月,在“落实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及 2007 年招生任务中部片区座谈会”上,教育部长表示 2008 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此后,各省也陆续出台政策对公办校复读生进行种种限制。

但是,由于民办复读学校并不普及或学生及家长对私立复读学校的不完全信任等原因,相当数量的公办名校会通过挂靠、分校等方式招收复读生,复读班一般为民办性质,但会通过公办校名称来招揽生源。有消息称,国内某著名公办校就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了民办性质的中学,以下为其“共办”的补习中心复读班招生收费标准。

②民办复读学校

复读群体的壮大加之公办校招收复读生的种种限制为私立复读学校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民办复读学校包含专门的复读学校(部分复读学校除高考复读外还兼有其他教培业务)或者培训机构开设的复读培训中心,此处讨论的主要是前者。以下为某私立复读学校招生及教学基本情况。

民办复读学校与“公办复读班” 比起来,收费较为高昂,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但在招生条件上也更为宽泛。收费低廉的“公办复读班”往往采用按高考成绩分段计费的方式,对招生要求也严格,并非所有有复读需求的人都能被录取,而民办复读学校可接收大学回流生、归国留学生和社会考生。收费高昂的确使民办复读学校吸引力下降,但缺乏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可能才是其最大的痛点。在我国,公办学校凭借其天生自带的“正规属性”吸引生源,但民办复读学校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营销获客。

此外,目前民办复读学校覆盖的生源范围有限,尚有很大的下沉空间。中国有1300多个县,可能每个县城都有一所高中,但并不是每一个县都有一所私立的复读学校。比起一二线城市沉重的生活成本,三线以下城市及星棋罗布的县城、乡镇有着更多可供支配的资产,且家长们对子女的高考成绩往往有着更高的期待。Mob研究院发布的《2019“下沉市场”图鉴》相关数据显示,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在6.7亿左右量级,占据超过一半市场规模,三四线城市成为价值洼地。但是,在县城、乡镇这样的“小地方”学生与家长往往对本地中学的依赖性更强,优秀教师也往往集中于当地高中,品牌信任度与师资力量都难以保证。

03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复读学校在争议声中发展

2019年,信息时报联合高考直通车发起过一次针对复读的调查,结果显示:82.20%的复读生认为自己的复读是有效的,94%以上的人复读后比第一次高考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分;除了分数,有92.98%的人排位比首次高考有所提高。既然本科读个好学校如此重要,大部分复读又颇具效果,自然有许多学生愿意花费一年时间来博一个更好的前程。但一直以来,高考复读都处在争议的漩涡,不少人认为,高中课程一年半时间即可完成,却还要多花费一年半时间来复习备考,如今又出现“复读大军”,为了一个更高的分数还要再多花费一年时间,不光浪费光阴更挤占了应届生有限的教育资源。然而,另一种声音认为,剥夺学生复读的权利也就是剥夺了学生公平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不过是一种被粉饰了的不公平。

一方面,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学历贬值的焦虑期。另一方面,复读之所以受到热捧,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社会流动渠道单一化、扁平化的产物。高考是底层向上流动的一根救命稻草,虽然人人都明白素质教育的意义,但学生不得不选择强化应试技能以获得阶层的跃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复读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就如备受争议的“高考工厂”一样,即使一直被抨击遏制少年真正的发展潜力,但直到现在也热度不减,因为提供教育的学校本身并没有原罪。

结语

不得不承认,即便高考复读现象备受争议,但对于一些在高考中严重失误的考生来说,高考复读学校的确是一根救命稻草。或许当社会流动渠道更加多元、高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时候,对其的争议才能有一个定论。

参考资料:

[1] 2007,张克新、朱成科,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

[2] 2008,南方日报,高考复读班争议中前行

[3] 2015,张济洲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注:“格致”计划,发掘推广教育行业优质深度内容,给读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文章阅读。欢迎关注微信(ID:sohujiaoyu)投稿,您的文章将会获得搜狐网和网页端、手机端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