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教育

这届毕业生,扎堆进体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句话叫“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

要说父母心中的工作鄙视链,那一定是:公务员>事业编>教师>打工。公务员岗位,无论具体做什么,工资多少,在长辈眼中就是“正式工作”。在过去,在是否要考公、进体制这件事上,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可以说是“被迫”的,微博上相关话题曾引发了3.5亿阅读。

截图自微博

而如今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主动进入体制内,顺利“上岸”成了许多年轻人追逐的梦想。

恰逢近期各校正公布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我们一起看看今年的最新数据,有多少毕业生选择了体制内呢?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体制内”仅统计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初教育、科研单位、医疗卫生等)的毕业生,因国企工作形式复杂不一,故不算入在内

毕业生扎堆“求上岸”

如果说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公、考编又何尝不是呢?据中青报消息,2021年国考于2020年11月29日正式开考,本次国考计划招录2.57万人,报名阶段共有157.6万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为三年中最高,平均竞争达到61:1,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招录比高达3334:1。

可以看出,曾经对体制内没那么感兴趣的毕业生们,转向了。

从目前已公布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的“双一流”高校来看,签约就业毕业生中进入体制(不含国企)的情况:4成毕业生进体制的高校不在少数,最高的竟超过9成。

一些学校因为特殊的性质,进入体制内的占比极大。

首都师范大学目前占据首位,由于学校师范的性质,去向为教育系统的占比最大,且近五年占比一直在逐渐增加:本科毕业生从2016年的80.62%升至88.52%,研究生毕业生从2016年的58.86%增至76.76%。

截图自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情况相似,体制内的主要去向是中初级教育单位,占比在6成以上。

进入体制内当教师也变得越来越热门。2021年1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于发友表示,新时代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个别地区数十人竞争一个教师岗位常态化。

北京也许是体制内工作最多的城市了。外交学院2020年毕业生中进体制的占7成,北京外国语大学有45%的毕业生进入体制,这两所学校都与“外交”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主要去向都是外交部、国际交流等相关的政府机关单位。据外交学院介绍:当前活跃在外交一线的外交官中,平均每6名中就有1名外交学院毕业生,每4名高级外交官就有1名来自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本科毕业生主要体制内去向

截图自外交学院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生主要体制内去向

截图自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若加上进入国企的那部分,体制内的“双一流”毕业生群体将更加庞大。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性质特殊的高校外,位于我国前列的名校毕业生们也竞相参与进入体制内的竞争:中科大、川大、清华、上交大、吉大、浙大、南大等进入体制工作的毕业生都占了3-4成。

甚至清北硕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或中小学从教,似乎都已屡见不鲜了:

广深多所中小学公布的招聘名单几乎是清一色“清北”毕业生。

广州某中学拟招聘教师名单

据南方周末报道,2020年一名海外名校研究生报考了四川的“乡镇公务员”,到了面试时发现,面试环节所有人,都来自“双一流”高校。

2020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招聘了一批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到街道工作。

运河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新闻传播学硕士

乔司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软件工程硕士

临平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中国哲学硕士

东湖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法律硕士

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

仓前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中泰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法律硕士

五常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生物学博士

……

从北京大学近三年(2017-2019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比已逐渐增加到一半,若再加上国有企业的部分,那么近乎8成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内。

来源:北京大学2017-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

这些新闻都曾引发诸如“人才浪费”“大材小用”的热议,但必须承认的是,在体制内,名校生可以最大化利用自身的学历优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