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旅游

南浔区:清明时节赏船拳 含山脚下一脉相传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清明大如年”,淅淅沥沥的春雨,挡不住清明游含山的脚步。今天下午,南浔区“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达到高潮,含山脚下的船拳表演格外夺人眼球。

  雨刚歇,练市船拳传承人董仁龙和他的同事、徒弟近30人在激扬的锣鼓声中依次登台,各显神通。有的人表演从民间练武形式演变而来的舞板凳、滚盾牌、石担开四门,有的人表演从上古乐府乐舞衍化而来的舞剑、舞刀等。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形神兼备。精彩的表演,嗨翻全场。

  船拳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故称船拳,具有吴越地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的特征。过去,清明时节,浙北蚕乡船拳竞发,含山附近方圆数十里乃至上百里的群众蜂拥至含山脚下轧蚕花、祭蚕神,企盼“蚕花廿四分”,祈求田蚕茂盛。

  这种盛况在宋朝词人张先的笔下有着非常生动的描写:“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的“吴儿竞”指的就是船拳表演的情景。船拳表演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据《西吴里语》:“清明日棹彩舟于溪上为竞渡之戏,谓宜田蚕。”这是船拳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过去含山打船拳都是在水上(船上)进行的,参赛者众多。”董仁龙说。据同治《湖州府志》载:“寒食节乡村以农船驾四橹,上设彩亭旗帜,列各种器械,互较技勇之艺,谓之哨船。”清道光初年沈焯也有诗描述当年的盛况:“群山西蟠不复东,此峰特起萑苻中。长流襟带远帆出,一塔笔卓撑晴空。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近年来,来含山打船拳的就我们练市船拳这一脉了,少了旧时的竞技,有时也就在岸上搭个台进行表演,就像今天。”董仁龙说。这门古老的拳种虽历尽沧桑,但基本套路仍延续着原汁原味的古朴风格,并被零星散落于我国江南地区的部分水乡继承下来。

  “练市船拳已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我们练市镇的白水河村、钟家墩村、大虹桥村、达井村和朱家埭村都有打船拳的人,学校也开设了船拳课,后继有人了。”据董仁龙介绍,船拳具有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神形合一等特点,传统套路多达近百种。最短的只有三十二式,半分钟就能打完;最长也不过一百零八式,需要打一分半钟。由于拳法简短,男女老少都适合学习,一套简单的拳法,差不多半个月就能学会了。但是要打好船拳还是不容易,练武先练功,没有个三五年练不出武功的架势。”

  而今在南浔,清明时节到练市观摩船拳,已是当地人最大的乐趣之一。(作者 李文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