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唬人设备炫酷,全脑开发再现 专家:家长莫为伪科学培训班买单
来源:北京晚报
11月1日,《齐鲁晚报》对济南一家以“脑开发”为课程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机构所谓的“脑开发”课程,“每分钟输入大脑的信息量10到20万字,15分钟能看完一本200页的书”,同之前的“量子读书”培训如出一辙,均是培训机构敛财的伎俩。今年暑假期间,新华社也曝光了山西一家打着“全脑开发”旗号的培训班。对于这些培训,很多家长不知可否,但在专家看来,对待这些培训要有客观认识,谨慎态度,莫为培训机构伪科学概念买单。
脑开发是门科学 有机构混淆视听
时下,宣称可实现“蒙眼识字”“蒙眼辨色”等神奇效果的“全脑开发”机构不胜枚举。如果以“全脑开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信息近200万个,如果以“脑开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信息会更多。随便点开一些网站,映入眼帘的多是机构的各种“高大上”背景,课程开发人员的“海归”学历以及各种精彩的成功案例展示。
那么,到底什么是“脑开发”?什么又是“全脑开发”?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何清华表示,人类的大脑结构是左右两个半球,协同工作,应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之前,很多培训机构片面地强调开发左脑或者右脑都是不科学的。因此,这些所谓左脑或右脑开发的商家们又开始提一个新概念‘全脑开发’。”在他看来,脑是可以被开发的,而且每个人每天都在开发着脑,因为大脑时刻都在发生着可塑性的改变。所以广义的大脑开发是时刻存在的,而狭义的大脑开发则更多发生在学习过程中。
何清华认为,目前已有研究将与学习相关的大脑能力进行了分类,诸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等,这些是课堂中不会专门训练,所以有一些基于脑科学基本原理的脑力开发是可信的。比如有些机构利用思维导图、图片、动画辅助提升学生记忆力的方式就是如此,但是这与脑开发还是不同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脑智研究中心主任陶沙表示,虽然在近几十年中,随着安全无创的脑成像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人脑的认识日新月异,大大加深。对人脑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然而,总体来说,人类对自身脑的认识,特别是对人脑的生物机制及其与人脑心理功能的关系,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所以,对人脑开发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基于人脑生物机制、并经过验证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任何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行之有效的完美技术。因此,对人脑开发在保持极大关注和兴趣的同时,必须要有客观认识,谨慎看待。
在陶沙看来,判断一个特定的项目是不是符合人脑开发的基本原理,是不是有科学依据,需要对该项目的设计、实施进行系统分析,并以科学实证研究证据为依据。“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支撑判断的有效证据不应该仅仅是听起来似是而非的概念、玄而又玄的神奇‘理论’,也不应该是这个孩子或那个孩子、我自己或我邻居、我朋友亲身经历这样的偶然、片段、零散的个别经验。只有基于客观的训练干预对照研究,特别是基于随机分组的大样本、长期追踪研究、重复性研究,结合原理分析,科学严谨地检验、反复验证,才能准确认识特定方法的效用特征、人群适用范围和作用条件,才能大范围推广应用。”
证书职称莫轻信 仪器设备弄玄虚
除了混淆概念外,一些培训机构还在其官网上宣布自己可以代为培养全脑潜能开发师,并授予合格老师《全脑潜能开发师(高级)》证书。比如一家培训机构就在其官网上推出了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还有一些机构也在公开发布的活动新闻中称其作为“全脑教育培训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在全国唯一的推广与实施单位,旗下运营中心还获得了“全脑教育培训师”人才培养基地认证的铜牌。
但在本刊与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联系后获悉,所谓的“全脑潜能开发师(高级)”证书只是培训机构自己颁发的,不是正规职业资格证书。该中心同时表示,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咨询过这个证书真伪情况,建议大家切莫上当受骗。
调查中还发现,不仅是培训机构,很多设备厂商也盯上了全脑开发。打开这些设备的介绍页面不难发现,这些设备的外观看起来都像一副耳机,其工作原理也都是通过声音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脑力。介绍页面上还显示,该设备具有潜能开发,扫描记忆,超脑速算,签约提分等功能。
