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技术上乘营销滞后 千斤果酒寻“婆家”
中新浙江网2月16日电(见习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王特桑)这两天,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岭五村的村民季学新又开始忙得脚不沾地。装坛、密封、贴上大红的标签……一系列娴熟的手法过后,一坛坛新鲜甘醇的果酒就分装完毕了。
季学新,今年60岁,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也是当地出了名的酿果酒能人。自2000年开始,老季在岭下镇常乐寺布朗李基地种了30亩布朗李。为了能更好照顾果林,15年来,他和老伴卢冬花一直住在山里,潜心研究摸索各种果酒的研制。
近日,记者走进季学新酿酒的小屋子,一股甘甜、清丽的果酒香气扑面而来。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果酒,每个坛子上都贴有一张红底黑字的纸。老季介绍,屋子里共放有5个品种的果酒,分别是布朗李果酒、桑葚果酒、梨子果酒、猕猴桃果酒、青枣果酒。
“布朗李果酒和桑葚果酒一直卖得比较好,今年又新研发了猕猴桃果酒和梨子果酒。”说起这个,老季一脸自豪,他说,附近村庄只有他一家在酿果酒的,别无二家。
而说起自己酿酒的初衷,老季则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遇到雨水多的年份,果子就特别容易开裂,卖相不好就没人要,扔掉又可惜。”于是,老季和老伴就想到了用水果来酿酒。几年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如法炮制葡萄酒的做法,酿出了第一坛布朗李果酒,并得到家里人好评。从此,老俩口就走上了酿果酒的道路。
不过,这毕竟是一门技术活,要想酿出好酒也不容易。
“一开始果子在发酵过程中烂了,或者酿出的酒是酸的,我们要失败好多次后才能掌握正确的酿酒方法。”季学新透露,每一次,他们都会根据口感,慢慢地改良方法和配方。直到这几年,酒的品质才稳定下来。
说话间,老季热情地倒了一杯布朗李酒让访者品尝,记者小抿一口,发现其入口甘甜,唇留酒香,尤其是那一股沁人心脾的果子清香,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
“这些果酒都是去年6月份就封坛保存的,经过半年储藏,现在正是品尝的最佳时机。”老季指着屋子里的酒坛说,虽然上门买酒的人不少,但他仍坚持每坛酒必经过半年封存后才出售。
“去年果酒非常热销,除了武义、永康等本地顾客外,还有不少从上海、杭州、江苏等地赶来的。他们喝了一次就爱上了。”对于去年销售的好光景,老季记忆犹新。
不过,话锋一转,他略带遗憾地说道,正是因为去年卖得太火,今年他们加大了酿酒量,可没料到大批果酒却因此被积压了下来。
“只是一个劲地尝试、改进自己的酿制技术,从来不去想销售出路,更别说懂什么市场营销。”在老季子女的眼里,父亲是一位有恒心、很执着的“老顽固”,酿制果酒时透着一股“傻劲”。但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今千斤果酒只能“深闺待嫁”。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尝尝的。”季学新显得有些许无奈。他说,如今最期盼的,是有酒类企业或生态果酒商家前来,批量采购果酒。(完)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