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蛋糕既要做大还要分好
日前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就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一阐述体现了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刻思考。
《决定》再次明确了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并在几方面释放了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可能调整的信号。一是坚持多劳多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社会生产要素不断丰富的背景下,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三是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此外,关于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增低扩中、保护合法收入也有所提及。
本次《决定》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阐述,既是基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背景下的适时要求,亦是对于如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深刻思考。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问题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目前维持在60%左右,低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十个百分点左右,但同一时期政府与企业收入的份额在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我国居民并没有充分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提升工资水平尤其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对于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十分必要。
要素市场方面,除了传统的劳动、资本、土地三大要素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产要素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知识和技术在当今时代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驱动作用,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之际,数据也跻身要素行列,并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在越来越丰富的要素市场上,要素价格也需要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评判,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正是这样一种健康的评价机制,也将起到助力要素市场持久长效发展的作用。
虽然在收入分配机制中,第三次分配只是作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的辅助,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注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是逐步消除贫困、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为弱势群体兜底,也需要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且具备慈善能力企业和个人共同为此作出贡献。
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平衡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效,数量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便是最好的证明,即便距离形成理想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还有一定距离,但相信只要政府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必将朝着更为健康、更为合理的方向演进。
盘和林 经济参考报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