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建设带动国内高校小语言热 复合型培养打造多专人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高飞):为了响应国家的“一带一”,加强中国同沿线国乃至世界的交流,一些外语类高校近两年纷纷增设“一带一”沿线国语言专业,为“一带一”建设储备人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记者采访了二外副校长李小牧和天外校长修刚,他们解读了学校在新增专业方面的细节和考量,以及学校在政策上对此类小语言专业学生的支持等。
5月15日,记者走进第二外国语学院,专访了主管招生工作的李小牧副校长。谈到二外近年来在专业上的增设和调整,李小牧副校长用四个字概括——继往开来。
他解释道,“继往”指的是继承二外1964年建校时加强非通用语(即小语种)建设的传统, “开来”则是指二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致力于服务国家新时期“一带一”的建设。
李小牧副校长称,二外非通用语的发展思非常清晰,就是沿“一带一”布局。因此,二外首先将新增语种布局在“一带一”的末端,也就是中东欧国家。2015年,二外参加了市的“贯通培养人才实验项目”,简称“贯培”,最大特点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第一年招生开设了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语等四个非通用语专业。
李小牧副校长表示,二外的战略是将“贯培”作为非通用语专业布局的先导。2016年,二外又在本科专业开设了4个新的非通用语专业。2017年,“贯培”项目再增设4个专业,共计12个中东欧国家的非通用语专业,除去少数几个语言差别不大的国家,基本上覆盖了中东欧“16+1”的全部范围。(“16+1合作”指的是中国和中东欧16国共同绘制的一份中期规划,这份规划旨在明确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合作潜力,推动“16+1合作”提质增效。)
2017年预计招生的8个本科非通用语专业,其中4个是2016年“贯培”项目已经招生过的非通用语专业,另外,学校出于对“一带一”沿线国家语种的重视,开设了土耳其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对应的是“一带一”中段非常重要的四个支点型国家。
李小牧副校长称,“贯培”项目是二外非通用语布局的先锋队,是市的项目。此项目实行“2+1+1+3”的七年贯通培养模式,先在二外接受两年文化课基础性学习以及非通用语基础入门性学习,一年外派到语言对象国家做体验式和大学预科式的学习,在第四年返回二外,进行为期一年的大学本科必修性课程学习,最后的三年则是继续回到非通用语言国家,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
其间,两段留学经历由市财政支持,相当于市的学金,对未获得全额学金的学生,学校会拨出经费进行支持和培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来供学生们选择。二外还与相关语种所属国的一流大学实现合作,而国外相应语种国的大学,也对到他们国家留学的学生提供很大力度的学金支持。
目前,新增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师资力量,李小牧坦言,这也是其他很多外语类学校想开办非通用语专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点。二外在这个问题上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加大招聘老师的力度,另一方面是与相关语种国的使合作,通过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解决了学校的外教问题。师资力量的多元化来源,结合大量的国际合作学校的实践化教学环节,满足了二外非通用语专业的师资需求。
由于新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在社会中的熟悉度和普及度比较低,因此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难免存有疑惑,对未来的就业心存担忧。但李小牧副校长认为,小语种的就业空间和机会并不小。他说,“这个事情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就像‘一带一’本身,从2013年提出到现在也有一个推进的过程。所以,二外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和招生,就是和国家‘一带一’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是‘一带一’、国家新时期对外战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小语种专业就业面窄的问题,二外通过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让学生未来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强的竞争实力。二外2016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三重复合专业学习机会,一个是主修专业,第二个是双语种双学位的学习,第三个是辅修专业。更主要的是,这些专业复合结构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双学位专业和辅修专业的组合。对于“贯培”项目的学生,最后三年在所学语言对象国学习的是除语言之外的一门专业,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增强就业时的竞争实力。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响应“一带一”的号召,天外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新增了13个非通用语种专业,重点是“一带一”沿线”指的是新增的教育部备案专业,包括波兰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印地语、乌克兰语、波斯语、豪萨语、柬埔寨语、匈牙利语、捷克语、语;“1”代表的是教育部审批专业白俄罗斯语。新增的13个语种将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但事实上,天津外国语大学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始招收部分“一带一”沿线国语言专业的学生,如马来语、泰语、印尼语等。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新增设的这些小语种属于冷门专业,它们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优秀人才是一大问题。修刚校长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带一”沿线国语言还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和接受,这是正常的。但随着“一带一”的实施,以及人们认识的扩展,招生形势会越来越好。天外已经把这些语种放在了提前录取的批次中,让更多关心、喜欢这些语种的同学能够事先精选专业。
国家留学基金委专门为学生提供到这些沿线国家学习的机会。在校期间学生们可以申请留学基金的名额,去国外深造。
在学校方面,开辟了同国外大学交流合作的机会,通过留学生互换,让学生到国外学习。比如,目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已与4所白俄罗斯高等院校签署了交流协议,分别是白立大学、白立师范大学、白立工艺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为了加强相应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还加强了同沿线国家大的交往,派遣老师来支持学校新增语言专业的发展,也为天外的学生到沿线国留学创造机会和便利。因此,修刚校长认为,选择学习“一带一”沿线国语言的学生会成为政策支持的幸运儿。
“不要以学习某种语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语言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开展对相应国别的研究,这样学生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