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点赞海口向要“美颜药方
一座城市卫生的好与差,不仅关乎城市的外在“颜值”,更与市民的幸福“气质”息息相关。作为国际旅游岛门户城市,海口市多年来“脏乱差”的城市卫生却市民和游客诟病。
2015年,海口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决定向要“美颜药方”。针对城市环卫多头管理推诿扯皮、垃圾转运站和厕所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深层次,海口市管理模式、补齐硬件短板、建立长效机制,短短两年便摒弃“脏乱差”,变身“洁净美”,这座滨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以来,海口敲响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双创”锣鼓,对标“双创”标准,“洗干净自己的脸”是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扫不干净这座城市?”在一次市内部会议上,有人说设备不好,有人说环卫工人不足,更多人反映投入不足,提出应多花钱买设备、增人手。
经过深入调研,海口市委市意识到,问题的根子不在花钱多少,而在于城市综合管理多头分割、交叉管理现象突出,类似“九龙治水”,存在“谁都管,谁都没有真正管好”的问题,最后导致城市难达标。
比如,在一条马上,环卫管牙到牙,园林管绿化带,交通部门管护栏和公交车站小广告,市政部门管下水道、雨水箅子,水务管河沟,一条河沟还因流经区域不同,由不同城区负责。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各部门清扫时间不同,街上一眼看过去,总在“打乱战”,总有不干净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前脚刚扫完大街,后脚园林剪树枝,刚清洗了护栏,水务又来掏淤泥,街上总是脏兮兮的。”海口市卫生管理局副调研员刘波说,交叉扯皮的事例还有很多。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劫掠海口,一水浮莲从上游沙坡水库冲进了城,先后流入琼山区洗马桥、美兰区美舍河,长时间无人清理,问责起来才发现,原来几家单位互相推责,下游说是上游的责任,源头责任单位则说,台风来袭来不及清理,流到哪就该哪清理。
再比如,每次台风来袭,街道上树木倒伏、枝叶遍地,需要及时清理树障。但由于树木归园林部门管,负责面的环卫部门不敢擅自处理,导致清障速度慢,影响城市交通。
“分得太清反而分不清,多头管理导致无人管理,这不是大城市的管理。”刘波说,如何下好城市环卫这盘棋,需要站在全盘的高度统筹考虑。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海口城市卫生面貌脏乱差的病根,除了管理体制不顺畅,垃圾转运站和公厕等环卫硬件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极大制约了环卫工作的开展。公厕数量少,随地大小便;垃圾转运站少,垃圾车只能在道上转运并压缩,作业方式原始,造成二次污染。
“更关键的是,由于管理不善、设施陈旧、工艺落后,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海口的垃圾转运站和公厕就意味着‘脏乱臭’。”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项目保障组工作人员单斌说。
7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海口街头看到,一辆护栏清洗车缓缓驶过,车身伸出的两把刷子卡住护栏,随着车辆的行驶,刷子边转动边清洗,所过之处,护栏焕然一新,1公里的护栏,十几分钟便清洗完毕。
环卫工人陈洪平告诉记者,“过去,这样的工作都由人工拎着小桶、拿着抹布清洗,费时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工作效率高,清洗车干几个小时顶几十个人干一天。”
不仅护栏,海口城区一二级主干道都实行了100%机械化作业,每天至少4次冲洗降尘,全部见出本色。人力资源被腾出来安排到了机械进不去的地方,背街小巷、城中村这些以往顾及不到的地方也干净了起来。如今的海口,不仅面子光鲜,里子也干干净净。
2015年11月,自向省外取经后,海口市琼山区与环卫集团签订了海口第一份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协议,将全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二级转运站运营管理等,统一交由新成立的海口市京环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统一运作、监督、管理和服务。
利用存量资产与社会投资人合作,有效解决环卫一体化项目缺乏建设资金的现实问题。随后,这一模式在海口全城推行,至2016年4月20日,海口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全市实施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城市。每年出资8亿多元向3家环卫公司购买服务,利用大型公司的设备优势、管理优势,整体改善全市的卫生水平。
