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科技

没想到!梅州与中山大学还有这样的关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山大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yumi 摄)

但你们知道吗

中山大学跟梅州也有很深的渊源

2019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副教授李欣荣率领中大抗战校史考察团一行9人赴梅州进行田野调查、史料搜集与口述访谈,力图从田野和文献中寻找中山大学与梅州的渊源,挖掘出许多令人惊喜的线索和材料,弥补了中山大学校史研究以及中大与梅州关系认知的薄弱环节与不足。

梅州人与中山大学

1918年5月27日,中山大学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参议谢良牧等人的陪同下到梅县松口视察,下榻同盟会会员谢逸桥于铜琶村的新居“爱春楼”,并探访著名华侨梁密庵的寓所承德楼及松口公学。由此可见,中大与梅州渊源有自。

考察孙中山下榻之梅县区松口爱春楼。(张建宇)

中大考察团首先参观了中国客家博物馆、纯厚楼“将军馆”、先勤楼“校长馆”,逐步发现了梅州先贤与中山大学关系匪浅。

随后,先后寻访了

位于大埔县茶阳镇的邹鲁故居以及

三河坝的中山纪念堂

茶阳古镇曾是盛极一时的古商埠,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首任校长邹鲁便出生于此地儒学里的“邹寿庐”。现在的“椿森第”是民国初年他在原址出资重建的新屋,以供其父邹应森居住。

邹鲁故居。(梅州日报资料图)

邹鲁曾两度掌校,在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及建设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期间,皆有突出贡献。他力主庞大建校计划,一度为石牌校舍及林场争取到4万余亩的占地,时人称誉为“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

1933年,邹鲁(左6)等人于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训石前合影。

在茶阳古镇,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与邹鲁相关的故迹。大埔中学的前身乐群中学为张龙云、张际云、邹鲁等人倡办的孝友堂,校门前的两棵木棉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这是邹鲁在1914年特地派人从广州送回家乡栽种的。

穿过繁华褪尽的茶阳骑楼群,来到业已废弃的汀江古码头旁早期海外同盟会员何阳生的故居“旋庐”。该楼竣工于1938年,邹鲁题写楼名。

旋庐。图片via.大埔旅游

“旋庐”既契合主人“旋美”的名号,又蕴含了“旋归田里,庐结河滨”的寓意。

三河坝中山纪念堂

是目前发现的

中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梅州日报资料图)

三河籍的星洲华侨徐统雄与孙中山交情甚笃,长期资助其革命活动,被诩为民国“国叔”。

1918年5月26日,孙中山由粤赴沪途经三河坝,在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会见陈炯明、邓仲元、蒋介石等将领,商议护法之计。

1929年徐统雄在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的墓道空地上修筑中山纪念堂及中山公园。

1930年11月,国民政府通令“进入斯堂军民人等,务必爱护其中器物,不得损坏一瓦一砖,一草一木,违者严惩不贷。”至今,纪念堂内依然保存有胡汉民、蒋介石、林森等人的书法题字及纪念周仪式、国民月会仪式、总理遗嘱、誓词、国民公约及捐资名录等珍贵遗迹。

梅县自古

“四斋弦诵之声,不绝里巷”

近百年来

中山大学的梅州客籍人士

不绝如缕,薪火相传

除了校长邹鲁之外,还有曾任国立中山大学筹备人熊锐,教务长萧冠英,师范学院院长萧隽英等。

就读于国立广东大学或国立中山大学的名人还有中央苏区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书长饶彰风,台湾逢甲大学校长廖英鸣,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柯远芬,陆军少将谢晋元、饶钦廉,空军少将魏崇良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大学的梅州客籍名人更是层出不穷,包括校长曾汉民,党委书记郑德涛等。

在校长馆内,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毕业于中大的校友身影,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作梅、暨南大学副校长赖江基、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茂春等。

客籍人士一直有捐资兴教的传统,至今,人们在康乐园的张弼士堂、曾宪梓堂和永芳堂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客属华侨张弼士、曾宪梓与姚美良等人惠及士林的高风伟德。

在抗战后期东迁梅州的中大

1944年秋,第三次粤北战役爆发,日军先后攻占韶关,在坪石办学的国立中山大学再度被战火波及。

1945年1月,中大被迫进行抗战以来第三次迁校。坪石校本部师生先后撤往乐昌、仁化。

据《国立中山大学滞留仁化员生概况》记载,由于仁化亦处于抗战前线,学校不久又择定校本部和研究院在龙川,师范学院在龙川龙母圩,理学院和工学院在兴宁,农学院在五华,法学院在蕉岭,文学院、医学院和先修班在梅县县城。

