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浙江新闻  国际

移动电子报_报业发展全新的想象力_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_社长尹明华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1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移动电子报_报业发展全新的想象力_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_社长尹明华谈..

  2010.6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上海陶文静 移动电子报—— —又称“仿真电子报”,读者可采 用移动阅读终端订阅多份带有版式的信息—— 被认为是中国电子报发展的方向。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告,到2007 年为止,全国44 个报业集团中已 经有将近40 个计划上数字项目,大型的示 范作用给整个数字报业领域注入了内在动力,地市 级也纷纷跟进 自2005年进入寒冬期,中国报业被动思考转 型,自身的问题尚未解决,就一步跨进了新时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媒介科技不仅是当代报业转型的主要推力,也同时被视为其发展的重要机 遇。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社长尹明华认为, 在报业自身固有的、已有的和应有的资源与基础上 发展新,能起到拉动传统的作用 。移动电子报因其功能上的优势为克服纸质的局限 提供了诸多新的可能。 移动电子报拓展纸媒局限的可能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率先推广移动电 子报的纸质机构之一。为此,笔者专访了解放日 报报业集团党委、社长尹明华,他对报业发展的 方向等涉及当今纸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 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尹明华认为,新的媒介竞争格局 中,报业原有的周期性出版、巨大的成本以及长期遗 留下来的发行亏损的模式、对品牌的不够重视、缺乏 精准的市场定位等先天性弊病进一步彰显,以数字 技术、即时互动为特征的众多新不仅分流了报 业的广告收入,而且在年轻一代中引发了阅读习惯 的变革。在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新的移动电子报的 出现有可能帮助传统报业开拓全新的发展,概括下 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周期出版 尹明华认为,移动电子报的便携性以及即时传 播等功能容许打破原有的出版周期,让内容按 照时间半径不断地进行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内 容的时效性,弥补了在此方面相对于网络和电 视竞争的劣势。实现即时之后,文字有可能较画 面更快、更便利地被组织与呈现在读者眼前,既提高 了抢占独家新闻的能力,又调整了原有编辑记 者的习惯,培养线 小时新闻。 信息按照时间的半径出版的另一方面是对内容 的大量需求,足够的信息量以及实时更新的能力成为 摆在所有移动信息内容提供方眼前的难题。如何做到 信息流的高效运转成为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2.融入新的阅读方式 美国“杰出新闻项目”2008 报现,如今虽然 人们看纸质的时间少了,但他们总的新闻消费 时间实际上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所增加了 认为:移动便携式的信息终端更容易嵌入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坐公交、乘电梯,乃至走、开会等原来被 “浪费”的时间如今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新的媒介 技术融入人们日益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推进 媒介化社会的进一步深入。 3.转向受众中心 当前,在新服务大幅拓展和终端功能 日益强大的情况下,“受众即内容生产者”这一概念 已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和者接受 。在传统大众媒移动电子报, 报业发展全新的想象力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社长尹明华谈报业未来09 MEDIAOBSERVER 介垄断新闻的时代,媒介的消息来源主要是政 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不少媒介也开设了 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的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 信息,但在数量上和采用率上都不能与前者相比 借助移动电子报的互动性,尹明华认为读者有了更多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他们可以主动提供自己掌握 的信息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个人的观点,甚至 成为新闻主体的一部分参与新闻的生产过程。原本 “传”、“受”之间微妙的关系将进一步向受众 一方转移。尹明华认为:当新闻被巨大地延伸、淹没 了无数次以后,新闻的正确性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评 判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监督。移动电子报以按照时间 半径配置的版面的形式配置读者观点,将读者 的观点突出在与传者等同的上。读者的观点在 新一轮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类似人际的 力和引导力,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 4.节省成本 无论还是网站,盈利模式都是量,报业 的发行和信息采集的高额成本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严 重桎梏。尹明华提醒:移动电子报有一个特点就是其 电子化的发射,在完成起始成本以后几乎可以实现 零成本运行,就像发电子邮件一样,电子报发行一万 份和一百万份,它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由于有这样 一种便利条件,电子阅读器上的发行量,可以无 限地增长而用不着受到成本的约束。 由于多种的渠道、多种的媒介的产生, 尹明华认为: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稀缺,任何 一则信息都可以在同一时点,被不同的渠道面 向受众发布。新闻信息是办报的核心,在新闻不再稀 缺的情况下,信息采集的成本在提升,效益却在 不断下降。移动电子报的“读者驱动型”信息生产模 式可以帮助解决信息资源的利用问题,媒介中 的信息主要分为事实类信息、意见类信息和观点类 信息,采用移动电子报发动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生 产,有助于扩大报业以上三种信息资源,极大地节省 信息采集的成本,解决媒介高度竞争时代事实类信 息不再稀缺的问题。 5.树立品牌形象 尹明华认为:重视品牌的力量,需要加强报 纸和读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面对海量的信息和 风险化的信息社会,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得到经过过 滤的可靠信息,新时代的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将 更为紧密。由于社会越发细化的分工,单个的读者不 可能持续性地进行信息的与反馈,由移动电子 报编辑终端经过编辑筛选和呈现,了信息的质 量和持续性。由移动电子报终端的编辑部门在大量 的读者反馈中进行选择和重新编辑,呈现其中精华 的内容并为之排序,是又一次与读者的协商和交流 的过程。