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走差异化发展之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新华网12月19日电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从‘新’开始 变即”为主题,探讨教育事业迎来的发展契机。
活动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党委副杨丹江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恭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在本次活动中荣获“2017年度·就业典型高校”这个项,请您分享一下,我们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杨丹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16年以来,秉承“博文约礼 敬事益谦”的校训,特色兴校、质量立校的战略,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优秀人才。我院办学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三大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类优势专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获批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学生参加比如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全国“互联网+”大赛等技能比赛屡获殊荣。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同美国、英国、、以及“一带一”沿线国家的高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正是基于三大特色,毕业生深受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3%,五次获得广西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杨丹江:作为一所2000年以后新办的普通本科院校,我们也深知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所以,我们更加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6年我们同TI、NI、迅方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获得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三项。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积极推行“3+1”、“3+X”校企联合培养。目前参与项目培养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参与合作的企业已达到40多家。正是基于一些措施,真正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共赢。
杨丹江:我院从软硬件建设、配套政策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双创”的实践当中。我们把“双创”教育全面地纳入第一课堂。同时,在第二课堂,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得的成绩纳入学分。另外,学校建设了近三千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从资金、场地、配套政策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学校获得了“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中心”荣誉称号,我院学子在今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铜,同时也是唯一一所在广西获得金的学院。
展望未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内涵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为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强国之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