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教育

数据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让孩子成长的教育!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5-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学力经济学:被数据的教育准则》这本书是日本教育经济学者中室牧子的一本著作,我深深地被书中用数据支撑起来的教育观点和所吸引。

  该书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大规模的数据对教育进行分析,因为数据的力胜过个人经验。本书共五章,细读下来,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对影响孩子成功因素的分析,包括学力、非认知能力;二是对学校教育的研究;三是对教师质量的探讨。

  读完这本书后,第一个问题的数据呈现和分析对我影响很大,更加深了我对“父母应注重自身学历的提升以及家庭教育中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观点的认识。本书开篇就介绍到,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向培养出优秀子女的父母取经,他们认为使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可以确保自己的子女成功,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且不说因为受教育者的特性和能力,以及周围的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父母高学历、高收入,孩子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学力水平。作者也通过分析历年来学生生活现状调查的数据发现,考入东京大学的学生家长的平均年收入要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影响孩子学力最大的因素是父母的收入和学历。这些年寒门家庭出身的孩子上名牌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现象以及2017年火遍网络的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言论:“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的。我在学习的时候比农村地区的孩子走了许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就印证了上述结论。除此之外,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调查发现:“父母的年收入和学历都不高,而自身的学历水平却很高的儿童都有一个普遍特点,那就是在家中时常阅读。”但你如果直接认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升学力”而大量买书给孩子,他们阅读,到头来也许也是白费。因为这里面可能还有第三种因素,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父母因为关心,一方面买书给孩子,一方面又能督促孩子学习,使得阅读和学力都在发生变化。

  书中用数据作出的教育判断,不少是和我们凭经验得出的结论相矛盾的,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

  许多家长都抱有这样的看法:“设置一些物质励可以督促孩子学习。”但又苦恼万分,他们怕一旦没有了励,孩子们就不学习。“现在好好学习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呀。”的确,在孩提时代好好学习,与将来提高收入是紧密关联的。告诉孩子“若是你多接受一年教育,那么你未来的收入将因此而增加多少。”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告诉我的学生“现在,本科生毕业后平均起薪是3000,硕士研究生6000,博士生8000,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实践证明,这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事实上,人都有一种特点,就是会放大眼前利益。本书作者认为,面对遥远的未来之事,人们会冷静地加以思考,进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而面对眼前的事情,即使它微不足道,人们也会十分看重能立刻获得的满足感。比如,假设半年后孩子可以从祖父母那里获得4000日元的压岁钱,如果告诉孩子,“要是到时你再等上一周的线日元的压岁钱”,孩子就会回答说“如果是这样的线日元”。但是,让我们设想另外一种场景:孩子明天过生日,他可以从祖父母那里得到5000日元的零花钱,这时候,如果对他说要是你可以再等一周的线日元的零花钱。”相信作用不大吧,他会想要立马获得满足感,选择明天就得到5000。像这样优先选择眼前立刻就能获得的满足感,也会在孩子们的学习上体现出来。“若是设置一些眼前就可以得到的励,那么现在学习的好处和所能获得的满足感就会急剧上升,孩子自然会把学习放在优先”。教育实践中,我在制定班规后,对学生的个体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每周进行小总结,一个月进行大总结并给予他们想要的物质励,发现这往往能激发孩子们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眼前利益的特性会促使孩子尽快学习而不要拖延,这也证明了用物质励来鼓励、孩子学习可行!但是该怎么呢?

  在这里,先要了解一种教育生产函数(见下图5)。简言之就是教育意义上的“输入”和学力等“输出”。“考出好成绩就励你”属于对“输出”进行励,对“输入”进行励即根据认真读书、完成作业、穿校服等情况来给予物质励,“认真读一本书就励你”就属于这一类。我们的直觉是对“输出”进行励,效果会更好。然而实验数据表明:更好、更有效地提升学力的是对“输入”进行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输出”进行励时,大人没有明确告诉孩子们具体方法是什么、究竟应该如何做。而对“输入”进行励时,孩子们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的学力就得到了提升。这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以,我们平时不应该依据考试成绩等输出型指标给予励,而应该依据读书、完成作业等输入型指标给予励。(当然,依据输出型指标给予物质励也行,但需要有人来指导孩子们提高成绩的具体方法。)

  书中提到,通过实验,发现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励给他们章这种能激发他们干劲和热情的小东西,而不是,效果会更好。这也是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会以励孩子们小红花,红星等激发孩子们往更好的表现去发展。然而,同一个实验也总结出,对初中生、高中生及以上的孩子来说,励会比励章之类的东西更为有效。我也还记得我初中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组织了班级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活动,对一二三名给予3元、2元、1元的物质励,取得名次的我拿着金的愉快心情时隔多年回想起还欣喜如初。在教育实践中,我也通过调查,“你想要在月总结时收到什么励?”有许多同学当时就大声说:“老师!钱!”经过一番引导,后来收上来的小纸条几乎全部是写各种吃的,只有一两个写笔或本子等,而我之前一直都是励给他们笔芯、笔、本子等学习用品,尽管我说“老师励给你这些学习工具,你就可以省些买这些工具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也往往只能激发出一部分学生的的干劲和热情。所以,用鼓励孩子学习可行,只要给的金额合适、方法得当。如果同时进行金融、理财教育,这种励还能让孩子们懂得储蓄的重要性,比如适当引导他们把这钱花的有价值,可以存起来日后花或给亲朋好友买礼物,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立马花掉它等。这样励岂不是可以大大增值,进而发挥更大作用吗?

  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过分夸孩子,有可能不会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实力,反而会使他们成长为陶醉型的人。研究表明,设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并不会使其成绩得到提高。(比如“你只要去做,就一定能做好!”这样的语句)哥伦比亚大学米勒教授通过6次实验的结果:孩子被表扬“努力”时的学习积极性被表扬“有能力”时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表扬孩子先天的能力,比如聪明之类,反而会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成绩下降。因为表扬他们的能力,会削弱他们的干劲。因此,表扬孩子时不要说“你只要做了肯定就会成功”,而要说“今天又学习了一个小时呢”“这个月一次也没有迟到或次也没缺课呢,真棒”之类,这样通过列举孩子具体达成的目标来表扬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孩子更加努力,迎接更加的挑战。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平时为了激发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会捕捉一些同学做的好的小细节用放大镜在合适的时候在班上放大,放大的往往是一些具体的语言和行为,这样其他同学就知道怎样去做“线、看电视、玩游戏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吗?

  研究表明,即便完全看电视、玩游戏,孩子的学习时间也几乎不会增加。而且,幼年时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往往学力水平较高。如果孩子们的学习意识不到位,只是一味地他们看电视、玩游戏,只会让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娱乐方式,比如用手机聊天或者上网看视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无的玩游戏、看电视,一天在一个小时内比较合适。关于如何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中室牧子也指出,单单督促孩子说“快去学习”的方法是没用的。“在一旁陪伴孩子学习”或者“帮助孩子制定并学习时间”的方式往往效果比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和解决现如今的教育困惑,就常多的家长管不到自家的孩子,称自己说了没用,希望老师多教育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平时有没有陪他们一起学习一起阅读?言传更要身教。

  诚然,这个世界上的那么多,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制力,又怎能成事?毅力不是简单的到底,而是“向着长期的目标,自己的,能持续为之努力的一种品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