读者如果认同所作的选择和排序,就是 认同了与立场相应的新闻观甚至世界观。 原有的品牌形象是读者做出最初选择的基础,移动 电子报与读者的亲密伴随则会加深彼此间的信任, 这是媒介核心品牌力量最主要的来源。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电子报尝试 —构建多功能信息平台在新的应用拓展方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尹明华介绍,2006 年,解放日 报报业集团率先推行4i 新战略(它们分别是 news手机报、i mook电子、i 阅读器和 eet户外视频),完成了在无线、宽频、户外、类 纸媒等新通用领域上完整布局。不断的探索中,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同样把今后新拓展的重点放 在了移动电子报的推广上。通过与荷兰的i Rex 公司 合作研发终端硬件以及在内容的分类与筛选方面进 行了长达4 年的研究,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全新 的电子报《新新闻》,完全省略了纸张和印刷成本, 突破了日夜的传统出版周期,可以按时间半径 进行多种图文资讯的实时,目前每天可在11 小时的整点出版约50个版面,以其便携性、交互性、 实时、无线、易下载和易存取、数字化与个性化 等优势为报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想象力。 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研究中曾指出,新技术 必须具有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 观察性。移动电子报显然具有功能上的巨大优势 但传统报业集团若意欲对其进行大规模推广,则需解决一系列新的问题。 1.选择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移动电子报内容 《纽约时报》网络版编辑Regi nald Chua 认为, 未来2- 年,中国同行要想一想怎么采集新闻,怎样为读者提供新闻,更重要的是想一想人们想从什么 样的渠道获得新闻 。美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曾经出现过“网络新闻(news heInt er net )无数,而 专为网络制作的新闻 (news heInt er net 缺”的状况,介质的不同对信息内容本身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尹明华认为,中国报业以往的 “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在新的格局中未必一 前沿关注 10 2010.6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定为优势。在垄断的信息下,社会的信 息需求还没有多元化,的内容制作并没有对读 者市场进行细致精准的划分,表达方式上过于重视 和逻辑的力量而忽视感性因素的作用,篇幅较 长,缺少可读性和趣味性;新时代的信息需求是碎片 化的,是小众的、分众的,需要在体验中去发现这些 需求,去认真地分析这些需求,所有的提供最终必须 要跟需求对接,才会产生价值。 根据读者不同的需求和移动电子报介质的特 性,移动电子报的内容制作团队需要对信息进行深 入细致的分类和筛选。移动电子报中的报道内容篇 幅应更短小,语言更简洁甚至风趣易读,具有个性化 色彩,作为一个伴随者的角色以类似人际的方 式向读者呈现信息。 2.报业集团对原有新闻队伍的改变 对信息产品的调试的关键在于对原有采编人员 工作流程以及观念的转变,尹明华认为,如何打破 以往的习惯,提高市场度成为核心问题。相 对于传统更多关注于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以互联 网为核心的新更加关注信息的处理、交换与存储 等过程。也就是说,传统的记者编辑的技能要能 够根据新介质的特性进行相应调整,更多地加入 深度编辑的工作内容,为不同的介质设置不同的 主题,对信息产品进行细致分类,调整信息的表达方式 以面向多元化的市场。这就需要原有的采编队伍打破 原有的以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多信息平 台为中心,强化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加工的重要性,强 化受众意识,为多元化的分众提供多元化的信息。 3.终端硬件的研发 推广移动电子报,其阅读终端的市场价格需要 进一步平民化、功能上实现多元化,使用人群需要达 到一定规模才能吸引广告收入。电视生产电视 节目却不生产电视机,传统报业具有内容生产的能 力,但是在终端研发方面则需要借助多方合作去实 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做法是与专业公司合作共 同研制开发硬件终端,同时谋求进一步借助资本市 场的力量。技术运营商、资本市场、报业集团三方形 成一个移动阅读终端的市场,使传统纸媒的内容能 够登陆新的渠道,使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能够找 到目标,使技术运营商的新能够得到启用。 4.实现一机多能 在已经存在手提电脑、手机、传统等媒介形 式的情况下,移动电子报若要大规模发展则必须实 现一机多能。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大趋势是所有既有 媒介之间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设想是将移动电子报打造成这 样一个平台:内容上它既可以呈现多种电子,又 能够呈现视频、音频,汇聚多家;功能上它既是经 济的、的也是社会的,读者可以进行阅读、购物、 交友等各种活动;范围上它是地域性的,又是全国乃 至是世界性的,汇聚了读者需要知晓的各地信息。 这个蓝图并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一家之力或者 上海一个地区即可实现,尹明华强调,这个蓝图需要 来自国家层面的眼识和支持。互联网的迅速推广背 后是美国的力量,无论是Google,Facebook 还是 eBay,网络上绝大多数的新事物新创意均发源于美 国。对新的媒介形态的支持涉及到国家的立场、国家 的决策,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仅决定着阅读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决定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未来。 新的媒介科技日新月异,对于移动阅读终端的发展还有许多未知。尹明华认为,当今是一个和 阅读方式巨大变革的时代,具有珍贵的不可复制性, 不管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领域始终居于社 会变化的潮头,始终具有远大的前程。解放日报报业 集团做的是的事业,必须借助新的媒介技术才 能把的事业做得更好,移动电子报展现了纸媒 发展的未来,传统的报业集团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 适时作出改变。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邓建国:《封闭与:“图文仿真” 的尴尬处 境》,《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陈婉莹:《网络时代中国的崛起和机遇》,《上海新 闻研究》,2009年。 尹明华:《从互动入手依托传统报业发展新》,《中 国传媒科技》,2008年第8期。 夏鸿:《星星之火,正在燎原》,《中国数字报业》电子 ,2007年第4期。 杜骏飞:《2008年新兴研究进展回顾》,《新 闻记者》,2009年第7期。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变革—— —试论“融 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邓建国:《我国仿真数字报前景尴尬》,《中国报业》, 2008年第11期。 ReginaldChua: 《网络时代的编辑部管理和重建》, 《上海新闻研究》,2010年第1期。 11

  移动电子报报业发展全新的想象力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社长尹明华谈报业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