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都是“堵”出来的!5个疏通穴,一按就有效,速看~
中医有云“经络通百病消”,经络一旦被气、血、湿、热、寒等物质“堵”住了,各种疾病都会随之而来。春季正是疏通经络的好季节。此时用好下面这5个穴位,就能助你经络全畅通、健康无病痛!
气郁:气“堵”了
气郁一般是因为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长期心情压抑不得发泄,从而使体内器官发生淤塞。
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易怒善哭、胸胁胀闷、腹部胀满、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女性可能还会有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表现。
膻中穴
膻中穴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点揉穴位,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力度适中、手法均匀,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3~5分钟即可。
血瘀:血“堵”了
血液运行不畅,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时,就被称为血瘀。
皮肤上易现淤青、脸上容易长斑、牙龈易出血、口唇乌紫、小便少且颜色深等都是血瘀的表现。
快速查验法:平躺,两腿屈膝,将双手放在两侧。
请别人把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腹部,若轻压无疼痛感,慢慢加重力道后有拒按的情况,有时甚至还能摸到一些包块,就说明自己体内可能有血瘀证。
合谷穴
合谷穴又称“万能穴”,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还可以缓解便秘,能预防老年痴呆等病症。
位置:五指并拢后,虎口处凸起的最高点就是合谷穴,按压时会有轻微发麻、肿胀的感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早中晚各3次。
湿邪:湿“堵”了
湿邪伤人隐蔽,初期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渗透力强,可逐渐使人五脏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头发爱出油、脸色黯黄易起痘、大便粘滞不畅、小便浑浊、胸闷乏力、嗜睡肢肿、小肚子变大、体型变胖......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足三里穴
足三里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效,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位置: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再往下约4指宽(3寸)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待局部有酸胀感时则为有效。
热毒:热“堵”了
热毒就是指火热郁积在体内堵塞经络,像浑身发热、皮肤红肿热痛、起痤疮、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等都是热毒的主要症状。
热毒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大多是因为肝功能受损所致,所以肝脏受损也是热毒的一个典型症状。
曲池穴
曲池穴隶属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既可清外在之风热,又能泻内在之火邪,是表里双清的要穴,对于关节疼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位置:轻抬手臂,屈肘后将手臂内弯,此时手肘关节的凹陷处即是曲池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住曲池穴,有酸痛感后再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钟再继续。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即可。
寒邪:寒“堵”了
过了一整个冬天,身体多少都会受些寒气。如果受寒过重,淤堵在体内,就会伤及阳气,出现畏寒腰冷、四肢冰凉、面色发白、易拉肚子等症状。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中医治疗胃痛和腹泻的常用穴位,从古用到今,效果都不错。
位置:腕横纹向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按摩方法:大拇指垂直按压在内关穴上,其余四指握紧手臂下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没有心脏病的人每日两次,每次按压两分钟左右即可。
上面的这些疏通法只能做简单调理之用,如果症状严重、身体有明显不适的,还是应该到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哦。
- 标签:脊椎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