对此,何清华表示,大脑的开发是给予不断地练习,而且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市面上的以开发全脑为名义制造的“设备”可以说是明显的“智商税”型商品。“在商家广告中,堆砌了各种所谓专业词汇,让大家看不懂,但是实际上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如果按照广告说法,可以将脑电波转化为声音播放给耳朵,就能达到诱导脑电波的目的。那么我们以后完全可以把老师讲课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然后转换为声音播放给学生,学生就不需要学习这个知识了,听脑电波就已经能诱导出来相同脑电波了,就拥有了相同的知识了。这显然是不对的。”何清华进一步解释说,脑电波是神经活动后,在头皮记录到的一种信号,这种信号传递到头皮已经经历了很多不可知的过程,而且不同区域的脑电波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也没有研究表明脑电波转化为声波能诱导出类似的脑电波,完全不符合科学原理。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地方服务平台副主任柯李也表示,普罗大众所理解的“智慧”、“学习效果”,更多是在行为层面的表现,而脑的机制与认知能力的研究,更多在全脑层面、脑区层面甚至细胞与分子层面。一方面,当前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揭示人脑的全部奥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自如地“操纵”人的高级认知功能的地步;另一方面,即便是已有研究能够通过施加刺激干预全脑或脑区层面的活动,它距离在行为层面的应用也存在一段距离。“与任何其他科学成果一样,脑科学的理论研究结果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同样需要一个应用研究转化的过程。当前这类‘全脑智慧机’,对一些脑科学概念进行了似是而非的扭曲,应该说不是一个有科学依据的产物。”
父母心情可理解 神童情结应摒弃
早在今年1月16日,教育部就通报了5家以“量子波动速读”或“全脑培训”为名义开展培训的机构。据查,由于无证办学,上述机构被约谈或取缔、关停。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已有多起培训机构被查处的先例,“全脑开发”培训机构在一些地方却仍受到家长们追捧。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胡平认为,在儿童教育的问题上,家长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追求,折射了很多成年人世界的焦虑,面对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家长也对孩子抱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在儿童教育的问题上,全社会凝聚了太多的关切和追求,自然在此过程中家长无法保持正常的淡定心态。为此,他建议家长按科学规律来进行教育,所有不按照儿童正常健康成长规律来进行的育儿方式,最终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真正的科学育儿是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回归到儿童健康成长的速度,以爱和温暖营造儿童成长的环境。”
“诚然,由于家庭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要求家长和家庭为孩子一定提供怎样的支持。但至少家长可以从几个方向进行努力。”为此,柯李建议,首先,形成正确的培养预期。家长要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关注表面呈现的成绩而忽视了其背后的能力素养基础;家长要对孩子的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准确把握孩子的发展现状,不夸大、不恐慌;家长要形成适宜孩子特点的培养预期,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能揠苗助长。
其次,家长做积极的支持者而非主导者。发展需要条件,在营养基础之上,更重要是给予脑和脑智发育一个丰富的环境。这种丰富并非单纯的物质环境,更重要是陪伴和支持孩子,激发和保持孩子对探索的兴趣,使其持续开展学习活动。在孩子自主兴趣的前提下,提供其所需的必要条件。
最后,家长要对孩子的发展保持足够的耐心,尤其是考虑个体发展存在阶段性和个体差异,不要因为过度的焦虑而向孩子本身传导压力。养育过程是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过程,家长本身也要积极获取相关知识,促进自身的成长。
市场监管不可少 科普宣传应加强
“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市场管理角度,当下的脑开发培训市场,都存在打擦边球乃至违反法律的风险。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释放更积极的态度,向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在何清华看来,目前选择脑开发培训的家长多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城市中产群体,因此这些家长不是不相信科学,而只是认知模糊。“从推进科普的角度,让更多家长认识到有关脑科学的真相也很关键。”为此他建议,如果相关的脑力开发常识可以普及,从学校到专业社会组织能够开展相应的科普教育,或许就能打消一部分“犹疑”家长的念头。
陶沙认为,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的很多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公众对提高能力的迫切需求、科学研究与转化应用进展有限、科学传播不够、市场监管不力等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单纯讽刺、批评家长、学生不明智,并不能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既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问题”,那么也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进步、转化应用落地到位、加强公民科学知识普及和批判性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多方努力才能解决。(文/顾昕昕)
- 标签:零之使魔第一季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