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发在“2018大学基础教育论坛”畅谈“新素质教育
]“新素质教育”是我们基于对新时代特征的把握和对未来人才的判断所做出的综合行动。
2018年1月9日,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8大学基础教育论坛暨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大学主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
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主持开幕式,大学副校长致欢迎辞。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总裁于越四位嘉宾,以及大学原党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致辞。
论坛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等十余位校内外嘉宾和北大学者分别做主旨报告及对话讨论,同时也邀请基础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参与特邀主题对话环节,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尹超、成都棕北小学原校长林家锐、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王燕华参加了对话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等多家进行宣传报道,并进行了全程在线网络直播。
“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主题论坛环节,在回答主持人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教授提出的“用一个词概括自己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创新”时,王水发用“新素质教育”一词阐述了他的创新探索和教育理想,宣讲了罗湖实施“新素质教育”、打造“精品教育”的方案,打了罗湖“新素质教育”旗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基层的教育局长们对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大学教育学院多年来为我们深圳罗湖培训、培养了很多校长,也期待着未来大学教育学院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能给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刚才,主持人尚院长要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近年来的教育实践创新,我想用的词是“新素质教育”,因为,作为教育局长我正在和我的校长们、老师们一起实施着“新素质教育”。
为什么是“新素质教育”呢?我们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30多年了,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实施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80-90年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90-00年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00-10年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再增加了“增强社会责任感”。2016年以来,“素质教育”的目标逐渐指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以来,“素质教育”的重点则逐渐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四个“关键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来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明确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这就是我们提出实施“新素质教育”的缘由。
“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三个维度: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层面的四个践行要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是能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四个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三是爱阅读、爱运动,善思考、善表达,懂艺术、懂,会关心、会创造,具备这些综合素质的人。
如何实施“新素质教育”呢?我们的实施径有六个方面。一是构建相互尊重、关心、欣赏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二是落实中小幼一体化、校内外相融合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每一个学校都要建设有逻辑的、立体化的大课程体系;四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变革,打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五是深入推进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四大行动”,这个“大”主要体现在大力度、大投入、高标准、严要求、全员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推进且有切实的效果;六是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如何保障“新素质教育”行之有效?我们从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着手,构建了一个支持保障体系,聚焦四个方面的。一是资源配置。包括学位资源、校园资源、教育装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配置。二是体制机制。包括学校发展模式、办学体制机制、学校内部治理、教育督导方式等方面。三是队伍建设。包括师德建设、师能建设和校长、教研员、名师、班主任、督学等几支队伍建设。四是家庭教育。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的关键要从家长教育开始,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系统设计,构建了三个系列8个模块的家长教育课程:一个系列包括婚前教育、育前教育、学前教育等3个模块的准家长教育课程;另一个系列是1个模块的隔代家长教育课程;还有一个系列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教育等4个模块若干门课程。
总之,“新素质教育”是我们基于对新时代特征的把握和对未来人才的判断所做出的综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