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男子乙肝多年未体检,一顿夜宵后剧烈腹痛紧急送医
来源:浙江之声
记者:王小亮
通讯员:张金蓉
中国是全球肝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占全世界肝癌病人总数的一半以上。我国肝癌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7万,死亡病例达42万,新发死亡比例高达90.5%,为我国第四高发常见肿瘤。而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凌晨紧急转院 肝癌破裂大出血致休克
39岁的高先生(化名)有慢性乙肝病史,最近的三四年时间里,他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体检,在以往间断性的检查中,也只简单进行了肝功能检查。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癌,高先生的不够重视,让他错失了肝癌治疗的最佳时间,凶险的急发病让他一脚踏进了“鬼门关”。三月底一顿夜宵后,高先生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期间晕厥一次,被家人送往离家最近的医院,腹部CT检查为“肝癌破裂伴出血”,紧急转入义乌市中心医院。送至急诊时,高先生的血色素最低掉到5克,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血压50/30 mmHg(正常120/80 mmHg),大出血引发了失血性休克。
介入科主任医师王兴清立即急诊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止血术,DSA(血管造影)下见巨大右肝占位,下缘已超过肾脏下缘,在肋骨保护之外。
术后,高先生立即转入了重症监护室。“病人虽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但难以达到完全止血效果,肿瘤仍有持续渗血,情况非常危急。”ICU主任、主任医师斯小水表示,科室一方面采取积极止血、输血治疗,一方面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血气内环境情况,动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各脏器功能变化,确保病人度过危险期和关键期。
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肝癌切除手术赢得新的生机
“入院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首先要确保不会引发再次大出血,经过多次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患者的肝癌破裂出血止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腹内压(正常值5-7 mmHg,仰卧位一般低于10 mmHg)的持续升高,最高达30以上,腹腔高压综合征会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紧接着患者出现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尿量逐渐减少,提示肾功能不全,同时患者肺部氧合情况愈加恶化,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而按照病人当时的情况,开腹手术的风险非常大,极有可能诱发术后肝功能衰竭,同时术中随时会引发大出血也是一个难关。虽然出血止住了,但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紧密关联的,患者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中心医院院长、肝胆胰外科专家胡振华教授表示,最坏的打算是肝移植,但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肿瘤腹腔种植转移的可能性,肝移植亦存在相对禁忌。
在病情愈加复杂,治疗存在种种矛盾的情况下,ICU、肝胆胰外科、介入科、呼吸科、心胸外科等多学科会诊给出了新的方案:予腹腔穿刺引流,减轻腹内压,并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变化。
引流两天后,高先生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腹内压从30 mmHg逐渐下降到10mmHg,尿量增多,肾功能、肺功能改善,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而此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医生和家属面前,这颗巨大的“炸弹”该不该“拆除”,其面临的风险依然非常大。
“病人才39岁,非常年轻,是家里的顶梁柱,家属手术治疗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以病人之心为我心,作为医生,我们愿意去承担这份风险。”胡振华教授再次组织了科室讨论,为高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
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手术如期进行。手术由胡振华教授带领义乌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共同参与。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积血、积液及血凝块,右肝巨大肿块大小约11*12厘米,伴破裂出血,肿块周围有大量血凝块。手术完整切除右肝肿块及周围子灶,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过程是重中之重,但术后护理同样也不能放松。虽然手术为高先生保留了部分肝脏,但术后依然出现了肝功能进行性衰竭。在强有力的综合学科团队以及强大的ICU团队努力下,高先生肝功能逐步改善,术后三天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胡振华教授表示,肝癌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治疗风险极大、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作为慢性乙肝患者,高先生如定期进行CT、B超等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都能更早发现肿瘤,早期的系统治疗能够有效避免肝癌破裂大出血的危急情况,也能够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杭州小学1-3年级开学时间定了!
紧急提醒:今晚早点回家,冷空气马上到!晚上8点,别忘了这件事
- 标签:甜美少女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