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向夏日的酱缸,嗅一嗅时光的味道
地处萧山、诸暨、富阳交界地带的河上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南宋迁都临安后,这里更是商贾云集,贸易兴隆。
1875年,富阳人徐三春夫妇到河上镇赶集,被这里的景色和繁华所吸引。集市散了,两口子还流连着不愿离去。徐三春注意到,河上镇虽然店铺林立,摊贩满街,却没有一家专门卖酱油的。精明的徐三春从中看到了市场空白,觉得天赐商机,和老婆一合计,便留了下来,夫妻俩开始摆摊卖酱油,做起了小本生意。
江南的红烧菜品,酱油是调味调色的必需品,徐三春为人诚信,卖酱油货真价实,从不掺假,生意很快做大,买卖兴隆。
1877年,有了原始积累的徐三春开起了自己的酱油店,前店后坊,开始自己制作酱油。徐同泰的酱油,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水好,用的是古镇上一口很深的百年老井,水清、味甘,取之不尽;主原料黄豆,只用东北黑土地上出产的黄豆;配料小麦,也必须是东北当年出产的新小麦,隔年的陈粮,徐同泰是绝对不让进入酱园的。
酱油的手工传统制作技艺,程序十分繁杂,从一颗豆到一滴酱油的转变,无不渗透着制酱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黄豆要先淘洗干净,捞去浮渣,浸泡四小时后,再用大火蒸煮。等到蒸煮熟透的黄豆焕发出金灿灿的光泽,豆香四溢,这时候就可以起锅了。等把黄豆冷却到35℃左右,再将炒熟碾碎后的小麦粉和黄豆进行搅拌融合,让透着麦香的面粉吸附在每一颗黄豆上。
此时,露天晒场上几百口大缸已存好兑了盐的井水,酱工们挑着一担担裹着小麦粉的黄豆倒入大缸,用棍棒再次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自制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