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的那场南京保卫战,你了解多少……
制图:李玉洁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同胞。
铭记历史,我们也不能忘记82年前那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即南京会战,日方称“南京攻略战”,1937年12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南京的作战。会战从12月4日开始,至13日南京陷落,会战结束。南京陷落之日,即为南京大屠杀开始之时。
老鬼子松井来了!
1937年11月中旬淞沪会战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即指挥8个师团另2个旅团约20万人,分两路跟踪追击中国军队。北路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沿太湖北岸沪宁铁路(上海-南京)追击;南路第十军3个师团沿太湖南岸宁杭公路(南京-杭州)追击,并以其一部出广德趋芜湖阻止守军西撤。日军趁势越过吴福线(吴县-福山)和锡澄线(无锡-江阴)两道筑城防线,直逼南京。
松井石根
本来年近六十的松井石根在1935年8月已退出现役,8月12日,日本大本营决定以第三、十一两个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以支援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松井石根因是公认的“中国通”和攻坚战专家而被重新征召入伍,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
南京之战前,日本政府并未计划攻占南京,还私下通过德国欲与蒋介石媾和,以确保自己的阶段性战略成果。根据这一安排,在淞沪之战中历经苦战且伤亡较大的部队纷纷回国休整。11月7日,日军参谋本部向上海派遣军的松井司令和第十军的柳川司令发出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显然,战役目标中并没有南京。可是,被上海之战大大刺激了胃口的日军中的狂热军官并不肯就此罢休。
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了柳川司令参加的军团扩大会议。在会上,少壮军官们提出了第十军单独进攻和占领南京的疯狂计划。最后,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有人提出粮草和弹药的补充如何解决?狂热的军官们说:“粮草不足,就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而松井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看到柳川率领的第十军向南京进军,按捺不住争功的心情,也开始向南京进军。11月22日,上海派遣军松井司令发给参谋本部的电报:“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
由于日本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多是攻占南京的积极支持者,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少壮派军官们高喊:“南京!南京!”最后参谋本部在11月28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就像在运动会上争夺第一名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进发。
南京,已注定在劫难逃。
唐生智请缨出战
自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上海战局急转直下之后,守不守南京?这成为当时军事上的棘手问题。蒋介石于11月中旬在他的官邸连续召开三次高级将领会议,参加者有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刘斐、谷正伦等。大多数人认为,南京位置孤立,且无现代要塞设施,不易坚守。今后将进入持久抗战的局面,从长远和全面的观点着想,应以保存力量为上,主张原则上不守南京,只用少数兵力做象征性守卫。唯独唐生智不同意撤退。唐生智是元老派将领,是国民党军队第一批八个一级上将之一。他认为守南京方足以表现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并可牵制敌军的兵力。
到18日晚最后一次会议,蒋介石会中询问谁愿担任防守责任,唐生智立起发言,慷慨陈词,自愿防守。他批评自抗战以来中下级士官牺牲甚多,但未见有高级军官牺牲者。“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
守城部队虽有十余师,但每师平均只有7000人,而且有许多缺乏训练的新兵,都是临时补充的。各部队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已与淞沪会战之时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从上海战场撤下来的部队,伤亡惨重,兵员、装备来不及补充,战斗力严重下滑。
南京守卫部队。
日军曾劝降遭中国守军拒绝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南京。
日本大本营进攻南京的命令。
关于南京保卫战开始时间,有资料以日本大本营下达进攻南京命令的1937年12月1日为期,也有以日军上海派遣军计划开始行动的12月5日为期。本文依据《第三战区南京会战经过概要》和《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都是以双方正式开始战斗行动的12月4日为会战开始时间。
12月4日,双方在南京外围开始小部队接触。6日各路日军抵近栖霞山、汤山、淳化镇、秣陵镇,对南京达成三面包围。7日,日军发起攻击,经两天战斗突破外围阵地,守军退守近郊阵地,镇江亦弃守。
南京会战日军阵地。
9日,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麒麟门、白水桥,击退守军教导总队,直插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第六师团攻占牛首山,在上河镇遭第七十四军猛烈抗击。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并声称在十二月十日正午前得不到任何答复,日军将开始进攻南京城。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中国守军决心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南京城防部队对空射击。
南京失守惨遭日军屠城
12月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开始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三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卫戍司令部急令第八十三军的第一五六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六十八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一〇三师、第一一二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
当夜,第一五六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方面,日军两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八十八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当晚,日军第十八师团占领了芜湖。
南京会战日军架山炮轰击中华门。
11日,日军第十六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二军团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日军第十军的第一一四师团及第六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守军第八十八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日军第一一四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八十八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日军第六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
日军装甲部队攻入中山门。
12日,日军第九师团攻占雨花台,遭守军第八十八师顽强抵抗,继而突入光华门激战;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紫金山,继又攻入中山门,突入城内;日军第十三师团向乌龙山要塞猛攻;另以第九旅团横渡长江企图夺占浦口,切断守军唯一北撤退路。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电告汉口政府,措辞即颇为悲壮:“吾军以血肉之躯,与钢铁相争,伤亡之数,当然重大。”
当日下午4时,在极度危急中,唐生智召集师长以上各将领在唐公馆开会,这是南京保卫战中的最后一次会议。唐生智首先宣布说:“……南京现已十分危急,少数敌人业已冲入城内,在各位看来,以为尚有把握再行守卫否?”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气氛十分冷峻。于是,唐向大家公布了蒋介石的电文:“如情势不能久守时,可相机撤退,以策后图。”到会将领都默不作声。唐生智又说:“战争不是在今日结束,而是在明日继续,战争不是在南京卫戍战中结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无限地延展。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耻辱,为今日的仇恨报复!”
唐生智遂下令突围,向江北撤退。部队当晚涌向下关争船抢渡,10万守军顷刻失控。
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连日屠杀中国被俘官兵和平民达30余万人,史称“南京大屠杀”。
12月14日,唐生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结束。
日军攻占南京后,举行入城式。在最前面的骑马者为松井石根。
南京保卫战为何只坚持了8天
此战,日军以8个师团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民党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团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
虽然谁都知道南京城是守不住的,然而谁都没料到只8天就失守了。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各部队战后都对会战作了深刻检讨。
南京卫戍军在《南京保卫战战斗详报》中总结失败原因,有以下七条:
一、南京守卫部队多系历经战斗损失重大,老兵缺少,新补士兵未受训练即加入火线。
二、各部到达南京为时过迟,对于熟悉地形、赶筑工事,都没有充裕的时间。
三、守军严重缺乏交通器材,以致弹药补给、伤兵救护、抢修工事等都不能及时。
四、防护永久工事正面过宽,与兵力不相称,临时土工兴筑不多,新兵又不知利用。
五、各级指挥官贯彻上级命令不力,尤其不按指定之时间履行任务。
六、各部队长缺乏互信观念,无独立作战精神。
七、部队畏惧敌人心理过甚,战斗意志薄弱。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阵地。
光华门和中山门失陷后,中国守军仍顽强抵抗。
南京之战,胜败早定。
附:松井石根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首犯,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罪有应得!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作者系军史专家)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作者:徐平
编辑:霍雨佳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