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教育

助力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首届海南未来教育论坛在琼圆满举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4月的海南,和风拂面,椰果飘香。由顶思及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哈罗海口学校承办的首届海南未来教育论坛暨教育领导力峰会,于4月24日在海口盛大举行。

来自全国的百余所国际学校校长、国际教育领域高级管理者以及投资人聚焦海南,共谋面向2035年的国际教育协同发展之道,展望海南作为国际教育创新岛的未来发展和领导力建设前景。

文 | Mina

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陵水召开部省会商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要把人才建设放在关键位置,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千方百计培养人才;要努力探索全新办学机制,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国教育新高地、新标杆、新窗口。

如今,海南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热土,投资海南,打造“留学海南”教育品牌,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海南如何发展国际教育?如何探索国际教育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为此,顶思与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2021首届海南未来教育论坛暨教育领导力峰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发展前景,共谋面向2035年的未来教育。

本次峰会由一天的会议及一天的园区参访构成,从会议聚焦到实地考察,分析了解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发展布局规划,为全行业提供打开海南国际教育的新视野、新风向、新格局。

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洪成文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教城、海口桂林洋教育园区三大平台的“组团”布局,到中小教育阶段实施的“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再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候鸟”专家学者来琼授课、讲座,海南已然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热土。

洪成文

顶思联合创始人徐康乐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海南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一直以来,顶思持续关注海南国际教育岛的发展,对海南的国际学校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和访谈,希望与各位业内同仁分享交流;同时,顶思还将持续通过研究院、媒体、培训、招聘、会议等各种形式赋能国际教育发展,构建国际教育工作者的终身学习社群。

徐康乐

作为首家落户海南的国际知名教育品牌,海口哈罗学校协助承办本次领导力峰会。海口哈罗学校总校长Kelly Wailes表示,在海南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应该注重教育的重要性,领导力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哈罗学校一直重视合作精神,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未来国际教育的发展。

Kelly Wailes

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发表了题为“国际视野与创新人才培训”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教育对外开放视野一定要远,步伐要稳。教育对外开放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为不易,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研究者的理论创新能力,实践者的大胆探索精神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前瞻性与系统性等方面才能行稳致远。同时在国际视野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周满生

海南省教育厅产业人才工作处处长兼厅自贸办主任、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文涛以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国际教育发展情况”,从“海南贸易自由港”,“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国际教育资源引进”三大板块做了分享。他指出,现在大家关注海南不再是椰风沙滩,而是在自贸港政策背景下,海南是否可以向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全球知名自贸港一样成为政策、投资的高地,以及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交汇点。

自贸港的便利之一是贸易自由便利,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以及零关税。此外,海南具备中国境内唯一的教育准入政策,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在未来,海南要做成中国最开放的教育岛,建立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留学重要目的地,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的新标杆。

邹文涛

针对海南自贸岛的对标区域,如香港、澳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法规建设细节,来自海南大学的法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审专家熊勇先,琼台师范学院海南自贸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副主任姚锐,以及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国际教育立法项目研究院王秀卫,在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员副院长王舸的主持下,展开第一场圆桌讨论。

熊勇先表示,目前海南教育创新岛相关的支持政策很多,但是落实到法律规范层面的不多。我们应尽快通过制定立法途径,将相关政策落地,要积极主动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自由贸易港立法权,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同时,我们也应随着境外高校的陆续引进,处理好办学自主权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如何维护学生权益,体现中国特色,但同时又可保留境外高水平高校原汁原味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方面的探索将是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法制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姚锐说到,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海南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标杆缺乏信心。海南具备新时代教育深化改革开放的条件,但目前开放水平不高。但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区域经济全面伙伴政策两者形成叠加政策优势。此外,海南是全国第三大侨乡,华侨华人有接受中国教育的强烈愿望,“留学海南”、“留学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此外,与美、英、加、澳等国家相比,通过改革使得成本降低能够推动海南国际化发展。同时,我们既要吸引留学生过来,还要派中国的学生赴外,实现动态的平衡。

王秀卫提到,海南国际教育岛应同时兼具输出与输入两种模式,既向社会、全国、全世界输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同时也要引进全球教育人才。在立法的过程中,要基本划定国际教育促进鼓励支持的对象,要保障国际教育学校、机构、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在监管中要奉行底线监管思维,在教育质量评估上采取相对柔性的模式。此外,为国际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提供从招生、教学再到学生就业等全链条的配套服务也很重要。

