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教育

调查显示:超半数高校教师每学期都会精疲力竭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超过半数高校教师每个学期都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高职高专院校约五成副教授、讲师、助教认为‘个人职业成就感低’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腾讯-麦可思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师教龄越长,职业倦怠发生频率越高,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不尽相同。

  该调查通过网络进行,收集独立IP地址的在校教师问卷共10734份,其中本科学校教师7789份,高职高专学校教师2945份。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高校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较高。尽管如此,仍有超过半数高校教师表示,他们每个学期都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该比例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中为51%,在高职高专为58%。

  从教龄长短角度看,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职业倦怠发生频率越高。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中,从教5年及以下的群体一直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比例是11%,而在从教30年以上的群体的比例为24%。在高职高专教师中,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和25%。

  调查显示,在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任职的教师倦怠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一定差异。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感到精疲力尽的最主要原因是“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61%)”,比排名第二的“工作付出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高9个百分点。而在高职高专,“工作付出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58%)”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学校的制度和管理问题(56%)。

  不同职称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不同。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中,副教授和讲师因“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产生职业倦怠的比例更高。而助教、其他类型教师因“工作量”问题产生职业倦怠的比例更高。在高职高专任职的教师中,约五成副教授、讲师、助教职业倦怠产生原因来自“个人职业成就感低”,其中,助教产生职业倦怠的最大原因是“工作付出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且比例较高(64%)。

  职业倦怠产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受访高校教师中,超过八成表示有过因厌倦教学工作而不能投入工作的经历。有三成左右的教师表示经常或一直因厌倦情绪不能投入工作。

  调查还发现,“辞职、更换职业”和“休假”是大学教师为缓解职业倦怠最常考虑采取的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依靠更换职业缓解职业倦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不同职称教师在选择缓解倦怠方式时也存在差异。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选择“休假”的比例更高,而讲师、助教更倾向于以更换职业的方式缓解倦怠情绪。在高职高专院校,副教授选择“休假”的比例相对较高,教授、讲师、助教以及其他类型教师均通过换工作来缓解倦怠。

  近六成教师希望改进管理和评估体系,提供“更科学的教师绩效管理及评估体系”,其后为“提供教师更多元的职业发展途径”和“完善教学和科研的支持服务”。记者李晨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