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打造智能经济示范区 助力长三角智能生态圈
中新网宁波6月9日电(何蒋勇 李苑露)三年前,海归博士陈燕智来到浙江宁波,在宁波余姚市“生根”创业。这位在德国有着近二十年机器人领域经验的人才,与不足百人的团队一同努力,去年产值达2000多万人民币,今年预计翻倍,产值成长率达50%以上。
“以这里为核心,向外拓展。”陈燕智述说着自己的打算。如他一般的创业者及海归人才在宁波余姚还有许多,他们把自己的智慧与这片土地悠久的文化与产业相融,使智能经济在此萌生发芽。
当今社会,智能经济已渐成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大途径。以机器人产业为主导,海内外智能人才为基石,宁波余姚致力打造智能经济示范区,推动形成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和智能经济生态圈。
萌生:以智能机器人产业为先导
这段时间,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一个智能生产线项目的生产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安装调试。该项目价值1000余万元。
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九星告诉记者,这套“智能柔性生产线”包括一条流水线和一套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
流水线能实现几种产品共线生产——先由机器人用机器视觉把产品抓取到流水线上,再按照各自的规划路径实现自动生产。根据不同的零部件,两个机械手自动切换夹具,协同完成一个精密产品的组装——该产品的安装精度可达5微米。这样的生产精度既是人工无法企及的,也是普通机械手做不到的。
而整条流水线上机器人、机械手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的精密测算来规划、指示的。机器人在余姚企业中已屡见不鲜,这也是宁波余姚多年的引领成效之一。
此前,宁波余姚研究出台了《加快推进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根据这一规划,余姚“机器换人”工作推进的总体目标、具体时序和实施步骤一目了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全市85%以上的规上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完成投入100亿元,实施重点专项超400项,“机器换人”实施单位从业人员比2013年下降3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万元/人·年,比2013年提高40%左右。
通过“机器换人”,2015年,宁波余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0.1亿元,同比增长4.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下降1.9%,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7%。
如今,不仅工业机器人,还有智能服务机器人皆在余姚兴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认为,如今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中国投入的研发力量也是最广泛的。尤其在智能服务型机器人领域,与国际差距并没有工业机器人那么大,是一块可创新发展的领域。
他还对即将在宁波余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有自己的期待。“这次峰会有这么多的专家及企业参与,我们会共同探讨中国机器人的发展道路。希望这次会议对于我们机器人良性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基石:海内外人才引智回归
甘中学如今也是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他在宁波余姚也有自己的智能机器人团队。在他看来,宁波余姚是个可以吸引人才留住的地方。
宁波普利达智能科技应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燕智也有着相同的感受。“我们的硬件软件与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他建议,从海外引进人才,而宁波余姚的政策服务机遇都是吸引人才留住的条件。
据了解,宁波余姚非常鼓励和支持海内外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带团队等形式来创业发展,并对入选“姚江英才计划”或经评审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最高500万元的创业种子资金支持。
同时,自企业创办之日起3年内,余姚给予最高50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全额贴息补助。 “只要人才在生活工作上有任何问题,我们都以‘妈妈式’的服务,无私为他们提供便利。”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浩杰介绍。
如此般服务,如今余姚已构建了吸引千人计划专家为主,其他各类新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产业人才体系。目前,余姚引进“国千”专家45人,引进智能科技相关项目62个。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这个数量为浙江第一,甚至在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以千人计划专家等人才为基石,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医疗等多种新兴的智能经济逐渐有了发展的底气。人才引智回归,也为智能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生态圈。
正如陈燕智所说的:“我们是共赢,不是敌对。不同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对应智能的专门领域,我们订单接下来,也会找人一起消耗,一起发展。”
蔓延:构筑智能经济生态圈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较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大市,宁波工业基础配套能力全国领先。去年,装备制造业作为全市第一大产业,规上装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95亿元,总量位居浙江全省首位。以此为基础,宁波的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一大批机器人重点企业快速成长。去年,宁波机器人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0亿元,拥有伟立、柏同、大正等机器人本体制造和集成企业50余家,菲仕电机、中大力德、海天驱动等零部件制造企业10余家。
如今的宁波余姚,机器人小镇已规划成型,3年内将投入50亿元,打造以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集成及应用为主的智能全产业链;海内外专家不断引智创业,智能制造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然而,智能制造虽为智能经济的核心,却并非全部。
浙江省余姚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孙雪波表示,目前千人计划中引进的3大板块初具规模——机器人板块,新材料板块,智能医疗板块。随着其他新兴产业的补充,智能产业格局越来越完整。
“要成为智能经济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的集聚中心。”他介绍,智能经济除了智能制造,还包括智能政府和智能社会。
海绵城市,智能电网,云服务器等元素纳入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智能化办公和管理;规划设计占地500亩的机器人学院,多种智能医疗项目支撑,发展智能社区等。“我们以打造机器人产业为龙头,核心,带动整个智能经济其他板块的发展。”孙雪波道出了余姚智能经济生态圈的愿景。
此外,宁波余姚还将搭建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并打算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联合创建中国第一个基于创新基因的机器人学院,以控制器,减速器,伺服,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应用等为主攻方向,进而推动形成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三角智能经济生态圈。
“智能经济对于社会影响是一个综合效应。”甘中学认为,智能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可观,对于中国继续保持GDP增长也是非常好的经济形态。(完)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