很快,日寇侵入东江地区,龙川撼动,校本部、研究院、理学院紧急疏散到梅县。

校本部迁到梅县后,暂借公共体育场附近的私立学艺中学办公,研究院、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先修班以及师范学院附中的部分师生则自觅“客家大屋”上课。

梅县有所谓“三堂、四横、一弄”的围龙屋,一栋就可供当时人数不多的一个学院之用。其他学院暂驻梅县周围,法学院在蕉岭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岐岭,工学院在兴宁东坝朱屋,师范学院在龙川龙母。

随后,生物学系主任任国荣等在梅县城西找到一处房屋作为理学院的教室,于4月18日复课。

在梅县复课这段时间,留校任教的张宏达等租赁了梅县城西杨屋作为居所,常到梅县城北的广东省立高级农业学院图书馆绘图,贴在讲义上,作为教学参考。

学校迁往梅县之初,人员离散,经费不济,十分窘迫。为解决师生衣食住行的问题,学校一面在驻地寻觅公房和“客家大屋”,供师生暂时栖身;一面派知名教授到驻地政府暂借粮油副食以应一时之需。

在梅县政府、银行和商会的协助下,学校经济困顿的情况有所缓解,一直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

在田野中发现中大

2019年11月18日,中大考察团实地调研抗战时期中大东迁梅县的办学旧址,包括校本部旧址东较场背、文学院旧址曾龙岃守成居、文科研究所旧址张七凹等地。

中大校史考察团在梅江区城北曾龙岃守成居文学院旧址。(张建宇)

校本部旧址原属私立学艺中学校舍,对面东较场系旧日县民较武竞技场地。入民国后,改为刑场、公共体育场,场地甚为宽广。

东较场背的私立学艺中学旧址在1965年被转手给广东汉剧院后全部拆除。除了一段疑似学艺中学的围墙外,现在已很难找到原来办学的踪迹。

据1945年9月编的《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现状》记载,“本年春,粤赣转进,本院在粤北坪石铁岭院址陷入敌手,辗转东迁,择定梅县北郊曾龙岃村之守成居为院址,并于附近赁屋为教职员及学生宿舍,添置家私校具。虽甚简陋,尚勉足敷用。”

文中所及之守成居即今位于梅江区城北镇曾龙岃觉堂自然村的守成居。

据守成居主人曾昭学介绍,家族一贯甚为敬重文化,与村民关系融洽。祖父曾纪守是法属留尼汪华侨,19世纪20年代初建成守成居。

1945年,其父曾广早将守成居租赁予中大文学院办学。守成居是当地典型的反映地域文化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古民居,其风格中西合璧,内部空间大,至今保存完好。

步行数百米,考察团来到张七凹益智小学校,这里是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旧址。益智小学校是由华侨捐款建成的,后为梅县华侨中学分教处校址,现在划归地区无线电厂。

据中山大学研究院教授朱谦之的回忆,1945年4月,他“在梅县张七凹益智学校二楼,设文科研究所办事处,请校添聘教授。”

中山大学迁来梅县时

举步维艰

朱谦之在这里先后写出《两粤历险记》《生活回忆录》《我与中大》《奋斗廿年》等文章记述这段经历。

他说,“最可怜的是校本部竟无处栖身,只在学艺中学里暂借几间课室,而时时有被迫迁的危险。文学院初在张七凹曾龙岃,这时租期已满,条件不合,亦无法继续下去,正在我们四处觅屋预备下学期开课的时候,时局变了,抗战胜利是决定的了。回溯梅县的几个月生活,给我印象极深,尤其这个地方,是我一生思想大转变的所在地。人不是到了山穷水尽他是不会变的,不肯变的,但一旦思想发生变化,则它一往直前,力量之大却也无可伦比。”

这种思想的转变对一直致力于历史哲学的朱谦之影响巨大。

在文献中发现中大

在梅期间,考察团在梅县区档案馆发现了不少关于中山大学的档案,其中多条涉及师范学院及农学院,这些档案史料丰富了研究者对中大东迁梅县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梅州市剑英图书馆现存有比较丰富的民国书刊,如《中山日报》(梅县版)记载法学院在蕉岭路亭墟办学,中大梅县临时办事处迁到金山顶县立图书馆,先修班借梅县华南中学教室上课等情形。

《大光报》粤东版则记载了法学院从蕉岭迁到梅县浮下,工学院借梅县县立第一中学上课等珍贵消息。

从这些碎片化的史料中,我们逐渐拼接出一张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东迁的比较具体路线图和办学地址,这是本次梅州考察的重要收获之一。

不忘初心,铭记历史

我们要在新时代不断重温

革命先烈与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

为梅州的红色基因与中大情缘

谱写出新的篇章

来源:梅州日报(mzrbweixin)

撰文:肖胜文 谢明杏

编辑:钰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