在上午峰会的下半场,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洪成文主持第二场圆桌会议,与来自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万华,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监王璐,以及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会兼信息办公室主任、华东师大信息化治理委员会秘书长沈富可,就“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内涵发展与质量评估”展开讨论。

马万华指出,从质量保障的角度看,中外合作办学、独立法人大学,以及“留学海南”应该是“三位一体”。政府监管一定要到位,办学者要有长远办学的发展目标,短期行为不宜引进。此外,社会应针对教育质量实行监督,消费者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同样也是社会的任务。

王璐提到,海南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来只是开始,引进、落地之后如何和中国的高等教育特色融合,最后落脚点在哪里,是否坚持中国特色,都要有成效。我们不应把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磨合掉。

沈富可提到了数字化的教育转型。他认为,教育的信息化应与国际化实行同频共振。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是一件传统的事,而信息化是一种颠覆。当两者深度融合时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当教育新计划在海南国际化的环境中运行时,我们应当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长期谋划。

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员副院长王舸为在座嘉宾针对国际教育创新岛背景下的海南基础教育做了介绍,他指出,目前整个海南优质学校,特别是民办优质校、国内外高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今后的教育将更加突出个性化发展,学校提供更多的是“菜单式的服务”,引导我们的学生自主寻找自己的学习方向。

王舸

第三场圆桌讨论,由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始人、执行校长辛玲主持,蓝湾未来领导力学校校长石国鹏,海南枫叶学校国际高中中方课程校长兼总领事曾艳,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学校国际班院长Nils Olson分别分享了海南基础教育学段国际化办学的实践经验。

石国鹏提到,教育不像旅游,没有淡旺季。在海南办学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少。对于小规模学校来说,定位不求大,要求质量。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以及国内形势,对每一个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作出合理的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方案与指导。

曾艳在发言中关注了人才资源方向,她认为依托政府扶持的大环境,海南教师招聘的渠道越来越宽,对于集团化的学校来说,在外教招聘上,学校会依托自己的渠道,以及外部力量进行招聘。目前海南全省正在试点推行教师资格的网上评审,这有助于国际学校通过信息化来管理人才。

Nils Olson向与会嘉宾表示,海南作为一个“候鸟城市”,对于国际职工的招聘,学校会借由海南优质的自然环境对人才有着持续的吸引力。在生源方面,希望未来海南可以成为集中国际学生以及追求国际教育的学生的“集中池”

此次峰会上,顶思还重磅发布了《海南国际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报告中对于海南国际化机遇发展提供了几项建议:一是借鉴迪拜、新加坡、香港几个不同自贸港国际教育发展的基础,整体格局上强调学制建设的完整性;在教育层次上,拥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层次、多轨道,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教育体系。二是在国小和教育部门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推动国际教育。三是引入、打造国际化教育人才队伍。四是建设环球校园,促进生源国际化。五是引入国际化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的融合与设计。六是协同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一同发展国际教育。

午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海口哈罗学校校园。哈罗海口选址于江东片区,由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哈罗礼德学校组成,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校区设计结合了海口当地建筑特色和气候环境,利用“U形”连廊串联校园内的主要空间,形成了海口当地特色的“骑楼空间”。

下午的峰会,由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项目专家组长、坎特德雷大学签约教授、苹果杰出教育工作者丁立开启第一场演讲,他以“面向未来的学校建设”为题,就教育信息化问题从生态智能、数据智能、教师技能与智慧创新四个方面做了分享。他指出,教育系统里形成技术生态的过程中,实操性非常重要。教育信息化的目标简约不简单,快乐不枯燥,要把握好基础。

在国际教育咨询顾问严俊的主持下,阿德科特学校中国总校长李远,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校长欧阳华,华师双语学校副校长黄雪锋共同就“面向未来的校长领导力建设”展开了讨论。

李远指出,学校的战略、人才、组织、文化很重要,战略就是办什么样的学校,理念是什么;人才就是优秀人才的选拔、培训、留用;组织,就是你的体制机制、文化,这是学校的四梁八柱。在这其中,校长是核心。此外,校长的领导力还要与团队的执行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教育的行动力,最后形成一个办学高的质量,为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