后,一条马从“墙到墙”全由一个主体负责,墙体2米以下的小广告、面、绿化带、护栏、河沟清理保洁,这些原先由多家单位负责的部件,由环卫公司全权负责。此举打破了部门壁垒,解决了因职责过清而出现的扯皮推诿等问题。
3家环卫PPP企业共投入经费2.46亿元,购置机扫车、清运车、护栏清洗车等环卫作业车辆3252辆、电动保洁车近3000辆。全市环卫作业机械化率由双创前的19%提高到如今的70%。
机械化率大幅提高,既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道清洁保洁效率,在较短时间内使城市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负责海口府城街道的环卫工人郑春艳说,“过去府城元宵换花节后,要好几天才能清扫干净街道。现在人流刚散,公司就调派大量环卫工人和作业机械到达现场,捡、冲、吸、扫、洗同步进行,90分钟遍地垃圾就不见了。”
管理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还要补齐历史欠账。近两年,海口市高标准加快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公厕,垃圾转运站由以前35座增加到75座,公厕由301座增加至442座。
现在,漫步在海口城区,社区公厕、景区公厕、移动公厕、第5空间等遍布街头。公厕的设备和管理也堪称一流,环卫公厕及其运营管理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民游客“内急”不再“着急”。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周边生活垃圾封闭化收集、专业化管理,再也不似以前臭气熏天。
环卫设施的建设看似简单,但背后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思的改进。“其实建设周期不长,但是选址时间长,便民项目不能变成扰民项目。”单斌说,由于以前建设管理不到位,很多老百姓对环卫设施持“宁愿不方便,也别建在我身边”的心态,必须向老百姓做好解释沟通工作。
在动工前,向老百姓公布垃圾转运站和公厕的设计图和工艺设计,邀请老百姓去实地看新型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的实际效果,争取老百姓的支持理解;在选址方面,海口市储备地、小块绿地、城区边角地,既要方便群众和便于科学管理,又要避免距离居民区太近。
海口环卫一体化带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有赖于城市管理思和体制的革新,还有多套严密的管理、监督措施作为保障。
自从将“拿扫把的事”交给环卫公司,市区环卫部门不再保留环卫作业队伍,环卫部门由原来“建管一体”变成了单一“拿的人”,成为一支专门的监管队伍,职能进一步转变。
例如,海口市环卫局从原先近5000人缩减至331人后,成立4个考核组、4个网格组、122个网格员,负责巡街督查。部门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比如,采取将企业的运营收入与其提供的环卫服务质量相挂钩的方式,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监督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经费支付和处罚的依据。
3家公司能否继续承接项目,能否获得足额拨款,是否会被扣罚或被收回特许经营权,都由打分决定。而有些事故,则是一经发现便重罚。两年不到,已有两家公司分别被罚100万元。
2016年8月的一天,在海口海府老省委大院内,一辆垃圾清运车出现渗水滴漏现象。经市民拍照举报后,现场网格员、网格组长、考核组长立即制单赶赴现场,经司机签字确认,最后给予负责美兰区环卫工作的京兰环卫公司100万元处罚。
海口龙马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党委符气南说,自那以后,没有一辆垃圾清运车辆在收运垃圾过程中,敢于出现“渗液滴漏”现象。全封闭的垃圾清运车行驶沿途,市民也闻不到腐烂、恶臭的气味了。
另一例重罚案件针对的是面清扫不达标。考核组巡查发现,海口高登西街的卫生没有改善,考核组对照制度进行扣罚,不仅重罚100万元,还一次性问责24人,包括市环卫局、区环卫局的负责同志,京环环卫公司高管,基层作业人员等。
“‘严管重罚’既是对公司的督促,也有利于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海口龙马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海涛说,按照,5次得分75以下的环卫公司必须出局,低于90分的,每少1分扣罚5.8万元,而垃圾清运车滴漏、垃圾桶没有套袋导致滴漏等事故,则被处罚得更重。“环卫公司薄利运营,经不起重罚。唯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城区卫生日益清新亮丽。”
海口市委副吴川祝说,海口环卫一体化PPP较好地改变了过去由大包大揽、单一投资的被动局面。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更新了城市面貌,亦更新了城市管理,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海口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