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囚徒留下一首诗,却流传至今,揭开武则天最大的一宫廷秘密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临死之前任命长孙无忌为辅政大臣, 将皇位传给皇太子李治,教导长孙无忌要好生辅佐新君,李治有一个皇后王氏,王氏身处名门,家中世代为官,受到家族风气的熏陶,王皇后知书达理,温婉宽容,本应该成为母仪天下的典范,然而命运让她遇到了武则天,她的一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能够在男人掌权的社会中做到九五之尊,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武则天的胆略与野心寻常男子都无法相比,武则天以昭仪身份入宫,在皇后面前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人物,不过她这样的人不会屈居于人下,第一个目标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后宫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番尔虞吾诈、勾心斗角的争斗之后,王皇后香消玉殒,武则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皇后梦。
众所周知李治虽是皇帝,却行事软弱,武则天做了皇后以后,经常在李治身边指指点点干预朝政,聪明的武则天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皇帝,还是那些恪守人伦礼法的大臣和皇子们。
千百年来,皇位都是皇太子继承,若是如此武则天最多也就是个垂帘听政的太后,这显然满足不了她的野心,武则天就是要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过一把皇帝瘾,还要是堂堂正正,青史留名的女皇帝。
为此武则天开始着手清算皇子,李治共有八个儿子,有四个是武则天亲生,不是己出的皇子中有的早逝,有的被武则天诬告贬谪,甚至诬陷皇子谋反,被皇帝赐死,四个皇子无一幸免,到了这时候武则天已经被权势蒙蔽了双眼,为了登上那个位置,武则天竟不顾亲情,对自己的亲儿子下手。
显庆元年,武后长子李弘被封为太子,同样受封的还有上文提到过的李贤,李贤获封扬州大都督,李贤样貌出众、聚举止文雅有皇族风范,李治很喜欢这个儿子,公元675年,太子李弘被武则天毒死,暴毙而亡,皇权接班人又空了出来,李贤被封太子,同年高宗任命李贤监国,处理朝廷大小政务,李贤主政期间十分勤奋,爱抚百姓,轻减刑罚,朝堂上下都赞扬李贤,很多人都认定了李贤将来一定能接任皇位,因此都给李贤说好话。
不过李贤却与武后关系紧张,当时有个亲近武后的术士明崇俨曾对皇帝与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相最贵”,说是李贤不能委以重任,武后幼子有贵人之相,后宫又有传闻说李贤不是武后所生,而是韩国夫人的儿子,传言愈演愈烈,李贤内心恐慌,感到不安。
679年,朝臣明崇俨被杀,久久没有抓到凶手,武后因此怀疑是李贤所为,之后不久有人诬陷在太子宫内搜出上百副盔甲,武后断定太子谋反,高宗向来疼爱李贤,不忍心下手,武后却说心怀谋逆必须大义灭亲,李贤因此被贬为庶人幽禁宫里,与太子交好的众多大臣都被发配边疆,这还不算结束,幽禁数年之后李贤被贬流放巴州,临走之时竟然连一件棉衣都没有。
沦为阶下囚的李贤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写下了上文提到的凄惨诗句,短短30多个字道尽人间苦楚,暗讽武则天为了权势不惜残害亲生骨肉,果不其然,李贤到了流放之地后,被武后心腹威逼自尽。
唐高宗死后,李显继位,没多久被武后废黜,武后开始独揽朝政,神龙初年恢复李贤爵位,追封谥号“章怀”,“章怀”太子的身世十分凄惨,两个弟弟都做过皇帝,妹妹还是权势滔天的太平公主,生在这样的家庭中,注定了李贤凄惨的身世。
李贤才华横溢,在诸多皇子中颇有才学,二十多岁时就统领百官批注《后汉书》,同样身为太子,李贤三次监国,受到高宗与众多朝臣的一致赞誉,很多人都认定了李贤是帝国的接班人,然而在母亲武后面前,任何阻挡自己掌权的人都必须死,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这首诗出自唐朝皇子李贤之手,谁都没想到这成了他的绝唱。这一句诗,也道尽了生于帝王之家的悲哀,同时也揭露了武则天最大的秘密——让后人看看一个女人狠起来,究竟能到什么程度?如果跟吕雉相比,武则天肯定更胜一筹,虎毒不食子,吕雉起码不会掐死自己的女儿。
千百年过去了,关于李贤的死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在两唐书中都暗示是武后诬陷含冤至死,不过也有的人认为是宰相夺权至死,无论如何,李贤的死与权势之争脱离不了关系,为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父子相残,兄弟反目,这样的事不只发生在唐朝,历朝历代都有血淋淋的现实,想来这也是封建统治社会的现实所在。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