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创新“宁波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助推经济转型
中新浙江网7月29日电(汪恩民 胡丰盛)2016年6月,浙江宁波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的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这不但是全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保险创新试验区,也是宁波市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 早在2014年7月,宁波就已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会省市共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 示范区获批以来,宁波巨灾保险、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等一批创新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宁波模式”。 “这两年,政府积极运用保险工具,参与社会治理,尝到了甜头,体会到现代保险的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也带来了政府职能、行政方式的转变。”28日,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在当天举行的浙江省保险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时说,在宁波,保险创新已迈入由分散自发到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成为宁波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新突破: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4年以来,宁波有意识地利用保险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探索风险管理和矛盾化解的新机制、新途径,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可复制的创新成果。 例如,2014年11月,宁波建立的全国唯一涵盖人身伤亡与家庭财产损失的巨灾保险制度,在2015年的“灿鸿”和“杜鹃”台风中,为近14万户受灾家庭赔偿8000万元;2015年5月在鄞州开展的区域性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则使鄞州80余万城乡居民、近10万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及数万建筑施工人员获得了食品安全保障。 “目前,公共食责险已扩展到海曙、慈溪等地,逐步建立起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基础、商业保险为补充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王仁洲如是介绍。 在建筑领域,宁波也推出了系列保险,保障群众居有良厦。如2015年7月,宁波在镇海区率先推出的全国第一个区域性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试点,就为老旧住房上了保险并提供日常监测管理。目前该险种已覆盖宁波大部分县(市)区。另外,宁波推广建筑行业综合保险,建立了从工程投标履约、人工工资保证金、建筑质量到老旧房屋安全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体系。 将医疗纠纷保险理赔与人民调解机制有效融合的“宁波解法”,则在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同时,提供附加服务,直接参与医疗纠纷调处,成为了医患关系的“润滑剂”,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条依法、公平、便捷、低成本的矛盾解决渠道。截至2015年底,宁波已受理医疗纠纷6350起,其中处理完结5729起,调解成功5389起,成功率达94.07%。 新成效:保险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在宁波,保险手段不仅可以探索风险管理和矛盾化解,还可以通过产品、组织和机制创新,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扶持。例如,2009年率先推出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就已累计支持1.14万家次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和农户获得贷款超过118亿元,被保监会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 2012年,宁波在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成立的全国首家农村保险互助社,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村民自愿投保率从30%增加到目前的70%;2015年,宁波率先推出茶叶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南美白对虾风力气象指数保险、绿叶菜价格指数等保险项目,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由自然风险向市场风险延伸拓展。 2015年,宁波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贸易超过1250亿元,出口渗透率达32%,支持贸易融资超过71亿元,赔付金额近5.2亿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有逾百亿元“险资入甬”,支持了铁路宁波站配套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宁波正成为全国保险资源的“集聚区”和保险创新的聚焦点。 “对于政府来讲,把保险机制用好了、用活了,可以减轻政府社会治理的压力,使保险成为管理风险的‘帮手’、发展经济的‘推手’、保障民生的‘助手’。”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总结说,保险所提供的,不仅仅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更是一种有效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是完善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他表示,宁波将以试验区获批为契机,以打造“全域保险”和“全产业链保险”为途径,加快实施保险创新产业园区、中国保险创新论坛、保险博览园等重点工作,使保险成为带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使宁波成为保险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高地。(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