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调查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重视程度的增加,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了突出成绩,在借鉴它们的基础上总结自身看到部地区在发展这块上的缺口,应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通过检索文献的研究策略对东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点和实施策略进行归纳,再具体落实到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上。
作者简介:阮青(1989—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贵州铜仁,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教育-学校心理健康。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最终,本项目(项目编号:CX2014SP258)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的资助。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国家政策从199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到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都突出的体现。但对于国家总总政策的制定,东部地区的实施更加的细致化,明确化。部地区发展滞后,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特别在2008年前后成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发生很大转变,但实质上没有太大进展。
东部地区领导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学校本着重在建设和立足教育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完成很好:
第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达成共同意愿。实践证明,哪一个学校的主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高,对心理咨询和教育的投入就到位,该项活动就开展得积极活跃,心理咨询人员的积极性就高。东部各个中小学积极制定心理健康策略并有效实施,如:《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年规划》中提到的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应全面提高。
第二:有力的开展了师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很难想像,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缺乏认识的教师,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第三: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转机制。目前,学生危机干预普遍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忽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形成危机干预机制及干预网络,责任没能落实到人。梁芹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理由与策略[J]教育探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