欧阳华说到,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校长需要更加包容、谦逊。其自身努力的程度,创新力,对同事的同理心,勇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特质。

黄雪锋提出,针对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未来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规范和监督。国家对民办国际花学校运作规范的管理将越来越强。同时,来自市场的压力也将与日俱增,但同时也可转换为动力。此外,校长也应加强行业间、学校间的合作。目前社会对学校本身的认知也在转变,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同样面临挑战,但也是工作的重点。

未来双语教师队伍将如何建设?对此,在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员理事长任媛媛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学会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考试中心前处长、国际教育测量交流与合作中心前副主任王莉,乐思途睿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超与香港教育大学特约研究员、全国名校长叶延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王莉认为,双语教师的培养应当有一定的标准。教师上岗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发展也应该制定出类似的发展路径。如何做好培训与测评框架,体现了教师发展培训的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两大学术团体继2020年共同推出《国际教育双语教室教育教学能力标准》及《评价标准》之后,相关培训及考试将于近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分别推出,致力于打造中国版“双语教师资格证”。

周超则表示,目前市场上相关的教师培训多种多样,但产品研发之后还要做好针对老师落地的培训,包括产品培训、教师职业发展培训等。除此之外,能否找到国际化、标准化的培训体系也很重要。

叶延武表示,双语教师应做情绪管理的领导者,多面惠民的实践者以及价值思想的引领者。

中科浩博国际教育创始人孙中雯就“中国特色的全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球素养的青少年”分享了她的看法。

双轨制教学近几年成为了热门话题,而高中实行双轨制的优势是什么,是否存在弊端?对此,在苏州阿德科特学校校长张朝霞的主持下,北京新英才学校校长张万琼,上外三亚附中学生部主任、原上外附中高中党总支书记杨羽,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总校长张剑澜,以及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主任钟远波共同展开了精彩的思辨会。

张万琼指出,在目前“双轨制大热”的背后,国际学校一定要有清醒、冷静的自我认知。学校是否具备双轨办学的相关资质,学校的师资团队、中层执行力是不是跟得上等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学校要对国家政策有清楚的了解,基于自己的优势,正确地定位学校的办学和学生培养。

杨羽指出,对于公办学校来说,双轨制存在一定难度,师资需求大,师资要求高,国外的师资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钟远波认为,双轨制合适与否,除了与学校规模有关,学生自身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张剑澜则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这一问题。他指出,讨论双轨制利弊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确定好学校本身培养学生的教育跑道。这条跑道学生们是否适合,课程家长与学生是否愿意学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最终成功不在于跑道的选择,而在于跑道上的人。我们要有恒心,有毅力做自己的教育,做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学校。

接下来的演讲中,易路人力资源科技副总裁张韵以“科技促进学校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为题向在座嘉宾们介绍了后疫情时代学校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挑战,以及如何选择一套合适的人力资源系统。他指出,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2.0时代,然而很多组织仍在使用十年前部署的薪酬解决方案。目前学校HR信息化的核心挑战与诉求有以下几点:支持多地点、多地区学校新员工快速入职,支持外籍员工复杂信息管理,支持不同群体不同福利政策设置,以及能够支持复杂薪酬的核算逻辑。

针对目前“留学海南”的投资热潮,EO创业家协会北亚区主管陈地崴,顶思创始人、CEO马晓平,康科德教育集团董事长郑伟,以及海南宇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口市政协常委邓宇泽进行了理性分析。

郑伟指出,海南的定位更多是从国家层面出发,高度更高,未来可期,但需要时间。对于人口不过1000万,GDP只有1000亿元的海南来说,短期内从市场的角度考虑,投资前景并不十分理想。但是从重资产的投入,长线化发展的角度考虑,资本还是有进入的空间和机会的。

邓宇泽建议,当下可从政策确定性比较强、影响力可控的方面入手,行业教育投资方面目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在疫情和政策双重作用下,在线教育、高职教育发展向好。

马晓平表示,对比很多二三线城市,海南目前优势很大。但就投资来说,除教育之外的相关配套产业投资机会目前不是很多,投资偏于长线的。

最后,海南未来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洪成文发表了闭幕演讲,和与会嘉宾共同畅想了2035年的国际教育。

在海口缓缓开启的夜色中,本次峰会圆满结束。未来,顶思将会继续连接国际教育,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一日难再晨的上一句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